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紅
心臟術后機械通氣患者對序貫性護理的應用
劉志紅
目的探討心臟術后機械通氣患者對序貫性護理的應用。方法選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接受心臟手術的機械通氣患者,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序貫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平均25例。給予觀察組患者序貫性護理,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結果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具有較少的VAP發(fā)生例數、較短的有創(chuàng)通氣時間、總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及較少的醫(yī)療費用,二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心臟術后機械通氣患者應用序貫性護理能夠有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并且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治療成功的關鍵。
心臟術后;機械通氣患者;序貫性護理;應用
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接受心臟手術的機械通氣患者的臨床資料,運用序貫性護理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50例接受心臟手術的機械通氣患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在52~6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18±7.44)歲。所有患者均依據標準程序進行脫機,超過8 h未能拔管。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序貫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平均25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左室射血分數、術前記性心理學、歐洲心臟功能評分等方面的差異均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心臟術后機械通氣患者在進入ICU之后均運用SIMV+PSV(同步間歇強制通氣+壓力支持方式)輔助呼吸。依據患者的通氣狀況及血氣分析結果對呼吸機相應的參數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讓患者保持穩(wěn)定的血流動力學和內環(huán)境,對患者的心律失常癥狀進行積極的糾正;保持通常的引流管,對患者進行排痰、抗感染綜合治療[1]。
1.2.1序貫觀察組 給予觀察組患者序貫性護理。如果患者具有清醒的神智,積極配合醫(yī)院的治療與護理,在醫(yī)生和護理人員的指導下四肢能夠自如活動;具有穩(wěn)定的循環(huán)血流動力學指標;機械通氣的PSV水平為10~12 cmH2O,呼吸頻率已經下調到8~10次/min;在動脈血氣分析方面,患者具有正常的pH,PaO2(學氧分壓)在70 mm Hg以上,PaCO2(二氧化碳分壓)在50 mm Hg以下,那么則可以將患者氣管內的插管拔除,改為BiPAA,PSV+PEEP(鼻面罩雙水平正壓通氣)。在設置呼吸機參數方面,EPAP(呼氣向氣道正壓)維持在4~6 cmH2O之間,IPAP(吸氣向氣道正壓)為12~14 cmH2O,輔助頻率為12~20次/min,濕化給氧,在對呼吸機參數進行調整時嚴格依據血氣分析結果[2]。
1.2.2對照組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繼續(xù)常規(guī)有創(chuàng)呼吸輔助,常規(guī)脫機拔管。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進入ICU時的一般情況、HR(心率)、VAP發(fā)生例數、PH、PaO2、PaCO2、ICU停留時間及醫(yī)療費用等記錄下來。
和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具有較少的VAP發(fā)生例數、較短的有創(chuàng)通氣時間、總機械通氣時間、ICU停留時間及較少的醫(yī)療費用,二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表1 術后兩組患者各項指標比較
醫(yī)院護理人員應該對BiPAP的適應證及其性能、操作、故障排除方法等進行熟練掌握,使用之前對及其運轉情況進行常規(guī)檢查,將合適的鼻面罩選擇出來;在患者進行BiPAP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給予其溫化和濕化足夠的重視,這是因為無創(chuàng)機械通氣具有較大的通氣量、較快的流速,并且相對干燥。溫度應該控制在29~32℃之間,相對濕度應該保持100%[3]。如果患者伴有肺部感染、痰夜粘稠等癥狀,則應該加強濕化,幫助患者順利排出分泌物。同時對患者使用BiPAP時的人機同步性及協調性、患者的耐受性、呼吸及活動等進行認真細致的觀察。如果患者由于吃飯、飲水等需要停用呼吸機,則應該運用鼻導管或面罩讓患者進行吸氧,從而對忽然停止供氧而造成的缺氧狀況的發(fā)生進行有效的預防[4];手術之后,如果患者帶BiPAP呼吸機,則應該鼓勵并協助他們咳嗽和排痰,幫助患者順利排出分泌物,將肺不張、肺部感染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具體方法為:囑咐患者進行深呼吸之后用力咳嗽,再此過程中醫(yī)院護理人員叩患者的背,遵循從下至上、從外而內的原則,并配合運用相關的物理療法[5],從而有效增強患者的痰夜移動,讓患者更容易咳出深部的痰夜。
總之,心臟術后機械通氣患者應用序貫性護理能夠有效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并且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是治療成功的關鍵。醫(yī)院護理人員應該積極做好對心臟術后機械通氣患者的護理工作,為減輕患者病痛、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升醫(yī)院整體效益做出積極的貢獻。
[1] 劉萍珠, 鄧星奇, 周玲, 等. 呼吸重癥監(jiān)護室內機械通氣相關性肺炎分析及護理對策.天津護理, 2003, 11(1):11-13.
[2] 李振華, 鄭欲知. 有創(chuàng)與無創(chuàng)序貫性機械通氣技術.醫(yī)療裝備,2004, 17(2): 14-16.
[3] 陳慧敏, 李美華, 章亞平, 等. 提高序貫機械通氣治療COPD患者生存質量的護理對策.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 21(4):53-54.
[4] 趙業(yè)芳, 呂玉萍. 冠狀動脈旁路移植47 例圍術期護理體會.齊魯護理雜志, 2007, 13(10):3-5.
[5] 任蔚虹, 蘭美娟. 37例拔管困難患者行序貫機械通氣的護理.中華護理雜志, 2003, 38(5):330-331.
475000 開封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心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