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澍芃
[上海市閘北區(qū)市北中學向日葵文學社 指導老師:王 蕾]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背跻娎钌屉[的這句詩時,除了感嘆作者匠心獨運、別出心裁,還深深地欽佩詩人樂觀豁達的心胸以及知足常樂的人生態(tài)度。
花已謝,芳菲落盡,既成定局,那么與其對著落花長吁短嘆、多愁善感(也是于事無補,更平添一份愁緒),不如抬起頭來,方知“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陽正可人”。而在幸福感日益稀薄的今天,我們需要的,不正是這“留得殘荷聽雨聲”的態(tài)度?
人生來在外貌、智力、環(huán)境、社會地位上就不平等,有的人是一朵含苞帶露、嬌嫩欲滴的鮮花,有的人卻只能做綠葉,甚至有的人只剩下殘莖,但這些實在不是我們能夠選擇的。那么天天對那些暫時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艷羨、嫉妒甚至自暴自棄有用嗎?只能回過頭來正視自己,經(jīng)營好自己的當下,誰說只有鮮花才美?我綠樹濃陰何嘗不是生機勃勃?
曾看過賭王的牌局:他拿到的牌并不高妙,也沒有什么變牌的特異功能,他只是帶著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手上的那副牌,專注地經(jīng)營著自己手中的牌,結果屢戰(zhàn)屢勝。再看看那些失敗者,通常是手中的牌稍微一好,便立刻喜形于色,牌差一點則怨天尤人、呼天搶地,反而連自己的牌局都被忽略了,更談何靜下心來發(fā)掘自己牌中的優(yōu)勢,改變自己的不利境地呢?
人生也如同一場賭局,發(fā)到牌的好壞自己完全無法決定,只有那些正視自己短處,靜下心來揚長避短,發(fā)揮出最大優(yōu)勢的人,才是最終的勝者。
幸福感究竟源于何方?如果僅僅是坐擁著自己的殘荷是不夠的,還要能夠聽到雨聲,感受到那樣的詩意。僅僅安于現(xiàn)狀也是不行的,要努力經(jīng)營、改變自己,幸福才能持久。
很多人在抱怨自己不幸福的同時,先請捫心自問:幸福對你來說是什么?僅僅衣食無憂就是幸福嗎?有的人盡管饑一頓,飽一頓,但在為夢想而努力奮斗,他們很幸福;第二,假如幸?,F(xiàn)在就來敲門,你做好迎接它的準備了嗎?很多人連在當下都無法經(jīng)營好,就算新的機遇到來,他們也把握不住;第三,你是否真正感受過自己的生活?說不定幸福時刻伴隨著,你卻把它們忽略了。
花凋了呢,愛它的翠葉田田;葉殘了呢,聽打在上面的雨聲呀!
把握當下,學會知足,當幸福來敲門,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