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麗
“班主任”這一特殊的身份,意味著教育要想深入人心、要想說服學生聽你的,語言的感染力非常重要,我認為這是我作為一名年輕班主任很重要的一項素質(zhì)。下面結(jié)合近幾年的班主任工作談幾點切身體會。
一、 調(diào)查情況的話,要“信”
本班學生出現(xiàn)什么問題,需要調(diào)查了解情況時,班主任說話時要表達出對學生的信任。例如,有一次我班有一位學生剛買的新書不見了,他早上還在看,中午吃飯時就不見了,懷疑本班同學偷走。調(diào)查這件事時,我在班中說:“書應該在我們班同學手中,這不是偷,同學之間借用一下是很正常的。只不過可能用完后忘了是誰的,或弄錯了放在別人的抽屈里,或干脆放在自己那里等弄清是誰的再還他。我們班的同學絕對沒有人有意拿走別人的東西的。這樣吧,每人都查一查自己的東西,看有沒有誰錯放在你的書桌堂里?!币环捄螅陀幸晃煌瑢W從抽屜里拿出來了。雖然這不一定像我所說的是弄錯了,甚至可能真的是偷,但經(jīng)我這么一說,便打消了念頭??梢?,班主任說話講究藝術(shù),確實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 處理事情的話,要“善”
每個班級都會有一部分后進生,在學習、勞動時總是會找這樣或那樣的理由向老師請假。若遇到這種情況,班主任不必當面識破他,無論他說的是真是假,都當作真來處理。比如,冬天一來,天氣比較冷,我班有一位嬌生慣養(yǎng)的女學生怕冷不想上體育課向我請假,說是身體不舒服要在班級休息休息。憑我的經(jīng)驗,我一下便識破她這是找借口,但我并不揭穿她,而是耐心問她的病情。然后摸摸她的額頭對她說:“這是要發(fā)燒,老師帶你去診所,不要怕,先吃點藥再到鎮(zhèn)診所打支針?!比缓缶鸵欢ㄒ獛ピ\所,并說這病不打針吃藥會越來越重。結(jié)果走到半路,她找借口溜掉了,回來后笑著對我說好了,沒什么事了,并乖乖地溜進大部隊上體育課。這以后,她再也不敢借口身體不舒服不上體育課了。
三、 提出要求的話,要“親”
這里所說的“親”,即在工作中要求學生如何做,或必須完成什么任務時,班主任所說的話必須誠懇,顯得親切。例如,學校每天要求學生在校訂餐,可是學生想省下這三元餐費買零食。這樣一來學生不吃午飯,只吃一兩塊錢的薯片之類的垃圾食品,既不利于身體健康,又不衛(wèi)生。面對學生一次次找借口不訂飯的行為,我而是耐心地與他們交談說:你們的說法也很有道理,又方便又省錢。但這是午餐費,試想,如果我們?nèi)绻盟I了零食,吃東西時老是擔心會鬧肚子。學校吃午餐,既能吃飽,又衛(wèi)生,出了什么事都有學校處理,為我們安排,我們什么也不必擔心。后來,他們都覺得我言之有理,最后全部愿意一起訂購學校盒飯,并在校吃飯。過分強硬的話,就會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使他們認為老師這樣做是為自己方便,并不是為他們著想,這樣就不能讓學生聽從安排的。所以,班主任應站在學生的角度設(shè)身處地去疏導,只要言辭懇切,一定會成功的。
四、 談心的話,要“真”
這里說的“真”,就是要有誠意,用真感情。因為那些后進的學生多是外表強硬,內(nèi)心脆弱,怕軟不怕硬的,斥責對他們基本起不到多大作用,所以班主任應用真情去感化,去關(guān)心,才能起到教育的效果。例如,對經(jīng)常遲到的學生,你如果先是板起臉孔,用“你為什么總是遲到!”“下次堅決不能再犯!”“不這樣做我就找家長”這“三段論”來簡單處理,學生就會找各種借口來搪塞,或干脆沉默,讓你罵完作罷,甚至與老師對立起來。許多老師說學生沒藥可救大多是這樣造成的。本人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應用真情與他對話,從關(guān)心他的角度入手。可以這樣說:住處怎么樣?周圍是否吵鬧?老師知道你很用功,但要注意身體,要勞逸結(jié)合。你看,你昨晚學習太晚影響了今天的學習了,這樣得不償失。今后聽老師的話,休息早點好嗎?如果是身體不適就對老師說一聲,有什么困難老師幫你解決。這樣,學生自然會理解老師的苦心,從而改正缺點。
總之,要根據(jù)說話的場合、對象適當調(diào)整自己說話的語速、音量、肢體語言,但是無論怎樣說話,都要誠懇,這是不變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