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巖 秦曉 金小珠
小兒腸套疊的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價值
馮巖 秦曉 金小珠
目的總結小兒腸套疊在彩色多普勒超聲的診斷價值。方法對100例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為腸套疊的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小兒腸套疊有很典型的超聲圖像,“同心圓”征,“靶環(huán)”征或者“套袖”征。結論彩色多普勒超聲對小兒腸套疊有很高的檢出價值,同時可了解腸道血供情況,為復位方式的選擇提供依據,是小兒腸套疊診斷的首選檢查方法。
小兒腸套疊;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價值
腸套疊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急腹癥之一,是3個月至六歲期間引起腸梗阻的最常見病因。好發(fā)于2歲以下男孩,由于患兒常不能敘述病史,多以哭鬧,腹痛,吐奶,大便帶血等來就診,多數患者臨床觸診可發(fā)現腹部包塊。而超聲診斷是一種無創(chuàng)傷、無痛苦的檢查手段, 對于小兒腸套疊的診斷, 不僅具有易于被患兒接受的優(yōu)點,本文通過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超聲檢查的100例腸套疊患兒并手術證實的超聲資料,旨在探討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小兒腸套疊診斷中的作用。
1.1一般資料 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我院超聲檢查小兒腸套疊患者100例,最大的6歲,最小的6月,男69例,女31例,2歲以下的93例,2歲以上的7例。其中陣發(fā)性哭鬧的56例,哭鬧伴吐奶的23例,大便帶血6例,可觸及腹部包塊的15例,其中96例X線透視下空氣灌腸成功,4例經開腹手術治療。
1.2研究方法 采用PHILIPS-iu2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3.5~10 HM?;純喝⊙雠P位,充分暴漏腹部,先用低頻探頭行全腹掃查,了解有無包塊,腸管擴張,腹腔積液等,改用高頻探頭進一步了解包塊的大小,內部回聲,邊界及腸間積液,腸系膜淋巴結有無腫大,采用CDFI檢查包塊血運情況看套疊的腸管有無壞死。
本文100例腸套疊患者均得到手術證實。26例出現少量腹腔積液。所見腸套疊聲像圖特征: 腸腔套入部位為邊界清楚的包塊,其橫斷面為大環(huán)套小環(huán)的典型的“同心圓”征或稱為靶環(huán)征[1]即外層為環(huán)狀低回聲區(qū),中心區(qū)為圓形強回聲,或高低相間的混合性回聲,這種表現與術中腸管套入層數及腸管壁的水腫程度有關;縱斷時縱切面掃查可顯示一段腸管套入另一段腸管之聲像,呈“筆筒征”[2]。即對稱的多層平行結構,呈高低相間的混合回聲,或呈一致性高回聲,又稱“套袖”征,手術顯示腸套疊類型見表1。
表1
3.1腸套疊是由于腸功能紊亂,腸管的一段進入鄰近另一段腸腔中,一般腸套疊是順行的,即與腸蠕動波方向一致,近端腸管套入遠端腸管內。是嬰幼兒腸梗阻最多見的原因。早期為單純性腸梗阻,晚期腸系膜血管受壓,腸管供血障礙,導致腸壁淤血、水腫、壞死形成絞窄性腸梗阻,嚴重者導致死亡。此病須早期發(fā)現和治療。
3.2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小兒腸套疊需要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因腸管及網膜的血流速較低采集時低檔機器容易收集不到血流信號而誤診為腸壞死。我院采用FHILIPSiu22和FHILIPSie33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檢查中發(fā)現腸套疊早期包塊周邊及內部可見血流信號豐富和正常的腸管及網膜內對比血流無變,隨著腸套疊時間延長,腸管水腫血流信號明顯減少。因套疊早期僅有靜脈回流受阻,動脈血仍可注入,致使腸套疊組織水腫,如果未能早期復位,腸管可能發(fā)生壞死,其嚴重程度與腸壁血供受阻時間呈正相關。100例腸套疊患者中,腸道壞死3例(其中術后壞死1例),82例均灌腸復位成功,5例經手術復位成功。
3.3通過100例病例的分析發(fā)現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腸套疊的診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價格便宜,檢查方便,不需要特殊準備;另外高檔彩色多普勒超聲分辨率高,可清楚顯示腸套疊的各層結構,特別是彩色多普勒超聲的應用對腸套疊包塊血流的顯示,根據血流的變化可判斷腸管存活情況對指導臨床及時手術有很好的幫助。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小兒腸套疊診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臨床醫(yī)生輔助檢查的首選。
[1] 曹海根,王金銳主編.實用腹部超聲學.第11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7:424.
[2] 周永昌,郭萬學主編.超聲醫(yī)學.第5 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1005.
450003 鄭州市中醫(yī)院超聲科(馮巖 秦曉);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超聲科(金小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