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
舒適護理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廖艷
目的探討舒適護理模式在宮頸癌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根據(jù)有無開展舒適護理服務將我院腫瘤內科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5例宮頸癌患者分為A組和B組,A組患者為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宮頸癌患者,僅給予宮頸癌常規(guī)護理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干預,而B組患者為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宮頸癌患者,給予舒適護理模式指導下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和方式的滿意度。結果B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和方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舒適護理服務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和方式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
舒適護理;宮頸癌;護理質量
本研究筆者將舒適護理模式應用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宮頸癌患者,取得滿意的效果,現(xiàn)將結果總結匯報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舒適護理活動開展前(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51例宮頸癌患者和舒適護理活動開展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54例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①患者宮頸癌典型癥狀和體征。②患者經病理確診為宮頸癌。③患者無言語和交流障礙,能夠與醫(y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④患者均了解本研究的目的和意義,并簽署書面知情同意書。⑤本研究經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患者受文化程度、聽力或者智力等影響導致患者無法與醫(y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②患者不愿意參加本次研究。③患者有重型精神疾病,無法對自己的行為承擔完成行為能力。根據(jù)有無開展舒適護理分為A組和B組,在A組51例患者中,年齡范圍為45~65歲,平均年齡為(56.82±10.47)歲;身高為152~167 cm,平均身高為(156.14±12.69)cm;體重為50~65 kg,平均體重為(55.31±8.49)kg。在B組54例患者中,年齡范圍為45~65歲,平均年齡為(56.73±11.18)歲;身高為152~168 cm,平均身高為(156.68±12.48)cm;體重為50~65 kg,平均體重為(56.46±8.47)kg。兩組患者在平均年齡、平均身高和平均體重方面具有可比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干預方法 A組患者僅給予宮頸癌常規(guī)護理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護理干預,給予心理護理、用藥護理、飲食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和指導。B組患者則給予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在實施優(yōu)質護理服務模式指導下護理干預措施之前,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知識培訓,組織護理人員學習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和具體實施細則,領會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精髓,查找既往臍部護理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定宮頸癌護理流程,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貫穿于宮頸癌患者的護理過程中,在工作中自覺做到“四心”(愛心、熱心、細心、耐心)、“四主動”(主動與患者溝通、主動征求患者的意見、主動介紹醫(yī)院情況和技術水平、主動幫助患者解決困難)、“五勤”(手勤、腳勤、嘴勤、眼勤、耳勤)、“五多”(多一點解釋、多一點理解、多一點尊重、多一點幫助、多一點忍耐)。
2.1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對護理人員護理服務態(tài)度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的滿意度
2.3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方式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方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方式的 滿意度比較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對醫(yī)療服務提出了新的要求,既往常規(guī)護理模式也難以滿足患者的需求。舒適護理是護理學中的一種新理念和新模式[1,2]。目前,先后應用于各大疾病,并取得滿意的效果[3-4]。但是,該理念用于宮頸癌患者研究報道所見甚少。而子宮作為女性身份的象征,宮頸癌患者有更多的心理問題,需要醫(yī)護人員給予更多的愛心和幫助。為此,優(yōu)化宮頸癌護理措施意義重大。
本研究筆者總結宮頸癌護理經驗,制定一系列宮頸癌護理干預措施,并將其應用于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腫瘤內科收治的宮頸癌患者,結果發(fā)現(xiàn):B組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和方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報道的結果一致[5]??紤]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舒適護理活動前先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護理人員加深了對優(yōu)質護理服務工作理念和精髓的理解,將優(yōu)質護理服務理念貫穿于臨床工作中,查找出臨床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用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就診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確保各項護理措施能夠落實到位,提高護理質量,并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和護理服務方式的滿意度。②舒適護理活動的實施能夠確保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自覺做到“四心”、“四主動”、“五勤”、“五多”,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和護理服務方式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服務指導下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高患者對護理人員提供護理服務態(tài)度和方式的滿意度,提高護理質量,值得進一步推廣。
[1] 陳素清.舒適護理模式在臨床中的運用.基層醫(yī)學論壇,2011,15(20):644-645.
[2] 闞志平.舒適護理在婦科癌癥不同治療方式的應用評價.護士進修雜志,2012,27(6):515-517.
[3] 潘懷清.舒適護理在減少尿道下裂術后并發(fā)癥中的應用.護士進修雜志,2011,26(4):375-376.
[4] 劉娟,張芳鈞,任愛紅.舒適護理在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齊魯護理雜志,2011,17(14):61-62.
[5] 楚蔚琳,宋曉艷.舒適護理在宮頸癌術后化療中的護理體會.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33(16):2266.
732000 陜西省漢中市三二○一醫(yī)院腫瘤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