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鋒
胃癌根治術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較與分析
王建鋒
目的比較與分析三種胃癌根治術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治療效果。方法選擇我院從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隨機分成甲、乙、丙三組,分別采用空腸間置代胃術、食管空腸P Rou-en-Y 吻合和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進行消化道重建,通過對患者術后消化道癥狀和營養(yǎng)學指標進行對比分析。結果采用空腸間置代胃術經(jīng)過治療后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腹瀉現(xiàn)象,其他癥狀三種方法無顯著性差異,從營養(yǎng)學指標來看,采用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在血紅蛋白和術后體質(zhì)量變化上要明顯優(yōu)于其他兩種方法(P<0.05),其他指標三種方法無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采用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與其他兩種方法相比具有術后并發(fā)癥少、消化道癥狀改善作用明顯、預后恢復速度快等優(yōu)勢,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胃癌根治術;消化道重建方式;比較與分析
我國傳統(tǒng)對于消化道進行重建的方法是使殘胃與食管進行吻合,這種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是治療后患者胃的容積性會減小而發(fā)生食管炎的幾率會增大,會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雖然大量專家學者對于胃癌根治術消化道重建方式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但到目前為止還是沒有總結出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法[1]。我院采用空腸間置代胃術、食管空腸P Rou-en-Y 吻合和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這三種消化道重建方法對于患者進行治療,并對治療效果進行比較和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組為我院從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胃癌患者108例,其中男62例,女46例,年齡34~80歲,平均52.6歲。病變部位:賁門癌32例,胃底癌26例,胃體癌46例,多源癌4例。病理分型:腺癌99例,惡性淋巴瘤4例,平滑肌肉瘤3例,間質(zhì)瘤2例[2]。對所有患者要進行1年以上的隨訪,隨機分成三組,各36例,三組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手術方式 首先要保證腫瘤在完全根治的情況下,采用3種重建方法對于消化道進行重建,甲組采用空腸間置代胃術,乙組采用食管空腸P Rou-en-Y 吻合,丙組采用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
1.3觀察指標 對于患者在進行治療1年后進隨訪,主要采用問卷調(diào)查加檢測的方式,對于患者檢測的各項營養(yǎng)指標要進行詳細地記錄。
采用空腸間置代胃術經(jīng)過治療后會出現(xiàn)比較嚴重的腹瀉現(xiàn)象,其他癥狀三種方法無顯著性差異,從營養(yǎng)學指標來看,采用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在血紅蛋白和術后體質(zhì)量變化上要明顯優(yōu)于其他兩種方(P<0.05),其他指標三種方法無顯著性差異在(P>0.05),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三種方法治療后營養(yǎng)學指標比較
理想的消化道重建要滿足以下幾個要求:①保持消化道穩(wěn)定性。②使胃存儲食物的功能不受到損害,胃腸道分泌保持穩(wěn)定性。③最大可能減少食管炎等術后并發(fā)癥情況出現(xiàn)。④手術操作過程簡單,術后恢復速度快[4]。我院采用的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顯然具有滿足以上大部分要求,其與其他兩種重建方式通過對比試驗相比具有明顯優(yōu)越性,各項營養(yǎng)學數(shù)據(jù)要好于其他兩種方法,在隨訪過程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該種方法很少出現(xiàn)術后并發(fā)癥。綜上所述,采用保留遠端胃的空腸間置代胃術與其他兩種方法相比具有術后并發(fā)癥少、消化道癥狀改善作用明顯、預后恢復速度快等優(yōu)勢,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1] 秦新裕,雷勇.全胃切除術后兩種不同消化道重建法對胃腸動力影響的比較.消化外科雜志,2002,1(2):87-88.
[2] Bozzetti F, Bonfanti G, Castellani R, et al. Comparing reconstructionwith Roux-en-Y to a pouch following total gastrectomy. Am CollSurg, 1996,183(3):243-248.
[3] 尹浩然.從術式演變談全胃切除術后消化道重建的原則.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04,7(1):12.
[4] Chin AC, Espat NJ. Total gastrectomy:options for the restoration of gastrointestinal continuity. Lancet Oncol, 2003,4(5):271.
473009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