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娟 楊松波
(洛陽市瀍東污水處理廠,河南 洛陽 471002)
洛陽市瀍東污水處理廠建于2003年,采用OCO工藝(改良型A2O),設計處理規(guī)模為20萬t/d,目前實際處理量大約為14~16萬t/d,設計出水水質達到《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B標準。按照洛陽市碧水藍天工程要求,污水廠將進行一級A提標改造。
圖1 污水廠原二級處理工藝流程
城市污水首先經過粗格柵、污水提升泵站,經過提升加壓,提升至廠區(qū)的1#配水井,然后自流至細格柵、曝氣沉砂池,再經2#配水井將污水均勻分配到六組環(huán)形生化池,污水在生化池停留時間為8.7小時,其中厭氧區(qū)停留時間1.3小時、缺氧區(qū)4.9小時、好氧區(qū)2.5小時。從生化池流出的混合液進入二沉池進行泥水分離,澄清后的污水進入接觸池進行加氯消毒處理,處理后出水一部分作為電廠的循環(huán)冷卻水進行回用,一部分排入洛河。剩余污泥經過濃縮機、離心機脫水處理后外運至污泥處理廠進行處理。
污水廠現(xiàn)有構建筑物有:粗格柵間、污水提升泵房、鼓風機房、細格柵間、曝氣沉砂池、環(huán)形生化池、二沉池、接觸池、加氯間及氯庫、貯泥池、污泥脫水車間。
表1 2010~2012年污水廠進出水水質平均值
污水處理廠改造前進出水水質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瀍東污水處理廠進水水質指標普遍高于設計值,2010年~2012年期間,進水BOD最高達設計值的2.78倍,COD最高達設計值的2.14倍,SS最高達設計值的3.12倍,NH3-N最高達設計值的1.50倍,TP最高達設計值的6.15倍,且進水水質波動較大。出水BOD5、COD、SS、NH3-N處理效果較好,年平均值已達到一級A標準,TN、TP年平均值達到一級B標準,故此次升級改造重點考慮TN、TP的去除。
該廠四臺原有細格柵為回轉式格柵,污水中部分片狀或絲狀物質易從柵條間隙流入后續(xù)系統(tǒng)中,且在柵前攔截的物質易通過旋轉進入柵后,從而影響后續(xù)處理系統(tǒng)的處理效率。此次升級改造更換為四臺旋轉網板式格柵,網板孔徑≤6mm。
對于同時具備脫氮除磷效果的A2O工藝來說,由于存在厭氧環(huán)境下反硝化與釋磷對碳源的競爭,很難同時達到氮、磷的高效去除[2]。當污水中碳源不足時,由于反硝化位于厭氧釋磷之后,反硝化效果受到碳源限制,大量未被反硝化的硝酸鹽隨回流污泥進入厭氧區(qū),干擾厭氧釋磷的正常進行,最終影響整個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3]。BOD5/TN和BOD5/TP是判斷是否能有效生物脫氮除磷的重要指標,一般認為BOD5/TN應≥4,BOD5/TP應≥20可視為碳源充足[1]。瀍東污水廠碳源雖已滿足脫氮除磷要求,但由于水質波動較大,為保證廠區(qū)出水穩(wěn)定達標,此次改造增加外加碳源,考慮投加乙酸鈉作為外加碳源,在環(huán)形生化池外圈和中圈各增加一處碳源投加點,硝態(tài)氮去除量按照7mg/L計算,投加量按照5.7mg/mgNO3-N。此外,在缺氧區(qū)增加了一處原水進水點,以補充碳源。
目前廠區(qū)NH3-N去除效果較好,年均值已達到一級A標準,但TN僅能達到一級B標準,為加強脫氮效果,此次提標改造采取如下措施。
(1)增加外加碳源。
(2)污泥回流及混合液回流的大小直接影響脫氮效果的好壞,原二級處理工藝污泥回流比為80% ~100%,未設計混合液回流,此次改造在外環(huán)增加一臺內回流泵(2800 m3/h),回流比按200%設計。
(3)在實際運行中,生化池中圈和外圈轉彎處常有沉泥現(xiàn)象發(fā)生,沉泥沉積過久會厭氧上浮,在外環(huán)缺氧區(qū)形成一層浮泥,影響脫氮效果。此次提標改造在外圈增加2臺水下推流器,中圈增加一臺水下攪拌器,以防有沉泥現(xiàn)象發(fā)生。
由于受進水水質及脫水車間處理能力限制,目前該廠TP處理效果較差,為加強除磷效果,此次提標改造采取如下措施。
(1)增加外加碳源。
該污水廠進水TP較高,在提標改造中采用生物法除磷與化學法除磷相結合的方法,以強化除磷效果。絮凝劑采用聚合氯化鋁,考慮后置化學除磷,投加點位于網格絮凝池前。
該污水廠脫水車間現(xiàn)有3臺濃縮機(100~150m3/h),4臺離心機(Q=10~20m3/h)。由于脫水車間處理能力不足,常常影響生化系統(tǒng)的正常排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生化系統(tǒng)除磷效果。此次提標改造新建污泥脫水間一座,增加離心脫水機3臺(Q=15~35m3/h)。
圖2 升級改造工藝流程
此次提標改造工藝采用網格絮凝斜管沉淀池+纖維轉盤濾池。原二級出水由中間提升泵房提升至斜管沉淀池,在斜管沉淀池內添加絮凝劑,以提高絮凝速率,經斜管沉淀池絮凝沉淀后進入纖維轉盤濾池,過濾出水進入接觸池加氯消毒,絮凝產生的污泥徑污泥提升泵井提升至污泥濃縮池,脫水后污泥外運至污泥處理廠。
此次提標改造共增加構建筑物有中間提升泵房、網格絮凝斜管沉淀池、纖維轉盤濾池、廠內污水提升泵井、污泥提升泵井、加藥間。
(1)網格絮凝斜管沉淀池
絮凝沉淀池共4座。絮凝第一段(每格三層網格)T=4.0min,G=75.7S-1,GT=1.79 ×104,絮凝第二段(每格兩層網格)T=3.9min,G=51.3S-1,GT=1.21 × 104,絮凝第三段(不設網格)T=3.9min,G=29.4S-1,GT=0.69 × 104,斜管沉淀池設計上升流速2.17mm/s,沉淀時間 T=9.2min。
主要設備:攪拌器:混合時間t=56s,n=81rpm,4臺;虹吸桁車式吸泥機:4套;液動角式快開隔膜排泥閥:DN200,G744X,32臺;液動池底式快開排泥閥:DN200,G742X,160 臺;蜂窩斜管:內徑Φ50,L=1200,斜角60度,1344m2;立式網絡:B ×H=1.9m ×1.9m 開孔率 0.346,120 套;B × H=1.9m ×1.9m開孔率0.416,80 套。
(2)纖維轉盤濾池
纖維轉盤濾池共兩座,濾池由一系列水平安裝的旋轉過濾盤組成,每個過濾轉盤由以6片扇形過濾板組合而成,設計處理水量為20萬t/d,進、出水型式為外進里出式,盤片數(shù)為80 片,平均濾速≤8.4m3/h.m2,總有效過濾面積≥1000m2,進水SS≤20mg/L,要求出水 SS≤10mg/L。
主要設備:濾布轉盤及中心管:D=3000mm,4套;反洗泵:Q=50m3/h,H=7m,16 臺;
旋轉驅動電機:i=632,NA=2.2RPm/min,4 臺。
隨著我國對環(huán)境污染治理的日益重視,污水處理要求也日益嚴格,瀍東污水處理廠在不斷加強自身管理的同時,積極推進污水廠提標改造工程。提標改造工程將進一步削減排入洛河的污染物質,在改善城市環(huán)境,保證水體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環(huán)境效益。
[1]陳清后.影響生物脫氮除磷的因素[J].污染防治技術,2007:20(1):41-42.
[2]張杰,臧景紅,楊宏,劉俊良.A2O工藝的固有欠缺和對策研究[J].中國給水排水,2003,3(29):22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