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佳
摘 要:近年來,電視媒體掀起了一股“公益高潮”,紛紛推出形式各異的公益新聞行動,從過去的旁觀者、報道者、發(fā)展到現在的策劃者、主導者,涌現出大量公益題材的節(jié)目,讓電視媒體開始真正重視自己的公眾形象,弘揚一種“慈善公益”的媒體精神,進而升華為一種媒體責任。越來越多電視媒體把公益新聞行動作為彰顯其社會價值的重要載體,來打造具有公信力的公益節(jié)目,提升品牌影響力。尤其在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著力構建和諧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推進社會公平、減少貧富差距、關心弱勢群體更是媒體的一種時代責任。
關鍵詞:公益;媒體責任;關注群體
想要策劃與實施好公益新聞,首先我們應該給公益新聞一個定義,首先要聲明的是我們所謂的公益新聞是指狹義的公益新聞,既媒體利用自身的資源優(yōu)勢對公益事件進行報道和宣傳,以達到塑造自身形象,營造良好公益氛圍的目的。
公益新聞作為一種新的新聞形式,怎樣讓它既具有新聞價值又區(qū)別于普通的新聞?chuàng)碛凶约旱奶攸c,這就在策劃與實施方面對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篇論文就試圖在這兩個方面淺談幾個要點。
一、公益新聞策劃要點
策劃公益新聞在選定題材后應該注意對整體把握,系統(tǒng)的對題材的性質進行分析,重視把握題材的現實意義,在選擇報道角度時一定要注意角度新穎,概括起來就是六個字新穎、客觀,完整。
新穎:公益新聞策劃最重要的就是要新,新是策劃的生命,有新意的策劃才有價值。無論是主題、報道方式、角度都要新,目前,熱點性公益新聞是各類媒體競爭的熱點,怎樣在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就是對新聞題材進行多層次發(fā)掘,并在每個層次中選好報道角度,切入點新穎,細節(jié)新穎,立意新穎,多方面吸引觀眾眼球。
客觀:策劃受到各方面現實條件的制約,因此策劃新聞必須以客觀為基礎,決不能以歪曲或者主觀臆想來策劃,策劃公益新聞不等于制造公益新聞,尊重客觀事實真相,清晰把握事物發(fā)展脈絡,在充分了解的情況下創(chuàng)新才是最有意義的策劃,對于公益新聞尤其如此。
完整:策劃公益新聞應該是一項完整的、系統(tǒng)的工程,它涉及多個領域,統(tǒng)一籌劃,統(tǒng)一安排。循序漸進的報道,逐層展開,步步為營,緊扣主題,適當使用故事性敘事手段,這就要求公益新聞策劃者擁有極高的前瞻性,盡可能預測、策劃新聞的同時以能隨著新聞發(fā)生的過程及時調整,不偏離報道角度。新聞的策劃對策劃者自身素質要求是非常高的。
在總體把握特性的基礎上還要遵守一些公益新聞策劃的規(guī)律。在選材上關注公益熱點。公眾在不同時期,關注的“熱點”問題也不相同。策劃要洞悉新聞媒體宣傳的熱點,知道什么時間觀眾對什么樣的公益新聞感興趣,根據“熱點”問題來策劃新聞往往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策劃公益新聞的同時策劃公益活動。這樣新聞媒體承擔了新聞報道者與活動組織者雙重角色。
總之有效的公益新聞策劃才能成就公益新聞的深度報道,提高報道的質量,增強報道效果,把握社會的導向,引導社會輿論,同時優(yōu)化資源形成媒體獨特的公益特色。
二、公益新聞的實施要點
好的策劃離不開有效的實施,優(yōu)秀的策劃必須配有可行的實施要素,一旦公益新聞發(fā)生考驗的就是實施的具體步驟了,實施公益新聞策劃沒有絕對的模式可以套用,但在實施的過程中并不是沒有任何規(guī)律可循;
尋找大眾視角,從觀眾的視角出發(fā),平等與真誠的進行互動。對于公益新聞的報道,記者要善于從觀眾的角度去思考,選擇報道的內容和主題。多從深層生活中發(fā)現能打動觀眾,能起到良好宣傳效果的一些新問題和發(fā)現具有普通意義或對全局有指導和啟示意義的角度。選擇大眾視角,要求記者從貼近觀眾的角度,在題材的選擇和新聞價值的判斷上,突出以受眾對新聞事件的關切度和新聞對觀眾的吸引力為重要標準。同時在語境上也要體現大眾意識。從而讓媒體與觀眾建立心靈溝通。發(fā)掘公益新聞主要重點信息,在實施方案的過程中,實施者是主導,高明的實施者并不體現在實施中發(fā)表了多少宏論,而是巧妙地在現場“消隱”,讓公益事件本身盡情發(fā)揮。實施者應該圍繞主題,尋找關鍵信息,及時做出反應。要有啟發(fā)性,能夠從多側面,多角度的不斷深化主題。抓住公益事件本身,及時升華整個新聞的主題。公益新聞的涉及面是非常廣泛的,涉及民生的經濟、醫(yī)療政策的資訊、勞動就業(yè)、便民服務等等與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因而是好的公益新聞應該能夠觸碰到觀眾的內心深處的情感,引起觀眾的共鳴和高度的關注,從而達到實際效果。雖然策劃者已經對事件本身進行前瞻性的預測,但事件的發(fā)展總是多樣的,如果為了嚴格按照方而忽略了事件發(fā)展地程中新的精彩點,或者更以突出主題的部分,就會得不償失,便變動要把握適度原則,如果過分偏離,策劃方案有可能使新聞主題發(fā)生變動,實施應該循序漸進,確保方案實施的順利開展。
最后就是實施方案時要注意盡量采用系列報道組合出擊。對報道形式進行周密的安排部署,全面協(xié)調統(tǒng)籌,確立一個大的主題,從小視野入手,著眼大主題,而這個大主題是以某種內在邏輯關系分解出多個不同的子題及板塊,然后把這些些子題及板塊落實到具體實施者,實施者根據整體的策劃思想和所分配的任務進行實施。要確定具體的題材、研究寫作或切入點、編排內容、調配人員等具體實施工作。在無從下手 時間里,將策劃的稿件進行匯總審定,順序播出,進而引起聽眾廣泛關注。
總之,無論是公益新聞的策劃還是實施都是一門藝術。在策劃與組織公益性活動的同時,既要展示了媒介的良好形象,又要使公眾感受到新聞傳媒的可親可敬。媒介形象的優(yōu)化,能夠迅速擴大媒介的知名度和社會影響力,帶動發(fā)行量、收聽收視率的上升,并吸引更多的廣告,這對于新聞產業(yè)形成擴大再生產的良性循環(huán)具有深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