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影 子
由梅爾·布魯克斯執(zhí)導的影片《金牌制作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兩個大男人密謀通過制作一部失敗的音樂劇來發(fā)一筆橫財。隨后,為了籌集到上演一部音樂劇所需要的資金,他們將該劇的股份反復出售了N次,結(jié)果不僅資金不成問題了,而且還綽綽有余。錢到手后,他們便開始千方百計地把這部音樂劇打造成有史以來最爛的音樂劇。為達成此種目的,他們給該劇取名為《希特勒的春天》,根據(jù)他們的天才設想,這部音樂劇也就是“僅一個晚上”的命運,之后他們就可以帶著現(xiàn)金逃之夭夭。因為既然音樂劇失敗到賣不出票去,即不存在利潤,那投資人又怎能要求分紅?但事情的發(fā)展卻令他們驚訝不已:這部音樂劇不但沒有倒閉,反而一炮而紅。徹底應證了百老匯的行話,世界上還沒有哪個行業(yè)可以和這個行業(yè)相提并論,如此不可思議,光怪陸離。
在這部以音樂劇為主題的音樂劇電影中,音樂劇被描述成為一項有風險的投資,在現(xiàn)實中情況亦是如此。于是,當娛樂大亨大衛(wèi)·格芬在十年前找到布魯克斯,建議他把這部電影改編為音樂劇時,布魯克斯陷入了猶豫之中。為了說服他冒險一試,格芬無所不用其極。據(jù)布魯克斯的律師說,當格芬告訴布魯克斯《貓》這部音樂劇給他賺到的錢超過他之前投資的任何一部電影后,布魯克斯才下定了決心。在兩人的合作之下,《金牌制作人》(The Producer)被搬上了百老匯舞臺,布魯克斯賺得盆滿缽滿。
關(guān)于音樂劇,百老匯還流傳著這樣一句經(jīng)典:“你不能指望以此為生,卻能靠它來賺大錢”。這種情況有點類似于風險投資:十人當中,賺錢的只有一個人,而輸光了本錢的卻大有人在。然而,一旦獲得成功,等著你的將是巨額的回報。例如,音樂劇《貓》為初始投資者帶來了35倍的回報;而自從27年前在倫敦首演以來,安德魯·勞依德·韋伯的《劇院魅影》在全球收獲高達56億美元的票房,當年該劇募集資金時在投資蘋果公司還是《劇院魅影》之間選擇了后者的50萬美金的某位個人投資者,時至今日還能在每個季度收到100萬美元支票的分紅。這是任何一部電影、一個電視節(jié)目或一個電玩產(chǎn)品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
上世紀四十年代以來,隨著理查·羅杰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的《南太平洋》和《俄克拉荷馬!》的成功,音樂劇迎來了第一次大繁榮,到八十年代,勞依德·韋伯和英國制作人卡邁隆·麥金托什又發(fā)明了高成本大制作的“超級音樂劇”(Mega Musical),其代表作就是《劇院魅影》和麥金托什制作的《悲慘世界》。今天,經(jīng)歷了經(jīng)濟危機帶來的五年低迷期,音樂劇行業(yè)再一次高歌猛進,新劇目不斷涌現(xiàn),全球新市場日益擴大,而之前曾大獲成功的老劇目的復排上演也不斷給制作人帶來嶄新的利潤。
音樂劇不同于電影,它的舞臺壽命可以歷經(jīng)數(shù)十年而不衰。例如,自1997年以來,取材于迪斯尼動畫片《獅子王》的同名音樂劇就一直霸占著百老匯票房之首。同時音樂劇還可以讓觀眾心甘情愿地為劇中的炫目歌舞而掏腰包。在百老匯,一張《摩門經(jīng)》的門票可以賣到477美元,要是加上稅,或從黃牛黨手里買票的話(百老匯也有黃牛黨,而且真的穿黃T恤),價格還要高出許多。
據(jù)市場調(diào)研公司IBIS World預測,美國今年的音樂劇票房可能會達到19億美元。在德國,每年都去看音樂劇的人數(shù)接近全國總?cè)丝诘氖种?,該?011年的音樂劇票房將近6億歐元,這使德國成為緊隨美國和英國之后的第三大音樂劇市場。西方音樂劇正在向韓國、巴西、俄羅斯和其他一些新興市場擴展。中國從五年前,印度從三年前開始建造大型劇場,這兩個國家五年后都有可能成為見得到利潤的音樂劇市場。
在百老匯和西區(qū)演出時,西方音樂劇或是使用配有字幕的英語,或是使用演出所在國的當?shù)卣Z言。音樂劇借助這種電影推廣的傳統(tǒng)手法取得了世界性成功。但是真正重要的是音樂劇的內(nèi)容,例如,迪斯尼公司的《泰山》講的是一位肌肉哥在林間晃來蕩去的故事,這部音樂劇在紐約上演時反響平平,但移植成德語版卻在歐洲轟動一時。
在成熟的市場上,由于《夢想成真》等電視真人秀需要參賽者為了獲得音樂劇中的一個角色而激烈競爭,因此借助此類節(jié)目的傳播將一批年輕觀眾吸引到劇場中來,麥金托什說:“如今,人們可以隨著音樂劇一起長大,因此觀眾人數(shù)大大增加了。”同時,人們也愿意為看一場音樂劇而付出整個晚上的時間。在經(jīng)濟衰退的五年間,人們花在百老匯音樂劇上的開銷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有所增加,這部分應歸功于游客。甚至在深陷債務和就業(yè)危機的西班牙,大型音樂劇依舊能有不錯的票房。
眼下,唱歌跳舞只是音樂劇產(chǎn)業(yè)的一部分,能否賺錢才是制作方最關(guān)心的問題。實際情況是這一行業(yè)的利潤率已經(jīng)不比從前。隨著劇場租金和舞美道具費用額增長,勞動力成本也在上升,這一問題在工會組織嚴密的紐約更為嚴重。英國制作人戴維·伊安估計,同20年前相比,現(xiàn)在制作一部音樂劇的費用是當時的3倍。他說,“在他剛出道那會兒,如果你的劇走紅了,你基本可以期待在20—25周后收回本錢,而如今,這個時間絕對需要一年?!敝谱鞣降睦麧櫞蠖急恢薪闄C構(gòu)賺走,一位制作人抱怨道:“假如你想靠舞臺掙錢的話,不如開一家票務公司。”
音樂劇的觀眾也在期待更加精彩的表演,以《蜘蛛俠:終結(jié)黑暗》為例,由于演員要在演出過程中飛躍整個舞臺,這部音樂劇的成本已達到了600萬美元,包括其他大制作的音樂劇,預算更是以火箭速度上升。據(jù)統(tǒng)計,現(xiàn)在在百老匯首演一部大型音樂劇的制作成本在100萬美元到150萬美元之間,上演后每周還需另外支出50萬美元的運營成本。
因此,公認的成名劇作就成了制作方和投資方的追捧對象。在剛剛于4月30日公布的本屆托尼獎提名名單中,獲得最佳音樂劇提名的共有四部作品。其中兩部《圣誕故事》和《魅力四射》是根據(jù)著名電影改編而來,另一部《瑪?shù)贍栠_》雖說是取材于兒童文學,但也曾經(jīng)被改編成電影。在無厘頭情節(jié)中加入流行金曲的“點唱機”音樂劇也是獲獎和上演的大熱門,例如去年底在西區(qū)上演的由已故流行天后惠特尼·休斯敦名曲組成的《保鏢》及前英國超級組合辣妹金曲組成的《辣妹萬歲》兩部音樂劇?!赌﹂T經(jīng)》雖然從來不被劇評界看好,但是該劇作曲是流行電視節(jié)目《南方公園》的兩位創(chuàng)作紅人,因此也獲得巨大成功。
這個一度由內(nèi)訌不斷的制作人參與其中的行業(yè),今天已經(jīng)變得更加企業(yè)化。隨著好萊塢制片公司躋身其中,過去那種總是將音樂劇版權(quán)授予電影的做法已經(jīng)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各家電影公司都在力爭把故事搬到舞臺上去演。在這方面,迪斯尼和夢工場走在了最前面,由斯皮爾伯格擔任創(chuàng)意和監(jiān)制的美劇《名聲大噪》講述了一部虛構(gòu)的音樂劇《瑪麗蓮·夢露》在百老匯從創(chuàng)作到排練到上演的制作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是一部典型的戲中戲,隨著電視劇的播出,這部虛構(gòu)的音樂劇《瑪麗蓮·夢露》也計劃于2014年中在百老匯上演,電視劇為音樂劇的暢銷鋪設了紅毯,進行了充滿懸念和吸引力的最好的宣傳。除此之外,環(huán)球影業(yè)也因《綠女巫》而收獲意外的成功,環(huán)球在購得《綠女巫》原書版權(quán)后原本計劃將其改編為電影,隨后改變主意做了一部音樂劇,獲得30億美元總票房,另外華納兄弟也準備在五月把《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搬上倫敦西區(qū)舞臺。
當各種癥結(jié)和門檻被克服之后,越來越多的音樂劇踏上了反其道而行之的雙向路:那些根本沒有音樂劇傳統(tǒng)的地標已部分取代百老匯和倫敦西區(qū)劇院,成為新劇的首演地。例如,由美國超級女郎組合創(chuàng)作的音樂劇《夢幻女郎》的翻版作品首演地是在韓國,隨后才被搬上百老匯舞臺。韓國原創(chuàng)音樂劇《天堂的眼淚》講述的是一個以越戰(zhàn)為國際背景的愛情故事,在長達兩年的歐洲巡演后將在明年三月在紐約百老匯用英語首演,然后才以韓語版回到家鄉(xiāng)。在中國,為了把《Miss Shanghai》等中文音樂劇推向全球,那里的制作人正在滿懷希望地做著基于全球化理念的改進工作,而大受歡迎的世界第一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將在八月于上海進入第三季的演出,開創(chuàng)出年輕的中國音樂劇行業(yè)前所未有的局面。在歐洲,最大的音樂劇制作公司Stage Entertainment已經(jīng)同功夫巨星史泰龍合作,把其講述一名美國拳擊手生涯的奧斯卡經(jīng)典影片《洛奇》改編為音樂劇,首演地點漢堡,隨后還將在今年底把英文版帶到百老匯,英文版名為《洛奇:從音樂劇出發(fā)》。
明星?邊緣人?名著傳奇?流行文化?什么樣的題材才能夠走紅大賣,并且是以唱著歌跳著舞的音樂劇方式?誰也不知道。歷經(jīng)兩個世紀,音樂劇行業(yè)依舊火爆,證明這就是一個與眾不同的行業(yè)。當《金牌制作人》提出那個“怎么做才能行”的問題時,他已經(jīng)替整個行業(yè)說出了自己的疑惑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