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最近看了《靜默的革命——香港廉政公署35年》,內心受到的觸動不可謂不大,尤其再聯想到國內的現狀,希望能從香港廉政公署來看我國大陸的廉政建設。
根據2011年國際反腐組織“透明國際”發(fā)布的信息表明香港以廉政指數8.4的高分位居第十二位,而內陸卻是以3.6分位居第七十五名,差距是不言而喻的。清廉的政府與公職人員已經為香港連續(xù)15年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通過《靜默的革命——香港廉政公署35年》可以了解到,上世紀70年代,本應對社會的秩序與公正負責的警察竟都帶頭貪污并成為社會不法分子的庇護者,政府雖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并建立了相關機構以希改變現狀,但總是被束之高閣,不盡人意。香港廉政公署正是在這樣的社會大背景中成立并艱難而執(zhí)著的成長,最終使得公正、廉潔和秩序的觀念深深扎根在了香港這一片土壤之中,成為整個香港社會的核心價值理念。反觀大陸的反腐建設,雖然政府一直在努力致力于改善社會的貪污之風,但貪污受賄還是成為公民心中影響社會公正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通過進一步了解香港廉政公署,可知其對我國內陸可借鑒之處有:
建立一個獨立統(tǒng)一自成體系的廉政機構。就像視頻中講述的,上個世紀70年代的香港,如果想要享受公共服務是都要付紅包的,即使在醫(yī)院住院時向護士要杯水喝都得付茶水費,請求消防人員救火要給救火費,否則只能等到最后甚至喪失被救的機會。在廉政公署建立之前,警隊卻是這個社會腐敗最為嚴重的隊伍,尤其是當時總警司葛柏接受調查時脫逃,公眾卻認為是警隊放走的。我國大陸地區(qū)紀檢、監(jiān)察以及檢察機關等都有權打擊腐敗犯罪,但是其權力過于分散,不成統(tǒng)一體系,缺乏有效監(jiān)督,更缺乏一個有效的工作機制,而且黨政職能混合在一起。整體來講,與當時的香港有一定的相似之處。1974年,香港總督麥理浩宣布成立廉政公署,具有高度的獨立性,并獨立于公務員系統(tǒng)之外,也就是說,廉政公署是政府的一部分,但不屬于公務員。而且《基本法》也規(guī)定:香港特別行政區(qū)設立廉政公署,獨立工作,對行政長官負責。故而應推動建立一個建立統(tǒng)一的、擁有廣泛反腐調查權的廉政機構。
在具體規(guī)定廉政公署的職能定位上也應有其特別之處。香港廉政公署主要有三大職能,即懲治、預防和教育。
首先,在懲治方面,即執(zhí)法方面,廉政公署接受社會尤其是公民的投訴,廉政公署組織人員進行調查,搜集證據,最后再向律政司提出報告。
其次,在教育方面,廉政公署致力于對公民的教育。不僅教育老百姓認識到貪污腐敗的危害,尤其是對公民個體的危害,從而調動公民乃至整個社會反腐的積極性,以借助社會力量實現廉政。并且,也要做好對公民的保護措施。
最后,在防止犯罪方面,將工作重心放在政府部門上,一切從源頭抓起。從整個社會來說,貪污腐敗最為嚴重且危害最大的是政府部門,因而一定要對政府部門具體的工作程序進行審查,將工作的重心放在監(jiān)督政府部門。
所以,一個獨立的廉政機構,一定要其準確而全面的定位,既要注重當前的,也應該看到社會的長遠發(fā)展,將清廉之風世代延續(xù)。
在廉政公署發(fā)揮熱量之時,也要有政府等整個社會的協(xié)助才可以。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首先,要將貪污腐敗的可能在源頭予以掐斷。一定要推動建立更為透明政府工作程序,簡化政府工作程序,同時也要增加公民參與監(jiān)督的機會。其次,一定要做到政務信息公開,讓公眾能真正方便地了解政府的工作,以便監(jiān)督政府部門的工作,防止政府部門帶頭違法行政。
在具體工作方面,實現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有自己的工作重點。我國內陸地區(qū),近年的腐敗大案主要都集中在高速公路等交通道路的工程建設、社會保障基金及住房公積金管理、房地產的土地審批等領域。而廉政公署根據社會的發(fā)展狀況,具體表現在:建筑業(yè)、政府采購、執(zhí)法和發(fā)牌制度。在工作時,絕對不可以因為涉及的公眾利益過于廣泛,又或者因為牽涉的官員級別過于高,不能因為怕社會公眾的反感情緒等等而秘而不宣。筆者認為,有大案要案時,更要公開徹底,接受全社會的監(jiān)督,讓公眾認識到政府的決心,增強政府的公信力。
在建立一個統(tǒng)一獨立的反腐機構時,應該加強立法,將廉政機構的地位與職能在基本法予以具體規(guī)定,甚至于在憲法中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只有這樣才能將它的獨立性發(fā)揮最好。雖然,在我國大陸很多機構與權力的設置總是容易被忽略和擱置,但是我們將它規(guī)定了就已經說明了我們的發(fā)展前景與方向是定了的。
在保持廉政機構獨立性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對廉政機構和人員本身的監(jiān)督,并且也應該對廉政機構的權利有一定的限制。在香港,在規(guī)定廉政公署的調查權,也要求其出席立法會議并就政策及經費問題進行質詢,另一方面,為防止權力的過于膨脹,立法子賦予了廉政公署的事實調查權,卻沒有給予其監(jiān)控權,也實現了對廉政公署的監(jiān)督,要求其在工作時應該更為認真,不得隨心所欲。
香港廉政公署作為香港四大支柱之一 ,有太多值得我們去借鑒的地方。反思大陸地區(qū)的狀況,我們已經可以很肯定的說,貪污腐敗問題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它已經嚴重損害了政府在公民心中的公信力和權威力。或許,我們與香港有很多的不同之處,例如我們是幾千年的熟人社會,人情關系已經深入到我們的骨髓里了,但是為了社會的長治久安,也為了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復興,我們必須學會有舍才有得,不能再固步自封。我們必須承認,香港在真正下決定建立廉政公署時進行真正的廉政建設之前,香港整體的貪污腐敗的風氣不比現在的我們還要好,在那種狀況下,香港廉政公署近四十年的成功,告訴我們沒有什么是不可能,關鍵是我們的政府、我們的公民真正能下定決心與一切腐敗行為斗爭到底。
清廉的社會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不能因為社會的現狀而失去信心。我們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