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婷
(江蘇省鹽城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江蘇 鹽城 224000)
組胺是變態(tài)反應過程中重要的炎癥介質,是引起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等過敏性疾病的主要介質。引起變態(tài)反應疾病的為H1受體,H1受體阻斷劑以其對細胞上組胺受體位點可逆性競爭作用而阻止組胺作用靶細胞,通過阻斷組胺與效應細胞的H1受體結合而發(fā)揮抗過敏作用,是臨床傳統(tǒng)上治療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一線用藥[1-2]。近幾年來,隨著環(huán)境和食品污染等因素的影響,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在許多國家,其發(fā)病率已達40%[3]。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醫(yī)院,抗組胺藥物廣泛應用。為探討抗組胺藥的臨床用藥特點及發(fā)展趨勢,現(xiàn)對我院2010年至2012年抗組胺藥的使用情況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為臨床合理用藥提供參考。
資料來源于我院計算機系統(tǒng)提供的2010年至2012年我院抗組胺藥使用數(shù)據(jù),包括藥品名稱、規(guī)格、劑型、用量、金額,據(jù)此進行分類、排序、統(tǒng)計和處理。按藥品通用名稱統(tǒng)計2010年至2012年抗組胺藥用藥金額、用藥數(shù)量,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DD)分析法,參照第17版《新編藥物學》及藥品說明書,并結合臨床習慣確定DDD值。用藥頻度(DDDs)=年消耗藥品量/該藥的DDD,DDDs值越大,說明該藥的使用頻率越高。限定日費用DDC=年消耗藥品的總金額/該藥的DDDs,DDC值則能較好地反映同一藥品的價格漲跌情況。排序比=金額排序序號/DDDs排序序號。此比值反映銷售金額與用藥人數(shù)是否同步,比值接近1,說明同步性良好,兼有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比值大于1,說明在同類藥物中價格相對低廉;比值小于1時,說明其價格相對較高。
我院口服抗組胺藥的銷售金額排序見表1,DDD及DDDs排序見表2,DDC和排序比見表3。
表1 口服抗組胺藥的銷售金額及排序
表2 我院口服抗組胺藥的DDD及DDDs排序
表3 我院抗組胺藥DDC、排序比
臨床通常依據(jù)抗組胺藥物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程度和是否經肝藥酶代謝將其分為3代,其中賽庚定片、氯苯那敏片屬第1代抗組胺藥,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糖漿、咪唑斯汀片、依巴斯汀片屬第2代抗組胺藥,其余的屬第3代抗組胺藥。第1代抗組胺藥多為20世紀80年代前研制開發(fā)的,具有分子量小和高脂溶性的特點,容易透過血腦屏障,與中樞H1受體結合,可引起嗜睡、精神運動失調等,且作用時間短,并有抗膽堿作用和胃腸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因此,第1代抗組胺藥又稱為鎮(zhèn)靜性抗組胺藥,但其價格便宜,所以在我院較常用。氯苯那敏片DDDs由2010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4位,賽庚定片由2010年的第8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5位。第2代口服抗組胺藥,對H1受體的選擇性強、親和力大,因而作用時間更長,一般每日只需服用1次即可維持療效,且不易穿透血腦屏障,鎮(zhèn)靜及抗膽堿作用弱,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4],故在臨床應用廣泛。而阿司咪唑片和特非那定片也屬于第2代抗組胺藥,由于其過多用藥或合并用藥(大環(huán)內酯類或咪唑類抗真菌藥)會導致QT間期延長和尖端扭轉型室速及其他室性心律失常等心臟毒性,在我院已停用多年。氯雷他定也偶見誘發(fā)心臟毒性,且以心律失常最多、最常見[5]。第3代抗組胺藥多為第2代抗組胺藥的活性代謝產物或單一的光學異構體,由于其代謝不依賴肝酶CYP3A4,故CYP3A4抑制劑不影響其代謝,同時較第2代抗組胺藥具有抗敏和抗炎效能增強、中樞鎮(zhèn)靜作用、心臟毒性及藥物間相互作用減少等優(yōu)勢[6],使用率逐年攀升,前景較為廣闊。
我院抗組胺藥的銷售金額呈逐年上升趨勢,3年的銷售金額分別是 43.51,57.01,79.87 萬元,占全年用藥金額的 14.26% ,15.73%,16.02%。由表1可知,3年中藥品銷售前4名的藥物分別是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氯雷他定糖漿、西替利嗪片、司他斯汀片。2012年西替利嗪片的銷量有所下降,從前2年的第3、第4位降到第6位。枸地氯雷他定片由2010年的第9位上升至2012年的第3位,與醫(yī)生對該藥的認同度高有關,但其合理性、安全性有待進一步觀察??菇M胺藥在我院的銷售量增加與環(huán)境污染、兒科患者較多、醫(yī)師的用藥習慣有關,可見抗組胺藥在我院的使用比較合理。
由表2可知,氯雷他定糖漿2010年、2012年DDDs都排在第1位,2011年排在第2位,說明氯雷他定糖漿在臨床被選擇的傾向大。因為劑型的原因,兒童服用方便,所以使用率比較高。氯雷他定為長效三環(huán)類抗組胺藥,口服后吸收迅速,療效明顯,主要用于緩解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及其他過敏性疾病,其不易穿透血腦屏障,故無明顯中樞不良反應,因此受到臨床重視。其次,DDDs排在前4位的藥物還有司他斯汀片、地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左西替利嗪片、氯苯那敏片。左西替利嗪是西替利嗪的左旋光學異構體,對組胺H1受體的親和力比西替利嗪高2倍[7],口服吸收迅速、有效,能有效治療蕁麻疹,改善常年性與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的癥狀,對鼻塞也有緩解作用[8-9],且作用時間長,每日劑量僅為西替利嗪的1/2,在體內極具穩(wěn)定性,分布容積低。其肝內代謝率極低(對細胞色素P450異構酶的活性無影響),因此不良反應、藥物相互作用和療效個體差異均最小[10],是唯一被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劃定為妊娠期婦女用藥的B類(比較安全)抗組胺藥,用于兒童(包括嬰兒)也是安全的[11]。
由表3可知,日費用最高的藥物是枸地氯雷他定片,最便宜的藥物是氯苯那敏片和賽庚定片。3年中DDC降幅達10倍以上的藥物有氯雷他定糖漿、地氯雷他定片,降幅較大的還有左西替利嗪片,總之DDC值都逐年下降,這與近年來我國藥品頻繁降價有關。3年中排序比最接近1的藥物是鹽酸非索非那定片,說明其社會效應和經濟效應都很好。氯雷他定糖漿因為價低量高的原因,到了2012年排序比值最大??傮w而言,口服抗組胺藥的DDC與DDDs基本同步,即DDDs大,其DDC也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我院抗組胺藥的使用基本符合臨床合理用藥的要求,但2012年的排序比不太樂觀,參差不齊,我院將通過開展處方點評工作對抗組胺藥的合理使用進行分析和干預,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保證人民群眾用藥安全、經濟、有效。
[1]Bachert C,Van Cauwenberge P.Desloratadine treatment for intermittent and persistentallergicrhinitis:arewiew[J].ClinTher,2007,29(9):1795 -1802.
[2]Orzechowski RF,Currie DS,Valancius CA.Comparative anticholinergic activities of 10 histamine H1 receptor antagonists in tow functional models[J].Eur J Pharmacol,2005,506(3):257 - 264.
[3]楊惠娣,徐 彬.過敏性性疾病治療新藥——左西替利嗪[J].世界臨床藥物,2008,29(3):162 -165.
[4]吳延琉,傅 鷹.藥物利用評價研究方法學簡介[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05,14(1):46-49.
[5]WHO ATC/DDD Index 2012[EB/OL].[2012 -04 -16].http://www.whocc.no/atcddd - index/.
[6]陳新謙,金有豫,湯 光.新編藥物學[M].第1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344-406,524-547.
[7]劉惠俠,張中行.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的臨床應用[J].世界臨床藥物,2003,24(2):98 -101.
[8]李 建,徐 王廷,吳蓬波,等.第2代抗組胺藥引起心血管系統(tǒng)不良反應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8,8(9):707-708.
[9]Devillier P,Roche N,F(xiàn)aisy C.Clinical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desloratadine,fexofenadine and levocetirizine:a comparative review[J].Clin Pharmacokinet,2008,47(4):217 - 230.
[10]Gillard M,Van Der Perren C,Moguileysky N,et al.Binding characteristics of cetirizine and levocetirizine to human H1 histamine receptors:contributionoflys(191)andThr(194)[J].MolPharmacol,2002,61(2):391 - 399.
[11]方育東,謝少虹,陳新平,等.鹽酸左西替利嗪治療慢性特發(fā)性蕁麻疹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9,18(12):1 363-1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