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曼麗
肺炎是兒童常見疾病,臨床表現為咳嗽,發(fā)熱、喘憋、呼吸困難等,對兒童身體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在小兒肺炎治療方法中霧化吸入[1]由于其可以直接將藥物應用于呼吸道、肺組織,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目前常用的霧化吸入方法為超聲霧化和氧氣驅動霧化,我們對兩種方法的臨床效果進行,觀察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小兒肺炎18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諸福堂實用兒科學》第七版診斷標準[2]。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齡6個月至3歲,平均年齡1.6歲。
1.2 方法 ①分組:將180例小兒肺炎依據霧化方法不同分為超聲霧化組90例,氧氣驅動組90例,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疾病程度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臨床具有可比性。②治療方法:所有病例均給予抗生素、抗病毒,支氣管擴張劑,促進氣道分泌物排出,糾正酸中毒、水鹽電解質紊亂;重癥應用糖皮質激素,吸氧等措施。
霧化吸入藥物:生理鹽水2 ml,布地奈特混懸液1 mg,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5 mg充分混勻。
超聲霧化選用型號PARI BOYN085-33壓縮泵霧化器(德國百瑞公司);氧氣驅動霧化選用由富利凱醫(yī)療用品公司生產氧氣驅動霧化吸霧器;每次10~15 min,2次/d。
1.3 觀察內容 觀察兩組病例治療前、治療3 d后血氣分析變化,內容包括PaCO2、PaO2、最大呼氣峰流速(PEF)、第一秒鐘用力呼氣容積(FEVl)。
1.4 臨床療效 經治療3 d,臨床癥狀顯著減輕,肺部體征顯著減少為顯效;經治療3 d,臨床癥狀減輕,肺部體征減少為有效;經治療3 d,臨床癥狀無減輕,肺部體征無減少或加重為無效。
2.1 血氣分析變化 觀察超聲霧化組、氧氣驅動組病例治療前、治療3 d后血氣分析變化,并進行比較,具體見表1。
2.2 臨床療效 對超聲霧化組、氧氣驅動組進行療效觀察,并對總有效率進行比較,具體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3 d后血氣分析變化(±s)
表1 兩組治療前、治療3 d后血氣分析變化(±s)
注:經統(tǒng)計學分析,兩組治療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PEF FEVl PaO2(mm Hg) PaCO2(mm Hg)超聲霧化組 治療前2.97±0.30 1.87±0.45 93.85±6.2 35.26±3.8 2.10±1.01 0.95±0.42 72.1±3.8 52.6±3.8治療后 2.84±0.23 1.25±0.59 89.6±5.4 48.2±3.6氧氣驅動組 治療前 2.08±1.02 0.94±0.39 73.25±3.6 51.32±3.2治療后
表2 兩組臨床療效(例,%)
超聲霧化時形成的霧化微粒較大,不能夠達到肺泡,只能到達毛細支氣管,超聲霧化時產生的霧化微粒氣體,由于霧化微粒使得吸入氣體氧含量降低,并且由于呼吸道內大量含水氣體,造成肺泡彌散功能下降[3],使氧分壓降低,超聲霧化時可以造成正常氧氣吸入受到影響,對二氧化碳排出也造成一定程度影響;超聲霧化時藥液及霧化時氣體寒冷刺激,會造成氣道痙攣,導致肺通氣不良,對患者造成影響。
氧氣驅動霧化吸入是以高壓純氧經過霧化吸入器將藥液噴射撞擊成小氣霧顆粒,形成的氣霧顆粒表面攜帶氧和藥液[4],不會造成氣體氧濃度下降,并且能夠增加氣體氧濃度,促進氣體交換,提高氧的有效彌散及肺泡血流的氧合效率改善患者低氧血癥,解除支氣管痙攣、減輕水腫、通暢氣道的治療目的。
氧氣驅動霧化時需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消除口鼻腔分泌物,提高霧化治療效果;氧氣驅動霧化時直接連接霧化器,不用經濕化瓶[5],避免濕化后氣體造成藥物稀釋,從而影響臨床療效。
通過對兩組病例進行臨床療效觀察,氧氣驅動霧化吸入臨床療效優(yōu)于超聲霧化吸入,能夠顯著改善臨床癥狀,糾正低氧血癥,特別適合于存在缺氧患兒應用。
[1]楊玉蘭.小兒霧化吸入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實用護理雜志,2010,26(9):139.
[2]胡亞美,江載芳.諸福堂實用兒科學.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1180-1181.
[3]周佳麗,解偉張艷,超聲與氧驅兩種霧化吸入療法治療兒童哮喘急性發(fā)作臨床療效的對比.健康天地,2010,4(10):23.
[4]董嚴,田巍.壓縮吸入機與超聲霧化吸入機治療小兒支氣管哮喘療效對比.中日友好醫(yī)院學報,2010,24(3):183.
[5]曹曉梅,李利霞.氧氣霧化吸入佐治小兒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8):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