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丹瓊
(懷化學院大學英語教學部,湖南懷化418008)
我國教育部在2004年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地把學習策略規(guī)定為大學英語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1](P4-6)研究英語學習策略并在英語教學中加以滲透和訓練是當今英語教師面臨的又一重要任務。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可以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它能培養(yǎng)出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一旦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就可以把這種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知識和技能的學習中去,終身受益。[2](P11-12)
學習策略研究是二語習得研究的一部分。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學好語言而在學習過程中所采用的特殊學習方法和手段,是自主學習和提高學習效率的法寶。盡管學生會不自覺地使用學習策略,但是如果教師能夠提供系統(tǒng)的指導,學生則可以更全面、高效地掌握之。語言學習策略研究專家Oxford指出,學習策略之所以重要有以下兩個重要原因:首先,策略是自學的工具,尤其有利于提高交際能力;其次,掌握適合的學習策略的人會在學習過程中更加自信,而且學得更有效率。那么策略培訓就是幫助學生了解和運用學習策略的良好辦法。[3](P11-14)
本問卷調查對象是懷化學院2012級物信系通信3班和2012級生命科學系生物工程1班共112名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問卷時間是2013年3月,當時學生處于大學一年級第二學期,所有問卷對象都還沒有參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因此,問卷表格分析中所涉及的高分組和低分組的劃分是由問卷對象的高考英語成績來決定。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為Rebecca Oxford編制的語言學習策略量表(SILL)[4](P1-23),對被調查的非英語專業(yè)學生進行實證性研究。總量表包括6個分量表:記憶策略(9個問題),認知策略(14個問題),補償策略(6個問題),元認知策略(9個問題),情感策略 (6個問題)和社交策略 (6個問題)。問卷記分采用5分制:1=我從來都沒有或是幾乎沒有;2=我通常沒有;3=我有時這樣做;4=我通常是這樣;5=我一直都是這樣,或是幾乎一向如此。問卷共發(fā)放了112份,回收有效問卷為107份。
表1 所有問卷總體情況
表2 高分組和低分組的對比情況
表1通過對6項英語學習策略的各個變量統(tǒng)計比較,發(fā)現(xiàn)這些學生對于總體學習策略的使用屬于中等水平(大部分平均值在2.5-3.5之間)。使用頻率最高的策略是元認知策略,它是英語學習者最常用的策略之一。說明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高度重視并有一定的計劃性,監(jiān)督和總結自己的英語學習。排在第二位的是補償策略,這與一些研究所認為中國學生使用較多的策略的結果是一致的。排在中間的第三、第四分別是認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從而表明了我校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不太高,學習興趣不太濃厚,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采用一些適當?shù)姆椒ㄕ{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盡可能地讓學習者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成就感和趣味性,使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從而引導學生增加使用情感策略的頻率。排在最后的兩位是社交策略和記憶策略。通常人們認為中國學生在學習英語時用得最多的就是記憶策略,而此調查結果卻與人們的這種常識不一致??偟恼f來,被調查的學生有基本的英語學習策略的意識,但表1的分數(shù)情況也說明了大學生在學習策略的使用頻率上還遠遠不能令人滿意??傊?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意識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表2是把參加調查的學生中高分組 (120分以上)人和低分組 (90分以下)的學習策略進行對比分析。分析發(fā)現(xiàn),低分組除了補償策略的使用頻率比高分組高之外,其他策略的使用頻率都低于高分組,這就說明補償策略不能隨便使用,特別是不能依賴性的使用。情感策略使用頻率相差很大,這說明低分組的學生學習熱情低,主觀能動性不高,而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習效果影響較大,這也印證了Wenden的觀點,即低效學習者為不積極學習者。[6](P44-46)記憶策略,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使用頻率上差距較大,這表明在我國現(xiàn)有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下,這三類策略對學生英語學習效果影響較大。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記憶策略的使用對語言學習至關重要,而中國學生的記憶策略使用比較單調,這樣會大大降低語言學習的趣味性,應鼓勵引導學生使用多種方法,各個方面使用記憶策略。
針對以上的問卷調查結果,展望未來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研究方向,首先得調查研究學生的學習策略,針對學生已用的學習策略制定新的學習策略,采用課內培訓與課外培訓相結合為一體,指導學生把策略培訓和具體的語言學習相結合。
掌握學習策略是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必要途徑。大學生學習英語費時多,效率低,效果差,很多學生在為英語四級而苦苦掙扎,這些現(xiàn)象是眾所周知的。在調查思考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對英語大課堂的“一刀切”的狀況不滿,而英語教師也顯得無能為力。因此,如何使得學生在現(xiàn)有的條件下盡可能發(fā)展自己的語言智能,從而形成獨特的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就顯得格外重要。[7](P18-22)
由此,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應該恪守以下原則:第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智能強項 (即便是相對強項),帶動學生進一步發(fā)展自己的智能強項。第二,課堂教學中要大膽創(chuàng)新,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大課堂的環(huán)境下盡量傾聽學生的需求。并且利用網(wǎng)絡環(huán)境引導學生開啟自己的智能強項,進行自主學習,形成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學習策略。第三,培養(yǎng)學習者的元認知策略。從表面來看,我們的學生每天都在用元認知策略:預習課文,課后完成作業(yè),選用參考書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不自覺地運用了元認知策略,比如:確定學習目標,獨立思考,決定完成任務的時間、方法,獨立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書籍等。但是,很大一部分學生這樣做只是迫于考試的壓力或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不是出于自己主動的需求。原認知策略是對認知的認知,當學生自主探索正確的認知策略后,學生就很容易自主學習語言形式和詞匯知識,而把注意力放在感興趣的內容上,以滿足自己心靈的成長,從而主動對整個認知過程加以控制。[8](P68-72)第四,注重培養(yǎng)學習者的情感策略。教師引導學生建立友愛而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種學習氛圍下,學習者能消除過度的學習焦慮和心理壓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習者內在的學習動機,使學習者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fā)揮。[9]
在以上的原則指導下,教師可做一些具體的工作。
第一階段:學習策略意識的調查及培訓
第一步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策略使用水平,上文的問卷就是此類調查;采訪學生;進行總體策略意識培訓。
第二步 要求學生針對各個學習策略建立自己的書面學習計劃,使學習策略和學生的學習相結合。并且教師老師和學生本人對學習過程進行督促、管理甚至評價,以期提高學生的各個學習策略的運用水平。
第三步 介紹記憶策略。記憶策略在英語詞匯學習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對照記憶策略量表對學生進行記憶策略的培訓的意義也就顯而易見,通過音、形、義結合,借助肢體語言,卡片,通過記憶單詞在書頁、廣告牌或路標上,英語的節(jié)奏,詞根、詞綴、同義詞、反義詞、聯(lián)想、聯(lián)系上下文,經(jīng)常復習等多種單詞記憶法來幫助學生掌握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四、六級詞匯。
第四步 通過一系列講座進行策略意識的培訓。
第二階段:對學生實施具體的學習策略的培訓
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在課堂上指導學生如何把學習策略應用到具體的學習當中去。具體到我校非英語專業(yè)學生,英語教師要在讀寫課和聽說課當中指導學生應用相應的英語學習策略到具體的閱讀、寫作、聽力和口語學習中去。學生從知道什么是學習策略到如何使用學習策略的一個飛躍,并且教師應該督促并鞏固學生學習策略使用的習慣。
第三階段:總結分析
再次測量學生學習策略使用水平;采訪學生。
以上的問卷調查和分析表明,地方性本科院校的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使用情況還不太理想,使用頻率偏低。在這種情況下,需要英語教師在課內課外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學習策略的培訓。因此,如何有效地進行大學生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是值得英語研究者和教學者探索的一個課題。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試行)[Z].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
[2]胡鄭輝.英語學習策略 [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3]Oxford,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New York:Newbury House Publishers,1990.
[4]Oxford,R.and Bunry-Stock,J.Assessing the use of language strategies worldwide with the ESL EFL version of 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J]System,23(1),1995.
[5]袁 野.大學英語學習策略的調查及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14):200-201.
[6]Wenden,A.and Rubin,J.Learner Strategies in Language Learning[M].Englewood Cliffs: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1987.
[7]文秋芳.英語學習策略論 [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8]劉振前,肖德法.外語學習策略研究 [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
[9]孔金仙.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大學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 [J].懷化學院學報,2009,(7):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