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平 ,葉 靜,俞巧鋼,聞秀娟,陳偉光,許 萍,范浩定
(1.浙江省紹興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紹興 312090;2.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 環(huán)境資源與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3.紹興市信息中心,浙江 紹興 312090;4.紹興市農技總站,浙江 紹興 312090)
豌豆 (Pisum sativum L.),為豌豆屬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豌豆的適應性很廣,其籽實可食用,莖葉為優(yōu)質有機肥源和飼料,又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和觀賞植物,1 000 多年來為我國培肥改土促進農牧業(yè)生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近年來,由于多種原因,紹興市豌豆種植面積不斷減少,產量下降。為探索提高豌豆鮮草和種子產量,特進行豌豆磷鉀肥施用肥效試驗,以期為大面積生產中合理施用肥料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在紹興市越城區(qū)東湖鎮(zhèn)仁瀆村進行,試驗田屬青紫泥田,土壤基礎養(yǎng)分為:有機質29.4 g·kg-1;全氮1.60 g·kg-1;堿解氮165 mg·kg-1,速效磷37.8 mg·kg-1;速效鉀74.3 mg·kg-1;pH 值5.00。按常規(guī)土壤養(yǎng)分標準分析,該土壤有機質、氮含量一般,速效磷含量極豐富,速效鉀含量豐富,而土壤嚴重偏酸。
試驗用的磷肥為鈣鎂磷肥,有效磷含量12%;鉀肥為氯化鉀,有效鉀含量60%。豌豆品種為大葉種。
試驗共9個處理 (表1),以不施氮磷鉀肥為對照 (CK),P2O5肥料用量P0為0 kg·hm-2,P1為60 kg·hm-2,P2為120 kg·hm-2;K2O 肥料用量K0為0 kg·hm-2,K1為45 kg·hm-2,K2為90 kg·hm-2;除對照外肥料N 用量均為27.6 kg·hm-2。采用裂區(qū)設計,小區(qū)面積25 m2,重復3 次,隨機排列。試驗田四周設置隔離畦和水溝,與周圍農田分開,以防止肥水串流。
豌豆2010年10月21-22日播種。每小區(qū)磷鉀肥用量按規(guī)定稱好后穴施,再稍翻動后播種,播種時不施氮肥。播后施丁草胺除草劑封草,5 d 后施除蝸靈防治蝸牛,20 d 后開好各處理間的排水溝。2011年3月11日每小區(qū)均施150 g 尿素,4月初開始開花并插樹枝防倒伏,5月9日和10日收獲。
分別在試驗前和結束后取樣測定土壤養(yǎng)分含量。
收獲時各小區(qū)分別稱豌豆鮮重和豆桿鮮重,并測定豌豆的可溶性總糖、粗蛋白、全氮、全磷、全鉀、Vc 的含量,以及豆桿的全氮、全磷、全鉀含量。
從表1 可以看出,鮮豌豆產量以高磷高鉀的處理9 最高,折合7 932 kg·hm-2,比不施肥對照增產32.2%,經方差分析達極顯著差異;在不施磷肥的情況下,以低鉀的處理2 的產量較理想,折合6 708 kg·hm-2,比不施肥對照增產11.8%,達顯著差異;高磷低鉀的處理8 產量也較高,折合6 629 kg·hm-2,比不施肥對照增產10.4%,也達顯著差異。其他處理增產4.2%~9.1%,但都沒有達到差異顯著水平。
鮮豌豆按當時市場價6 元·kg-1計,可收3.6 萬~9.3 萬元·hm-2,扣去承包款、種子、肥料、用工等費用,凈收入2.1 萬~7.8 萬元·hm-2。因此農戶利用冬季種植豌豆是有一定效益的。
對豌豆鮮樣養(yǎng)分測定結果(表1)可以看出,在增施不同數量的磷鉀肥后,Vc 含量增加16.4%~45.6%;可溶性總糖在高磷高鉀的情況下增加43.4%,說明增施磷鉀肥能明顯改善豌豆營養(yǎng)物質含量。但豌豆中的粗蛋白、全氮、全磷和全鉀含量在不同施肥情況下,變化不大。不施肥處理可能由于生物量較小的原因,粗蛋白和全氮含量反而比較高。
表1 各處理組合鮮豌豆產量及養(yǎng)分含量
從表2 可以看出,施用磷鉀肥后豆桿產量也明顯增加,特別是高磷高鉀的處理9 達15 868 kg·hm-2。豆桿中的養(yǎng)分含量,全氮和全磷各施肥處理間變化都不大,但全鉀含量與施肥密切相關。各處理豆桿平均含水率為70.9%,含全氮為23.0 g·kg-1、含全磷為1.63 g·kg-1、含全鉀為10.4 g·kg-1。這樣高磷高鉀處理秸桿全部還田,可為下季作物提供優(yōu)質氮素107.7 kg·hm-2,優(yōu)質磷素7.6 kg·hm-2,優(yōu)質鉀素48.7 kg·hm-2。這還不包括大量新鮮有機物和其他有效養(yǎng)分等。
表2 處理組合豆桿的產量及養(yǎng)分含量
從表3 可以看出,試驗后各處理土壤養(yǎng)分除堿解氮外都有所增加,但處理間差異不明顯,不施肥處理各養(yǎng)分含量也都有所增加。因此土壤養(yǎng)分變化是種植豌豆后引起或是土壤取樣誤差,還有可能是取樣季節(jié)不同(試驗前土樣取樣在冬前10月20日,溫度較低;而試驗后土樣取樣在5月10日,溫度較高)等原因造成,有待繼續(xù)研究。
通過試驗可以得出,在紹興市,利用冬閑田種植豌豆等經濟作物,可為市場提供人們喜食的新鮮豌豆或老豌豆,增加收入2.1 萬~7.8 萬元·hm-2,為下茬作物提供大量優(yōu)質有機肥料,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實現綠色過冬。
表3 試驗前后各處理組合的土壤養(yǎng)分含量
試驗表明,在土壤磷鉀養(yǎng)分含量比較豐富的情況下,多施些磷鉀肥,能奪取豌豆高產;在不施磷肥的情況下,適當施些鉀肥也有明顯增產作用。
種植豌豆后土壤養(yǎng)分含量都有所增加,但增加的原因還有待繼續(xù)探索。
[1]曹衛(wèi)東,徐昌旭.中國主要農區(qū)綠肥作物生產與利用技術規(guī)程[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
[2]焦彬,顧榮申,張學上,等.中國綠肥[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86.
[3]李慶逵,朱兆良,于天仁.中國農業(yè)持續(xù)發(fā)展中肥料問題[M].南昌:江西科學出版社,1998.
[4]周曉飛.浙西南地區(qū)豌豆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 (9):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