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民國學者王易著述年表

        2013-11-14 05:02:02
        中國韻文學刊 2013年2期
        關(guān)鍵詞:季刊???/a>中正

        馬 晴

        ( 首都師范大學 文學院,北京 100048)

        王易(1889—1956),原名王朝宗,字曉湘,號簡庵,出身于江西南昌的一個書香之家. 父親王益霖,肄業(yè)江西經(jīng)訓書院,師從經(jīng)學大師皮錫瑞,后任三江師范學堂經(jīng)學教習,除經(jīng)學外,對音樂、理化、中醫(yī)均有研究,對西學亦頗有見解。王易早年在京師大學堂求學時,曾與汪辟疆、林庚白等人作詩酬唱,是民國江西詩派的著名詩人,終其一生不廢詩詞寫作。后任心遠大學、中央大學、國立中正大學等多所大學教授,在大學講授詞曲史、樂府通論。其一生以弘揚光大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己任,著述宏富,涉獵極廣。除詩詞外,他在音樂、篆刻、歷法等方面均有較高造詣,在民國學者中享有一定地位。由于種種原因,王易的著作大都散落遺失,本人不揣淺陋,根據(jù)所能搜集的資料,對所見王易的各類文字進行初步整理,輯成王易著述年表,以窺其治學與為文,希望對研究者有益。

        1889 年(光緒十五年) 1 歲

        8 月23 日,生于江西南昌。

        1905 年(光緒三十一年) 17 歲

        隨父仕宦河南,入河南高等學堂。

        1906 年(光緒三十二年) 18 歲

        轉(zhuǎn)學河南客籍高等學堂,結(jié)識汪辟疆。是年學習作詩。

        1909 年(宣統(tǒng)元年) 21 歲

        入京師大學堂。課余與汪辟疆、林庚白、姚鹓雛等人結(jié)社作詩,論詩與汪辟疆乖舛,以唐詩為上。

        1911 年(宣統(tǒng)三年) 23 歲

        著《我友詩話》,收錄京師大學堂求學期間所作詩及早期詩論,1914 年在《小說叢報》第5-8 期連載。

        1912 年(民國元年) 24 歲

        刊刻詞集《鏤塵詞》,與弟王浩詞集合稱《南州二王詞》。

        1913 年(民國二年) 25 歲

        父親去世,與弟弟王浩投稿《江西民報》副刊維持家人生活。

        1914 年(民國三年) 26 歲

        在江西省立一中、二中、第一師范學校等校教授歷史、國文。

        所著《我友詩話》在《小說叢報》第5-8 期連載,汪辟疆點評。

        作《雙調(diào)望江南》。

        1916 年(民國五年) 28 歲

        與友人胡先骕書信中談及唐宋詩之優(yōu)缺點及自己詩學觀點轉(zhuǎn)變,提出以唐詩和諧純穆醫(yī)治宋詩輕率油滑之病。

        詩《楚青招飲時方有贛南之行》、《題程樂安先生遺畫》、《似聞》,《大中華》雜志第2 巻第6 期。

        為友人金嗣芬《板橋雜記補》題《調(diào)寄多麗》。

        詩二首《夕夢步曾朝得來書并詞十闋》、《得步曾書并詩》。

        1917 年(民國六年) 29 歲

        作詞《秋霽·用梅溪韻》卷七。

        為胡先骕詞集《寤歌集》作《木蘭花慢·寤歌集題詞》。

        1919 年(民國八年) 31 歲

        為友人胡雪抱《昭琴館詩文集》作序。

        面對白話文學勢力日益增長,對新舊文學采取折中態(tài)度,反對偏執(zhí)一端,各取所長,去其所短,獲得學生們的擁護。

        1922 年(民國十一年) 34 歲

        任教北京高等師范學校(北京師范大學前身)國文部,加入國文部成立的“國文學會”,同時會員有吳梅、周樹人、陳漢章、章嵚、單不庵、楊樹達、劉文典、劉毓盤、黎錦熙、錢玄同、沈尹默、張爾田等人。

        詩《秋興三首》、《清明思袁山二首》,《學衡》第1 期。

        詩《酒余晚眺》、《夜中》、《寒夜潭秋見過》、《立春鳴雷有懷瘦弟》,《學衡》第2 期。

        詩《除夕懷瘦弟》,《學衡》第3 期。

        詩《歲寒休暇》,詞《高陽臺·過達官故居感賦》,《學衡》第4 期。

        詞《臺城路·懺盦寄示秦淮歌詞賦此報之》,《學衡》第5 期。

        詩《先公九周忌日》,詞《祝英臺近·粟海繪扇面賦謝》,《學衡》第7 期。

        詩《清明蕭寺展令容櫬》,《學衡》第8 期。

        詩《雨雪送別瘦弟》、《佛手崖觀云》,《學衡》第9 期。

        詩《感遇十章三十初度作》,《學衡》第10 期。

        詩《送夢廬》、《羊兒誕生》、《柏廬賞予閑吟絕句謂可作畫更雜占數(shù)章索之》,詞《臨江仙》四首,《學衡》第11 期

        詩《別三弟》、《贈伯遠》,《學衡》第12 期。

        詩《秋窗坐雨感賦寄懺庵瘦弟》。

        1923 年(民國十二年) 35 歲

        被江西心遠大學聘為教授,承擔詞曲史教學任務。

        《深秋與瘦弟三貝子花園眺坐》、《城南園葭蓼蒼然秋意酣倦賦示三弟》,《學衡》第13 期。

        詩《送易廬》,《學衡》第14 期。

        詩《庸盦招同香山游覽竟日》、《先農(nóng)壇與三弟索句》,《學衡》第15 期。

        詩《月當頭夜懷母示三弟》、《送夢廬南歸》,《學衡》第17 期。

        詩《讀東敷遺詩》、《令容誕日》、詞《木蘭花慢》,《學衡》第18 期。

        詞《木蘭花慢》,《學衡》第19 期。

        詩《奉懷步曾金陵》,《學衡》第20 期。

        詩《壬戌除夜》,《學衡》第22 期。

        詩《然弟之喪堅父自京師來吊感書贈別》、《夏夜檢三弟遺札援筆泄哀》,《學衡》第23 期。

        詩《奉別步曾游學美洲》,《學衡》第24 期。

        1924 年(民國十三年) 36 歲

        詩《吾友晏君弼群喪其良匹作此唁之》、《中秋孤坐》,《學衡》第25 期。

        詩《夢侯自津門來書詭奇玩世得句卻寄》,《學衡》第26 期。

        詩《水觀音亭欄望》、詞《渡江云》,《學衡》第27期。

        詩《過仲詹小齋閑話》,《學衡》第28 期。

        詩《持盦丈自臨川來視尊兄再云先生賦懷奉簡》、《東湖觀早漁作》,《學衡》第29 期。

        詩《臘中卜地青云譜葬婦及然弟》、《辟疆書然弟病中語覽之泣然》,《學衡》第30 期。

        詩《婦弟安窆告墓作》,《學衡》第31 期。

        詩《得柏廬美洲書兼寄步曾》,《學衡》第34 期

        詩《仲濤丈寄示聞歌詩感書奉懷》,《學衡》第36 期。

        1925 年(民國十四年) 37 歲

        所著《修辭學》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作為新學制高中、師范學校和大學預科教科書。

        詩《夢侯來書以尊人定省謝弼群之招感賦即寄》,《學衡》第38 期。

        詩《友或勸學佛作詩謝之》、《除夕簡潭秋》,《學衡》第39 期。

        詩《送五弟之滬》、《中元前夕河上》,《學衡》第40 期。

        詩《讀持庵詩》,《學衡》第41 期。

        詩《鄴城行》,《學衡》第42 期。

        詩《憫災詩三十二韻》、《七夕遣興》,《學衡》第43 期。

        詩《倉皇篇用皮陸平仄體》,《學衡》第44 期。

        詩《亂后一首贈癸叔》,《學衡》第45 期。

        詩《中宵偶成》,《學衡》第46 期。

        詩《退廬侍御逝二年矣近聞潛園丈道其在日憾不常見感成遙奠兼呈潛園》,《學衡》第48 期。

        1926 年(民國十五年) 38 歲

        詩《歲晚寄雪抱》,《學衡》第49 期。

        詩《韓波詩二十韻》,《學衡》第50 期。

        詩《華持盦先生挽詞》,《學衡》第51 期。

        詩《園望一首》,《學衡》第52 期。

        詩《雨夜》,《學衡》53 期。

        詩《酬容九讀思齋遺集兼簡伯遠》,《學衡》第54 期。

        詩《乙丑元日喜伯遠至時方新被福建鹽運之命迂道歸南昌省親冒雪見過長歌贈行》、《阿虎十歲生日》,《學衡》第55 期。

        詩《躍龍橋》,《學衡》第56 期。

        《詞曲史》第一至四篇,詩《題達摩面壁圖》,《學衡》第57 期。

        詩《寄慰艾畦》,《學衡》第58 期。

        1927 年(民國十六年) 39 歲

        為友人周岸登詞集《蜀雅》作序。

        被第四中山大學(后改名中央大學)聘為中國文學系教授。

        1928 年(民國十七年) 40 歲

        與黃侃、汪東、汪辟疆、王瀣、胡小石等人在北湖修禊聯(lián)句作《戊辰上巳北湖湖神祠修禊聯(lián)句》。

        5 月6 日,與黃侃、汪辟疆、汪東泛舟青溪,作詩《上巳第二期泛舟青溪,時倭氛方熾,以滄海橫流到此身分韻得流字》,后刊于1936 年《制言》第11 期。

        11 月29 日,作詞《減蘭·城西古林寺同季剛旭初》三首,其中一首發(fā)表于1929 年中央大學中文系所辦《藝林》雜志。

        12 月,與黃侃、汪辟疆、汪東等同事游城西古林寺,聯(lián)句成詩,共十六首。

        1929 年(民國十八年) 41 歲

        《文學與樸學》、詩《癸亥春別仲濤丈于京師戊辰歲闌始遇于章門》、《伯遠招集知所止齋得句兼示擷華》、《賦齋中水仙》、詞七首《減蘭·城西古林寺同季剛旭初》、《金縷曲·東湖感舊》、《西子妝·北湖社集和季剛》、《壽樓春·清明宴集酒闌聽歌秦淮因憶去年此日泛維揚痩西湖登平山堂訪二十四橋遺跡星物周回芳人依舊感念成賦》、《鷓鴣天》、《訴衷情·過龍?zhí)丁贰ⅰ朵较场ご罕M日別蘇臺》,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藝林》雜志第1 期。

        1 月1 日,與黃侃、汪辟疆、汪東、胡小石、王瀣等人登雞鳴寺豁蒙樓連句成詩一首,詩存程千帆《儉腹鈔》。

        1 月13 日,與黃侃、汪東連句填詞《渡江云》。

        10 月10 日,與黃侃、汪東、汪辟疆連句填詞《霜花腴》。

        1930 年(民國十九年) 42 歲

        3 月22 日,與黃侃等如社諸人下午社集游北湖,以“天下兵雖滿,春光日自濃”為韻,約賦五言古詩,先生作《春分后一日社集北湖分韻得天字》,又以《前題得天字》為名發(fā)表在1936 年《制言》第18 期。

        詩《明日再集分韻得急、春字各成一章》,與黃侃、胡小石、汪東、何魯連句作詞《浣溪沙·后湖夜泛連句》,《國立中央大學半月刊》第1 卷第15 期。

        《修辭學通詮》一書由神州國光社出版發(fā)行。著《詞曲史后序》。

        1931 年(民國二十年) 43 歲

        《國學概論》完稿,神州國光社1933 年出版。詩《酬擷華》,《學衡》第73 期。

        1932 年(民國二十一年) 44 歲

        1 月集朱祖謀、柳永、周邦彥、姜夔、吳文英諸家詞句,日成一闋以自遣,名為《藕孔微塵詞》,共十四首。

        《樂府通論》完稿,神州國光出版社1933 年出版。

        《讀稼軒文感書》發(fā)表于中央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其昀、楊公達、梅思平、何浩若、薩孟武創(chuàng)辦的《時代公論》第12 期。

        1933 年(民國二十二年) 45 歲

        詩《癸酉重九日集清涼山掃葉樓以龔半千畝園詩分得家字》,后以《癸酉就日陪散原丈掃葉樓秋禊分韻》為名發(fā)表在1941 年《文史季刊》第1 卷第1期。

        《學詞目論》,《詞學季刊》創(chuàng)刊號。

        《引商刻羽雜以流徵解》,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文藝叢刊》。

        《唐夢庚傳略》、《雷恒傳略》,《第一次中國教育年鑒》戊編。

        《繞佛閣·秋宵讀鶩音集慨題卷端兼寄彊村蕙風兩翁》、《金縷曲·東湖感舊》、《水龍吟·集彊村詞句吊彊村先生》,《詞學季刊》第1 卷第3 號。

        1934 年(民國二十三年) 46 歲

        詩《甲戌上巳禊集玄武湖分得為字》,又以《甲戌上巳北湖禊集分韻》為名發(fā)表在1941 年《文史季刊》第1 卷第1 期。

        為唐圭璋《詞話叢編》作序。

        《小學概說》,《海濱學術(shù)》第2 期。

        9 月,在中央政治學校擔任國文、中國學術(shù)思想史教授,課余著《四書講劄》。

        1935 年(民國二十四年) 47 歲

        受黃士陵少子黃少牧委托作《〈黔山人黃牧甫先生印存〉題識》。

        1936 年(民國二十五年) 48 歲

        《詞曲史后序》,《青鶴》第4 卷第12 期。

        《孕云盩詩序》,《青鶴》第4 卷第19 期。

        《琴遠樓讀書圖記》,《青鶴》第4 卷第24 期。

        詩《前題得天字》,《制言》第18 期。

        1937 年(民國二十六年) 49 歲

        盧溝橋事變后,奉母還鄉(xiāng)。

        《告墓文》,后載1941 年《文史季刊》第1 卷第2期。

        10 月,復旦大學、大夏大學因戰(zhàn)火內(nèi)遷,在江西廬山聯(lián)合辦學,成立“廬山第一聯(lián)合大學”,應友人潘震亞之邀任教該校。

        1938 年(民國二十七年) 50 歲

        復旦大學西遷,后受聘宜春鄉(xiāng)師。

        1939 年(民國二十八年) 51 歲

        《歷數(shù)脞譚》,后發(fā)表于1941 年3 月《文史季刊》第1 卷第1 期。

        1940 年(民國二十九年) 52 歲

        《玄廬詩草序》,后發(fā)表于1942 年《文史季刊》第2 卷第1 期。

        秋,受聘為國立中正大學國文系教授。12 月被推選為《文史季刊》總編輯。

        1941 年(民國三十年) 53 歲

        被國立中正大學研究部聘請為委員。

        《文史季刊發(fā)刊詞》、《錢竹汀論字母不出梵學》、《廬抱經(jīng)訓詁學》、《樂音小識后序》、《簡庵詩詞二稿自序》、《與周生論詩書》、《百字令·曉月詞題記》、詩《熹平石經(jīng)殘石歌為文舟虛作》、《癸酉九日陪散原丈掃葉樓秋禊分韻》、《甲戌上巳北湖禊集分韻》、《小園殘菊一本擷供瓶玩詩以餉之》、《丁丑秋暮袁山上冢作》、《潯陽共彭曉山話舊因念吟潭感贈曉山》、《旅舍見菊》、《別匡廬》、《伯奇招避地前塘里第追懷少坡先生》、《散原先生挽辭》、《三村偕柏廬看桃記丁巳春同游廿一年矣》、《村居漫興》、《園桃》、《久不得二兒書長句遣懷》、《除夜獨坐念諸兒女》、《春盡日野望》、《感懷答步曾兼寄仲詹石軍》、《贈適園》,《文史季刊》第1 卷第1 期。

        《大學講劄》、《歷代名人年譜識誤》、《東坡詆文選》、《蜀雅序》、《孕云盩詩序》、《告墓文》、《答某生論簡字書》、詩《杏嶺閑居》、《脫齒》、《種焦》,《文史季刊》第1 卷第2 期。

        《中庸講劄》、《周度今征》、《與李敬齋論仁書》、《稼軒詞象序》、《思齋遺集跋》、詩《和陳孝威將軍贈美國羅斯福總統(tǒng)》,《文史季刊》第1 卷第3 期。

        《論語講劄》、《周度今征》、《歌詞創(chuàng)作研究》、《詞話叢編序》、《祭蕭乃華文代》、為《曉月詞》作按語、詩《七夕風雨遣興》、《以近照貽仲詹題句》、《初度日值沈陽淪陷十周年惘然作》、《來澄江二年矣追念袁山偶成二章》,《文史季刊》第1 卷第4 期。

        1942 年(民國三十一年) 54 歲

        《三民主義與文學》、《歌詞創(chuàng)作研究》,《三民主義文藝季刊》創(chuàng)刊號。

        《論語講劄》(二)、《古樂趨庭錄》、《詞曲史后序》、《藕孔微塵詞序》、《藕孔微塵詞》,《文史季刊》第2 卷第1 期。

        出席國立中正大學文史系“民三四”級舉辦的首次學術(shù)座談會,發(fā)表題為《治國學之基本方法》的演講,后刊登在《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23期。

        《姚吳二烈士紀念特刊題詞》,《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1 期。

        1943 年(民國三十二年) 55 歲

        被國立中正大學音樂會聘請為顧問。

        《姚顯微先生殉國周年感言》,《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18 期。

        1944 年(民國三十三年) 56 歲

        《中學國文歷史教學之期望》,《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6 期。

        《歲差考實后序》,《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8 期。

        詩《追悼病故同學感賦》,《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13、14 期合刊。

        《社會精神》,《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16期。

        1945 年(民國三十四年) 57 歲

        《中國復興之前瞻》,《龍鳳月刊》創(chuàng)刊號。

        《諸子學說之價值及其研究途徑》、詩《題瑤溪小集圖》、《感興贈懺庵》(三首)、《居夷》、《癸未冬罹疫諸生悼辭》,《龍鳳月刊》第2 期。

        詩二首《聞日寇敗降》、《原子彈歌》、詞六首《清平樂·題黃若舟泛湖圖》、《臨江仙·題黃若舟松竹雙清圖》、《長亭怨慢·秋陰羈思如不可任適客話金陵舊事倚白石譜抒感》、《玉蝴蝶·環(huán)階蕉叢日就凋瘁用清真譜吊之》、《憶舊游·九日杏嶺寓廬坐雨憶甲戌此日莫愁湖閣茗集留影勝棋樓瞬息十載支離漂泊契闊死生渺渺兮予懷》、《山花子·杏嶺晚步》,《龍鳳月刊》第3 期。

        《動與靜》、《義與利》、《助與競》、《苦與樂》、《中學國文教學之研究》,《江西地方教育》第6 期。

        《俞調(diào)梅印集序》,后發(fā)表在《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4 期。

        為車駒《傷寒病之認識與治療》作序。

        1946 年(民國三十五年) 58 歲

        為程時煃講稿論文詩詞集作《柏廬講稿論文集序》。

        《文字與文化》,《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4 期。

        《借湖樓詞序》《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3期。

        1947 年(民國三十六年) 59 歲

        《蔡琰胡笳十八拍本辭》,《問政》創(chuàng)刊號。

        《社會精神》、《題故山別母圖》、《姚顯微先生殉國周年感言》,詩《符飲思邀游黃龍寺遂登鄱口值霧晚歸紀行》,《問政》第1 卷第2 期。

        與程學恂、歐陽祖經(jīng)、陳隆恪、熊冰、胡致、任傳藻、陳南士、涂世恩、吳天聲、朱曙、楊向時組織詩社,命名“宛社”,推舉程學恂為社長,商定每月集會一次,《問政》第1 卷第2 期轉(zhuǎn)載《江西民國日報》報道。

        與社人以“乘興欲呼山入座作癡猶待月銜臺”分韻,以“待”為題作詩一首,《問政》第1 卷第3 期。

        同社諸人以“一規(guī)三唱”為題,有“當戶一山猶壁立,推門規(guī)月聽琴來”和“管仲一匡民受賜,魏征規(guī)諫主能容”句,《問政》第1 卷第4 期。

        詩《刈稻》、詞《新荷葉·集夢窗句》,“宛社詩鐘”以“塔·浴衣”為題,有“華清卷起煙籠月,舍利光寒影入云”句,《問政》第1 卷第5、6 期合刊。

        1948 年(民國三十七年) 60 歲

        《跋徐著大學傳注集錄》、《借湖樓詞序》,《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3 期。

        詩四首《尚友琴歌》并序、《寄阜西吳門后梅隱廬》、《學庵居虔州聽秋草廬畫竹見貽卻寄》、《宛社十一集祝坡公第九百十一生日》,《國立中正大學校刊》第6 卷第2 期。

        詩《暮春旬又三日思齋逝世二十五周歲》,《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4 期。

        《歷學與史學關(guān)系》,詩《病夜吟》,《國立中正大學??返? 卷第5 期。

        1949 年 61 歲

        詩《八月晦日,鐵巖招游岳麓,得詩三首》。

        1951 年 63 歲

        選唐宋至清代詞人作品260 首集為一卷署以《詞腴》,并加批語及案語,又作集句詞《水龍吟》代序。(今不存)

        1953 年 65 歲

        詩九首《秋暮到京假館樵谷家卻贈》、《步曾招同子怡樵谷志吾小集來今兩軒得二十八韻》、《謁商云亭師》、《北海公園覽菊》、《次韻酬黃婁生見贈》、《謁袁督師墓三首》、《旅京陪公穆丈十度燕談得句錄別》,集曰《北游小草》。

        1954 年 66 歲

        為胡光廷翻譯的英文著作《四時百記》作《中譯四時百記序》。

        1956 年 67 歲

        8 月31 日,病逝于湖南長沙,享年68 歲。

        [1]胡迎建.昭琴館詩文集箋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2]胡宗剛. 胡先骕先生年譜長編[M]. 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8.

        [3]金嗣芬.板橋雜記補[M].國家圖書館館藏本.

        [4]周岸登.蜀雅[M].國家圖書館館藏本.

        [5]張大為等.胡先骕文存[M].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

        [6]王易.中學國文教學之研究[J].江西地方教育,1945,(6).

        [7]北京師范大學國文學會.國文學會叢刊,1922.

        [8]胡小石.胡小石論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9]黃侃.黃侃日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

        [10]汪辟疆.汪辟疆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1]程千帆.儉腹鈔[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12]唐文才.黃士陵[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13]南昌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南昌文史資料選輯第6 輯[M].南昌:南昌市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9.

        [14]江西省立南昌二中天津校友聯(lián)誼會.江西省立南昌二中校友志稿(第2 集)[M].南昌:南昌二中,2004.

        [15]程時煃. 柏廬講稿論文集[M]. 南昌:柏廬講稿論文出版委員會,1946.

        [16]楊逢彬.積微居友朋書札[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17]江西師范大學校慶辦秘書處.穿過歷史的煙云——紀念江西師范大學建校六十周年[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

        猜你喜歡
        季刊???/a>中正
        檔案與建設(shè)(2022年9期)2022-10-18 05:56:08
        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22年5期)2022-10-12 08:39:40
        歡迎訂購《思維與智慧》2022年季刊合訂本
        《國際設(shè)備工程與管理》(英文季刊)征稿啟事
        中正平和——王棟山水畫中的古意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3:02
        《數(shù)學季刊》征稿簡則
        Investigation of the fast magnetosonic wave excited by the Alfvén wave phase mixing by using the Hall-MHD model in inhomogeneous plasma
        宜興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塑料助劑(2019年3期)2019-07-24 08:51:22
        關(guān)于鉛酸蓄電池中正極板柵溶解問題的研究
        淺談利用??岣邔W生的寫作能力
        少妇久久久久久人妻无码| 女人一级特黄大片国产精品| 婷婷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欧美巨鞭大战丰满少妇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精品一精品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色图少妇熟女偷拍自拍| 久久久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女人高潮叫床视频| 欧美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av第一区第二区| 蜜桃传媒免费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人妖与人妖免费黄色片| 少妇真人直播免费视频|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97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成人国产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伊甸园亚洲av久久精品|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777777被爆出| 国产精品大屁股1区二区三区| 蜜桃人妻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专区| 久久久亚洲色| 国产经典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网|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黄色尤物视频| 日韩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7牛牛|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尤物| 日本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91丝袜美腿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国产6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