孫娟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作為一種新的胰島素注射技術,近幾年來廣泛應用于臨床,它通過模擬正常胰島素的分泌模式,持續(xù)向患者體內(nèi)輸入微量胰島素,使血糖獲得快速理想的控制效果[1]。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過程中,如何調(diào)高療效,減少置管部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除了需做好胰島素泵的護理之外,縮短置管部位更換時間也很重要。
1.1 一般資料 南通大學附屬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2013年3月~2013年5月糖尿病住院患者106例,男52例,女54例,年齡17~81歲,平均年齡54.3歲,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11例,2型糖尿病患者95例,所有患者均短期使用胰島素泵,平均天數(shù)6 d,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 d更換置管部位組),干預組(3 d更換置管部位組)。
1.2 方法 采用福尼亞公司生產(chǎn)的胰島素泵和諾德公司生產(chǎn)的門冬胰島素進行置泵,針頭置入部位用3M公司生產(chǎn)的貼膜固定,兩組患者均嚴格執(zhí)行胰島素泵護理常規(guī):①置泵前做好心理護理,告訴患者佩戴胰島素泵的相關知識,囑患者沐浴更衣,不能沐浴者予床上擦浴,特別是注射部位的清潔,并提前2~6 h將胰島素置于室溫下,避免胰島素受熱產(chǎn)生氣泡。②置泵時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規(guī)程,部位一般選擇在腹部、大腿或上臂的皮下,避開腰圍,腰帶周圍及皮膚褶皺、瘢痕、硬結、皮膚病變的部位。如有皮膚病,需治愈后才能置泵。③置泵后要求患者保持局部皮膚的干燥清潔,避免置管部位發(fā)生感染。對照組5 d更換置管部位及貼膜,干預組3天更換置管部位及貼膜,新的穿刺部位均與前一次穿刺部位間隔2~3 cm。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tata v11.0統(tǒng)計軟件包,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d更換組皮膚并發(fā)癥較5 d更換組明顯減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注射部位皮膚并發(fā)癥比較
有文獻報道,中國已成為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國[2],皮下分次注射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最為常用的臨床治療方法,然后,該治療方法血糖控制效果一般,臨床應用價值有限。胰島素泵作為一種新型的糖尿病治療方式不但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縮短患者平均住院日[3];同時也減少了患者多次皮下注射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但胰島素泵操作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加強胰島素泵的護理對于治療糖尿病十分重要[4]。從臨床實踐來看,胰島素泵置管部位更換時間越短,局部皮膚發(fā)生并發(fā)癥的情況越少,而當輸注部位皮膚出現(xiàn)紅腫、疼痛、皮下硬結時,會導致胰島素吸收不良,影響治療效果[5],因此想要胰島素泵控制血糖達到最滿意的治療效果,除需做好置泵前、置泵時、置泵后護理,縮短置管部位更換時間也同樣重要。
[1]郎江明,魏愛生.糖尿病強化治療學.第2版.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2007:84-85.
[2]魯瓊,馮瓊,彭六保,等.人胰島素與胰島素類似物應用于胰島素泵對初診2型糖尿病強化治療的藥物經(jīng)濟學研究.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0,20(8):1143-1146.
[3]何小雁,祖芏.胰島素泵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應用.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2):708.
[4]曾蘭美,劉映玲,莊惠瓊.胰島素泵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護理對策.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2,22(9):3423.
[5]呂麗雪.胰島素泵強化治療糖尿病患者的護理.護理學雜志,2000,15(9):53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