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宏波, 謝東亞, 魏守輝, 楊鑫浩, 李香菊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 100193; 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楊凌 712100)
添加助劑對氨氯吡啶酸防除刺萼龍葵的增效作用
牛宏波1, 謝東亞2, 魏守輝1, 楊鑫浩1, 李香菊1
(1.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北京 100193; 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楊凌 712100)
在室內和田間條件下研究氨氯吡啶酸添加助劑對不同生育時期刺萼龍葵的防除效果,室內試驗結果表明,氨氯吡啶酸對刺萼龍葵有理想防效,隨刺萼龍葵葉齡增加對其有效防除所需劑量提高。添加植物油助劑對氨氯吡啶酸有較好的增效作用,在刺萼龍葵子葉期及花蕾期噴施氨氯吡啶酸23.11、92.44 g a.i./hm2,添加植物油助劑的處理防效分別增加15.93%、24.67%。田間試驗結果顯示,植物油助劑可提高氨氯吡啶酸的速效性,快速撲滅刺萼龍葵,從而提高禾本科牧草的競爭能力,使禾本科牧草蓋度明顯增加
助劑;氨氯吡啶酸;刺萼龍葵
刺萼龍葵(SolanumrostratumDunal)原產于北美,是茄科茄屬的一種有毒外來有害雜草。刺萼龍葵競爭和生態(tài)適應能力很強,在入侵地能夠很快地定植并迅速蔓延。我國1981年在遼寧省朝陽縣發(fā)現刺萼龍葵,目前已經擴散至吉林、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及新疆等地[1-2]。刺萼龍葵的迅速蔓延對我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糧食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有效控制其發(fā)生、進一步遏制其蔓延速度是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目前,對刺萼龍葵的防除手段主要有人工鏟除、機械翻除、化學防除等[3],而采用選擇性除草劑對其進行快速撲滅顯得尤為重要。
氨氯吡啶酸(aminopyralid)別稱毒莠定,是一種吡啶羧酸類除草劑。它能被植物莖葉和根迅速吸收,在敏感植物體內誘導分生組織衰老,進而導致植物生長停滯并迅速死亡[4-5]。目前,該產品廣泛用于山地、草原、種植地和非耕地雜草的防除。
油類助劑在農藥中應用的時間較早,在20世紀初就有為了提高殺蟲、殺菌活性加入油作為助劑的報道。1963年有礦物油在莠去津中應用的報道,隨后有植物油在莠去津和甜菜寧中應用的報道[6]。油類助劑主要有礦物油乳劑、植物油及其他油類衍生物,不同類型的油類助劑其作用有一定差異[7]。
本試驗以刺萼龍葵為試驗材料,通過室內試驗對防除不同生育期刺萼龍葵所需除草劑的劑量進行篩選,同時添加礦物油和植物油助劑,研究助劑對氨氯吡啶酸的增效作用;通過田間小區(qū)試驗進一步驗證氨氯吡啶酸與助劑混用對刺萼龍葵的防除效果,為生產上刺萼龍葵的快速撲滅及除草劑的減量使用提供數據支撐。
1.1 室內試驗
1.1.1 種子來源 刺萼龍葵種子于2008年11月采自北京市密云縣。
1.1.2 幼苗培養(yǎng) 將打破休眠的刺萼龍葵種子播于直徑為12 cm、深度為11 cm的塑料盆缽中,置于光照培養(yǎng)室中培養(yǎng),白天室溫為(25±2)℃,夜間室溫為(15±2)℃,相對濕度為(70±5)℃,光照時數12h,光照強度為350 μmol/(m2·s)。定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間苗,每盆保留長勢一致的刺萼龍葵幼苗10株備用。
1.1.3 藥劑處理設計 供試藥劑:24%氨氯吡啶酸水劑,由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助劑:礦物油助劑、植物油助劑,由北京廣源益農化學有限公司提供。防除時期:刺萼龍葵的4個不同葉齡,即子葉期、3葉期、5葉期和花蕾期。供試劑量:每一供試葉齡下設3個施藥劑量,同時各劑量分別設添加礦物油助劑和植物油助劑處理(表1)。礦物油助劑和植物油助劑的添加量分別為噴液量體積的0.2%和0.3%。以清水處理作對照。
表1 氨氯吡啶酸的用藥劑量Table 1 Dosages of aminopyralid
1.1.4 施藥器械 噴霧器械為ASS-4行走型噴霧塔(國家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制,扇形8002噴頭,噴霧壓力275 kPa,噴液量為412.5 L/hm2)。
1.1.5 試驗調查 用藥后觀察各處理刺萼龍葵的藥害癥狀,采用癥狀級別法分別在用藥后1、2、3、4、5、6、7、10、14、21 d記錄各處理刺萼龍葵的藥害癥狀及防效,以明確添加助劑后氨氯吡啶酸的作用速度及不同時期的防效。
1.2 田間小區(qū)試驗
1.2.1 試驗地點 試驗設在吉林省白城市平臺鎮(zhèn)草場,該地是以禾本科草(狗尾草、虎尾草、馬唐、畫眉草等)為主的草甸草原,試驗時刺萼龍葵5~8葉期,密度300株/m2左右。
1.2.2 試驗設計 試驗設10個處理,分別為氨氯吡啶酸92.44、184.88、369.76 g a.i./hm2,上述3個劑量下分別添加礦物油助劑和植物油助劑及清水對照處理。小區(qū)安排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每處理3個重復,每小區(qū)面積為20 m2。試驗使用衛(wèi)士牌噴霧器噴施藥劑,噴液量為450 L/hm2。
1.2.3 試驗調查 用藥后次日目測觀察氨氯吡啶酸的速效性,用藥后21 d調查各小區(qū)刺萼龍葵的存活株數,計算株防效,調查禾本科雜草的蓋度。
1.3 數據分析方法
試驗數據應用Excel、SPSS軟件進行分析處理,采用Duncan’s新復極差法進行方差分析。
2.1 氨氯吡啶酸對不同葉齡刺萼龍葵的防除效果
室內生測試驗結果表明,氨氯吡啶酸對刺萼龍葵具有理想的防除效果。用藥后刺萼龍葵表現出葉片扭曲、皺縮變形、停止生長等激素類藥劑受害的癥狀。隨著刺萼龍葵葉齡增加,對其有效殺除所需要的劑量提高。藥后7 d子葉期、3葉期刺萼龍葵防效在90%以上所需要的藥劑劑量分別為46.22、92.44 g a.i./hm2,而在刺萼龍葵5葉期和花蕾期施藥時,即使氨氯吡啶酸施藥量分別達138.67、184.88 g a.i./hm2,防效僅有78.34%、75.68%(表2)。
2.2 不同助劑對氨氯吡啶酸防除刺萼龍葵的增效作用及速效性的影響
供試的2種助劑對氨氯吡啶酸的增效作用表現出一定差異,在用藥后7 d調查發(fā)現植物油助劑的增效作用高于礦物油助劑,隨著刺萼龍葵葉齡增加,助劑的增效作用越明顯。在氨氯吡啶酸劑量為 23.11 g a.i./hm2下,添加礦物油助劑、植物油助劑對子葉期刺萼龍葵的防效分別增加13.36%、15.93%;在氨氯吡啶酸劑量為92.44ga.i./hm2下,2種助劑使氨氯吡啶酸對花蕾期刺萼龍葵的防效分別增加15.84%、24.67%(圖1)。
表2 氨氯吡啶酸對不同生育期刺萼龍葵的防除效果(藥后7 d)Table 2 The control effect of aminopyralid on buffalobur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7 days after treatment)
注:表中同列數據后相同小寫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異不顯著。
供試的2種助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氨氯吡啶酸防除刺萼龍葵的速效性,施藥后1 d目測觀察,添加助劑的處理刺萼龍葵即表現出明顯受害癥狀,較相同劑量下不添加助劑的處理顯效提前2 d,其中添加植物油助劑的處理速效性好于添加礦物油助劑的處理。子葉期施用氨氯吡啶酸46.22 g a.i./hm2,刺萼龍葵藥后10 d全部死亡,在該劑量下添加植物油助劑后,刺萼龍葵死亡時間提前到藥后7 d。3葉期施用氨氯吡啶酸46.22 g a.i./hm2,刺萼龍葵藥后14 d仍有部分植株存活,而在同一劑量添加植物油助劑后施藥,刺萼龍葵藥后10 d即全部死亡(圖2)。
2.3 田間試驗效果
添加助劑后,氨氯吡啶酸速效性提高。用藥后次日目測觀察,添加助劑的處理刺萼龍葵表現出明顯的中毒癥狀,葉片皺縮、萎蔫,而只噴施氨氯吡啶酸的處理刺萼龍葵藥后3 d才出現明顯受害癥狀。其中添加植物油助劑處理刺萼龍葵的中毒癥狀要比添加礦物油的處理明顯。藥后21 d調查發(fā)現,各用藥處理小區(qū)的刺萼龍葵均全部死亡,株防效達到100%,各用藥處理對禾本科牧草安全,添加植物油和礦物油處理的各小區(qū)禾本雜草的蓋度達到100%,與不添加助劑處理相比,禾本科牧草的蓋度顯著提高,未用藥的小區(qū)禾本科牧草蓋度僅為49%(表3)。用藥小區(qū)比空白對照禾本科牧草蓋度增加的原因是藥劑較好地控制了刺萼龍葵的生長,而添加助劑后由于刺萼龍葵死亡速度快,與禾本科牧草競爭時期短,有利于禾本科牧草生態(tài)恢復,因此禾本科牧草覆蓋度高于氨氯吡啶酸不添加助劑處理。
氨氯吡啶酸防除刺萼龍葵有特效,在很低的劑量下就可以達到理想的防除效果。本試驗中氨氯吡啶酸有效防除刺萼龍葵的用量遠遠低于之前該藥劑防除其他雜草的登記劑量1 080~2 160 g a.i./hm2(http://www.chinapesticide.gov.cn/)。隨著刺萼龍葵葉齡的增加,對藥劑的敏感性降低,其有效防除需要的劑量應相應提高。
表3 氨氯吡啶酸添加助劑在草場防除刺萼龍葵的效果Table 3 The control effect of aminopyralid with adjuvantson buffalobur in grasslands
注同表2。
添加助劑能夠提高氨氯吡啶酸對刺萼龍葵的速效性及防效,且植物油助劑效果好于礦物油助劑。氨氯吡啶酸添加植物油助劑后使刺萼龍葵能在更短的時間內中毒死亡,這在施藥后遇不利因素影響藥效發(fā)揮時,更能顯現助劑的作用[8],如藥后次日降水,添加助劑處理的刺萼龍葵不能恢復生長,而不添加助劑處理的刺萼龍葵會出現復發(fā)的現象。此外,刺萼龍葵從著藥至死亡所需時間越短,入侵地植被在生態(tài)恢復生長過程中越具有優(yōu)勢,會使本地植被在較短時間內占據生長空間,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刺萼龍葵的再次發(fā)生,這在入侵性植物長期防控中具有重要意義。助劑可通過改善藥液的物理性狀提高藥劑在靶標上的附著量、延長干燥時間、擴大鋪展面積,從而通過提高藥劑在靶標體內的滲透率來提高藥劑的作用效果,減少用藥量[9-10],本試驗中植物油助劑提高了氨氯吡啶酸的速效性及最終防效,其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田間試驗結果也表明,氨氯吡啶酸92.44 g a.i./hm2添加植物油助劑和礦物油助劑可提高速效性,用藥后禾本科牧草在短時間內占有競爭優(yōu)勢地位,其覆蓋度迅速增加,既從生態(tài)上抑制了刺萼龍葵的發(fā)生,又較好地保護了草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氨氯吡啶酸添加助劑在快速防除刺萼龍葵的同時,對禾本科牧草安全,這使得該藥劑在草原牧場撲滅刺萼龍葵的應用上更具有優(yōu)勢。
[1]車晉滇. 北京市外來雜草調查及其防除對策[J]. 雜草科學,2004(2):9-12.
[2]車晉滇,劉全儒,胡 彬. 外來入侵雜草刺萼龍葵[J]. 雜草科學,2006(3):58-60.
[3]魏守輝,張朝賢,劉 延,等. 外來雜草刺萼龍葵及其風險評估[J]. 中國農學通報,2007,23(3):347-351.
[4]付群梅. 氨氯吡啶酸(aminopyralid)——防除牧草地一年和多年生闊葉草且持效期長的一種新型活性物[J]. 世界農藥,2007,29(1):52-54.
[5]李華英,陳 強,牙韓昂. 24%氨氯吡啶酸水劑對非耕地紫莖澤蘭防除效果評價[J]. 廣西植保,2008,21(1):9-11.
[6]王成菊,張文吉,李學鋒,等. 油類助劑在除草劑中應用及開發(fā)前景[J]. 精細化工,2002,19(增刊):91-93,105.
[7]Stock D,Briggs 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adjuvants:values and applications[J]. Weed Technology,2000,14:798-806.
[8]Koger C H,Dodds D M,Reynolds D B. Effect of adjuvants and urea ammonium nitrate on bispyribac efficacy,absorption,and translocation in barnyardgrass (Echinochloacrus-galli):I. efficacy,rainfastness,and soil moisture[J]. Weed Science,2007,55(5):399-405.
[9]Holloway P J,Butler Ellis M C,Webb D A,et al. Effects of some agricultural tank-mix adjuvants on the deposition efficiency of aqueous sprays on foliage[J]. Crop Protection,2000,19(1):27-37.
[10]魯 梅,王金信,劉 鈺,等. 甲酯化植物油助劑對除草劑的藥效增強作用[J]. 植物保護學報,2005,32(3):295-299.
SynergisticEffectofAdjuvantsonAminopyralidfortheControlofSolanumrostratum
NIU Hong-bo1, XIE Dong-ya2, WEI Shou-hui1, YANG Xin-hao1, LI Xiang-ju1
(1.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193,China;2. Northwest A&F University,Yangling 712100,China)
Field and greenhouse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adjuvants on the control of buffalo bur (Solanumrostratum) by aminopyralid. Aminopyralid was very effective in controlling buffalo bur,with increasing doses being required as plants became older. Control efficacy of aminopyralid at 23.11 g a.i./hm2and 92.44 g a.i./hm2increased by 16% and 25%,respectively when different plant oils were added to the mixture applied at the cotyledon and flower stage of buffalo bur. A field study also showed that adjuvants could accelerate buffalo bur control with aminopyralid and increas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forage grass,which resulted in increased forage-grass coverage.
adjuvants;aminopyralid;buffalo bur
S451
A
1003-935X(2013)01-0026-04
牛宏波,謝東亞,魏守輝,等. 添加助劑對氨氯吡啶酸防除刺萼龍葵的增效作用[J]. 雜草科學,2013,31(1):26-29.
2012-01-18
國家公益性行業(yè)(農業(yè))科研專項(編號:201103027)。
牛宏波(1986—),男,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雜草治理研究。E-mail:niuhongpo@126.com。
李香菊,博士,研究員。Tel:(010)62813309;E-mail:xjli@ippcaa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