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華,劉麗妍 (吉林省柳河縣人民醫(yī)院,吉林 柳河 135300)
近年來由于工作節(jié)奏快、飲食不規(guī)律,加上壓力大等因素,使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1]。胃食管反流病屬于慢性病,癥狀表現(xiàn)不一,又易與其他疾病癥狀混淆,導致誤診誤治現(xiàn)象比較嚴重,造成嚴重預后。同時很多患者對于自身疾病感知不太明確,普遍存在漏服、斷藥、停藥等藥物不依從行為,導致治療依從性比較差,更加加劇了患者疾病危急的狀態(tài)。筆者具體探討了臨床護理干預改善胃食管反流患者治療依從性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2年2月~2013年4月在我院進行診治的胃食管反流患者100例。入選標準:符合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診斷標準;年齡≥18周歲;言語正常、有讀寫能力;無嚴重并發(fā)癥;愿意參與本研究。男55例,女45例,年齡21~56歲,平均(39.52±1.15)歲;病程 10 d~3個月,平均(1.56±0.33)個月;臨床表現(xiàn)(兼有):糜爛54例,潰瘍30例,上腹部灼痛40例,焦慮55例。根據(jù)護理參與情況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兩組臨床表現(xiàn)、年齡、性別等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所有患者都給予藥物綜合治療,包括莫沙必利口服治療,10 mg/次,2次/d;奧美拉唑口服治療,40 mg/次,2次/d,服藥周期兩組都為1個月。對照組患者接受病房常規(guī)護理,主要為常規(guī)知識教育與藥物指導干預。在此基礎上觀察組給予積極的臨床護理干預,與患者面對面訪談,訪談3~4次,每次持續(xù)時間20分鐘左右。開始的訪談主要詢問患者的患病及治療經(jīng)歷,旨在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并全面評估患者在過去1個月內(nèi)的治療行為。第2次訪談是對患者不同的信念進行干預,如引導患者回顧過去的正面/負面的治療經(jīng)歷,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遇到所擔心的問題進行分析,積極預防或應對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第3次與第4次訪談主要是回顧總結并評價患者的治療相關信念,解決患者目前存在的疑慮和問題。
1.3 觀察指標:通過調(diào)查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后的治療依從情況,主要包括治療相關信念、治療依從意愿及信心三個維度。同時在干預后對患者進行焦慮抑郁評價,采用HAD量表進行調(diào)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0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結果數(shù)據(jù)對比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依從性評分:干預后經(jīng)過觀察,觀察組的治療相關信念、治療依從意愿及信心得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依從性評分(,分)
表1 兩組治療依從性評分(,分)
指標 對照組(n=50) 觀察組(n=50) P值16.52±2.51 18.56±8.11 <0.05治療依從意愿 7.11±2.63 8.19±0.25 <0.05治療依從信心治療相關信念7.80±0.10 8.45±0.44 <0.05
2.2 焦慮抑郁評分:干預后經(jīng)過觀察,觀察組的焦慮與抑郁得分都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分)
表2 兩組焦慮抑郁評分(,分)
指標 對照組(n=50) 觀察組(n=50) P值42.52±5.63 32.85±4.11 <0.05抑郁焦慮43.89±6.11 34.88±5.18 <0.05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高發(fā)的慢性病,臨床多表現(xiàn)為上腹部灼痛和反流的癥狀。一般來說,在治療階段,不同藥物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上腹部灼痛和反流癥狀嚴重程度逐漸降低[2]。治療依從性是指患者對與治療相關醫(yī)囑及指導的服從或遵守,并產(chǎn)生相應的有效作用。其中對長期服藥不良反應的擔心是越來越多患者不依從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患者服藥相關信念是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的重要內(nèi)容。在具體的干預中,應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溝通,了解其對于治療的疑問,鼓勵患者說出其內(nèi)心感受,如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和治療方面的新進展。說明治療時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并鼓勵患者提出問題,并給予答復[3]。本組資料中干預后觀察組的治療相關信念、治療依從意愿和信心得分都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很多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承受著心理、情感和社會壓力,導致生活質(zhì)量明顯下降,而且足以導致其生物學改變,出現(xiàn)焦慮抑郁癥狀,為此也需要積極給予對癥護理。本組資料中干預后觀察組的焦慮與抑郁得分都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總之,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并且緩解焦慮抑郁癥狀,有很好的效果。
[1]夏衛(wèi)民,胡艷秋.早期介入心理康復對腦卒中患者療效的影響[J].中國臨床康復,2003,7(28):3842.
[2]徐皖湘,錢 勇,陳振東.食管癌化療患者生存質(zhì)量測定量表中文版的研制與考評[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07,15(12):1792.
[3]張吉芝.護理干預在消除進展期癌癥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7,4(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