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貓 編譯
臥在白晝藍色目光下的是
海洋哺育的幼子威尼斯;
墻壁眾多人煙稠密的迷宮,
那安菲特里忒命定的殿庭。
雪萊不是唯一懷抱深情歌詠威尼斯的人;歌德說“威尼斯對于人的官能步步緊逼”,到了這里之后,“長期的苦惱,空泛的名稱,都不存在了”;而拜倫也說,“威尼斯正使我得到我所預期的歡悅,而我是預期得很多的”。在文藝復興時期,威尼斯便如同這些多情文豪的解憂散,永遠是心尖上的一處柔軟,寄托著詩人繾綣而華美的夢想。
但那樣的威尼斯正要永遠地逝去了。
由于常年需要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同時又缺乏保養(yǎng)經(jīng)費,威尼斯水道兩旁的古建筑和堤岸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化。其形狀之慘烈,被每日行船往來的貢多拉船夫形容為“瑞士奶酪”——布滿了各式孔洞縫隙。
威尼斯的市議員阿里桑德羅·馬喬尼介紹,要支撐威尼斯的日常維護和修復工作,至少需要6000萬歐元才行?!八腥硕寄芸匆娡崴沟陌Y結(jié)出在哪里,但我們卻無能為力,”他說,“因為這座城市已經(jīng)拿不出那么多錢了?!?/p>
不僅僅是威尼斯,整個意大利如今都面臨著相同的窘境:佛羅倫薩大教堂在崩塌,羅馬競技場的大理石圓柱滑落,那不勒斯皇家廣場外墻上裂紋斑斑,龐貝古城面臨再一次陷落。在歐元危機之中,承載著偉大羅馬帝國印記的意大利古跡幾乎比這個國家的經(jīng)濟更加岌岌可危。
這場席卷全歐的經(jīng)濟危機已經(jīng)將希臘帶到了崩潰邊緣,而意大利亦在受災最重的風暴區(qū)之中。隨著金融市場紊亂和國際貿(mào)易銳減,在歐盟各國領(lǐng)導人會議上,意大利遭遇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于是其政府官員便打下包票,制定出一份高達470億歐元(約合680億美元)的財政緊縮計劃。其中,文化業(yè)不可避免地也遭到了重創(chuàng)。
在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單中,意大利名下的遺跡共有44處,還有5000多家博物館和超過六萬幢文物建筑,比任何其他國家都要多。然而,在過去三年中,意大利的文化預算幾近被攔腰削減。根據(jù)《明鏡周刊》報道,目前意大利所有跟文化相關(guān)的預算只有14億歐元,還不到國家總體預算的0.2%。這樣的削減引發(fā)了很多爭議,但國家財政確有其苦處。前任財政大臣曾有金句:“我不明白為什么人們老在叫嚷著這些,文化又不能當飯吃。”
所以威尼斯在沉沒、比薩斜塔在下沉、西西里島上諾曼時代的教堂在荒廢、佛羅倫薩大教堂在坍塌——你可以說,這些有的是滄海桑田變換的結(jié)果,而時間留在古建筑上的印記也是自然之道,但現(xiàn)代科技本可讓這一切都變得更慢,只不過維護和修復都需要錢,而他們?nèi)钡木褪清X。自2008年起,光是龐貝古城便出現(xiàn)了15次重大險情,在意大利全境內(nèi)更是不計其數(shù)。2010年,羅馬的尼祿黃金宮殿天花板坍塌,鍍金的板材墜跌下來,砸壞了一整個畫廊。著名的羅馬圓形競技場也有三塊大型墻體滑落。
同年11月,龐貝的重要建筑角斗士訓練營石頭屋在大雨中發(fā)生坍塌,意大利輿論一片嘩然。該國媒體稱,這棟建筑雖然挺過了公元前79年的火山爆發(fā),但卻因為現(xiàn)代人的疏忽而被毀。
意大利承擔不了古跡毀滅的風險。國家不管,許多有識之士只好自告奮勇,自愿出錢來拯救意大利的文化品牌。畢竟,這品牌每年吸引超過4500萬的游客,讓旅游業(yè)貢獻出8.6%的GDP。
意大利鞋品牌Tod's的老板蒂亞戈·德拉華奇比大多數(shù)人都更能明白這品牌的力量,他的摯友、法拉利主席盧卡·康德多·迪·蒙特澤莫羅亦是如此。2010年,德拉華奇捐出了價值超過520萬歐元的資金給米蘭城內(nèi)的斯卡拉歌劇院,這是這座劇院建成233年以來所收到的最大的一筆捐款。這樣的慷慨足以讓歌者繼續(xù)在此高歌數(shù)季。盡管意大利仍有許多其他的歌劇院處在困境之中,但德拉華奇認為,留住斯卡拉是首要之舉:“任誰來評判,斯卡拉在意大利文化精粹榜上都能排進前十,”德拉華奇如是說,“這對于我們的全球形象至關(guān)緊要。要是連它也倒閉了的話,那么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就會認為意大利根本不在乎?!?/p>
羅馬文化事務監(jiān)督翁貝托·布洛克利指出,一場旨在搶救該城文化財富的競逐正在進行之中。除此之外,羅馬正考慮在古建筑上出賣廣告位,即使那意味著你會看見教堂、紀念碑和古建筑上掛著大幅煞風景的海報。
為了平衡開支,意大利政府不惜將800余處國有物業(yè)——大多是珍貴的歷史古跡——放盤出售,以期望籌集到價值超過400億歐元的現(xiàn)金。
在這些出售的物業(yè)中,不乏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風霜的宮殿、古堡和燈塔。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位于威尼斯大運河上的18世紀貴族宮殿Palazzo Diedo,叫價在1850萬歐元;位于米蘭中心區(qū)的19世紀宮殿Palazzo Bolis Gualdo則以3000萬歐元的價碼掛牌。此外,17世紀建造的羅馬市歷史中心廣場邊上的Casina Valadier也在出售之列。這些資產(chǎn)多數(shù)位于羅馬、米蘭、威尼斯和佛羅倫薩等著名旅游城市的黃金地段,意大利政府相信它們能吸引到外國投資者,并將其改造成酒店或住宅。
對于政府的激進做法,意大利國家遺產(chǎn)協(xié)會感到憂心忡忡,尤其是對那些會導致古建筑被恣意改造成酒店、住宅或是商廈的投資者。該協(xié)會副主席尼古拉·卡拉喬洛說,這些建筑與其所在的城市歷史血脈相連,若是貿(mào)然出售并改造,就全然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
出售也并非沒有好處。今年8月底,就在預計出售的Casina Valadier不遠處,羅馬的博佳斯城堡崩塌了。假設(shè)是一個私人業(yè)主擁有這處古跡,那么他很可能在崩塌之前,就已經(jīng)察覺到了前兆,從而采取預防修復措施。但由于該處仍是國有,意大利政府在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之中,既無精力又無錢財來顧及這些,所以只能任其崩塌?,F(xiàn)實便是如此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