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晴,李 軍,羅建洪,孫 毅
(四川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四川成都 610065)
硫酸亞鐵是硫酸法鈦白粉生產中的主要副產物。根據礦源不同,每噸鈦白粉要副產七水硫酸亞鐵2.5~4 t,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中國鈦白工業(yè)副產硫酸亞鐵超過100萬t/a,若處理不當則會對環(huán)境造成嚴重污染[1]。在中國,硫酸亞鐵除少量用于凈水劑及肥料外,大部分被排放到江河湖海,既污染環(huán)境又浪費寶貴資源。隨著鈦白粉產量的不斷增長,如何綜合利用硫酸亞鐵,變廢為寶迫在眉睫。關于硫酸亞鐵綜合利用報導較多的是制備氧化鐵系顏料[2]。氧化鐵紅是鐵的氧化物中最穩(wěn)定的化合物,是用途最廣泛的氧化鐵顏料,其典型的生產方法有:綠礬煅燒法[3]、鐵泥焙燒法[4]、硫鐵礦燒渣法[5]等。 若生產出來的氧化鐵紅純度很高,則可以用于鐵磁體的制備。目前國內外對于制備高品質氧化鐵紅少有報道,因此,以鈦白副產物硫酸亞鐵為原料,制備高附加值的氧化鐵紅產品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也是未來治理鈦白行業(yè)副產物污染的發(fā)展趨勢。
實驗原料為某鈦白廠鈦白副產物硫酸亞鐵。所用試劑為:氨水(分析純),氮氣(高純),混合添加劑(分析純)。
HH-S型恒溫水浴鍋;PHS-3D型pH計;S312型恒速攪拌器;JJ1000型精密電子天平;SHZ-D(Ⅲ)型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ENCO-R系列旋轉蒸發(fā)器;501型升降恒溫水浴鍋;DZF-6020型真空干燥箱;FW-200型高速萬能粉碎機;SX-4-10型箱式電阻爐。
1.3.1 實驗原理
1)對原料進行預處理,使原料中被氧化的三價鐵離子被還原成亞鐵離子。反應式如下:
2)利用氨水中和溶液,溶液酸堿度升高會使重金屬離子水解,與沉淀一起被除去。反應式如下:
混合添加劑與剩余雜質離子反應生成難溶物,以沉淀形式從溶液中分離,從而得到純凈的硫酸亞鐵溶液,再濃縮蒸發(fā)結晶,得到純凈的硫酸亞鐵晶體。
3)硫酸亞鐵通過脫水、煅燒等工序,轉化為氧化鐵紅。反應式如下:
1.3.2 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鈦白副產物硫酸亞鐵制備氧化鐵紅的工藝流程圖
工藝的優(yōu)點:反應機理簡單,效果好,經處理可以得到高純度產品;原料為工業(yè)廢料,對廢料進行處理,既保護環(huán)境,又可以滿足對高品質氧化鐵紅的需求。
產品中雜質的含量測定采用ICP-OES法;產品中硫酸根的含量測定采用分光光度濁度法;氧化鐵紅的含量測定采用重鉻酸鉀滴定法;產品平均粒度的測定采用激光粒度儀;產品水含量的測定采用水分測定儀。
由于原料長時間在潮濕環(huán)境中放置,部分亞鐵離子被逐漸氧化成三價鐵離子。在原料溶液中加入原料質量1%的鐵粉,40℃攪拌30 min,溶液逐漸由黃色變?yōu)榫G色,檢測證明,三價鐵離子被還原為亞鐵離子。
2.2.1 溶液pH對除去重金屬離子效果的影響
亞鐵離子在pH=2時開始產生沉淀,在混合添加劑用量和反應時間一定的情況下,考察溶液酸堿度對除去重金屬離子的影響,結果見圖2。由圖2可知,從pH=2.5到pH=3.7的過程中,除雜率先升高后下降。由于亞鐵離子隨著pH的增加水解程度加重,因此溶液顏色也逐步加深。綜合考慮除雜效果和亞鐵離子的損失,最終確定反應pH為3.2~3.4。
圖2 pH對除雜的影響
2.2.2 混合添加劑用量對除雜的影響
混合添加劑是除去不易水解雜質離子的關鍵物質。圖3反映了混合添加劑用量對除雜的影響,從圖3可以看出,隨著混合添加劑用量的增加,除雜率逐漸增加,且效果較為明顯,說明混合添加劑是除雜的關鍵試劑?;旌咸砑觿┯昧吭黾拥揭欢ǔ潭葧r,除雜率趨于穩(wěn)定。根據實驗情況,選擇混合添加劑用量為原料固體質量的5.0%。
圖3 混合添加劑用量對除雜的影響
2.2.3 反應時間對除雜的影響
反應時間延長,反應越充分,達到平衡后,轉化率不再提高,因此,時間過長對反應無益。反應時間和除雜率的關系見圖4。圖4表明,反應時間過長不會使除雜率增加,因此,為節(jié)約裝置投資應選擇反應時間為30 min。
圖4 反應時間對除雜的影響
2.3.1 煅燒溫度對產品色澤的影響
煅燒溫度是影響氧化鐵顏料晶相的重要因素。隨煅燒溫度的升高,氧化鐵先形成γ型再轉變?yōu)棣列虵e2O3,當煅燒溫度高于800℃時,γ-Fe2O3完全轉化為α-Fe2O3。產物的顏色隨煅燒溫度的升高逐漸加深,600℃呈淺棕色,800℃最紅,900℃顏色發(fā)黑[6]。本實驗產品要求是α-Fe2O3,同時又要考慮到色澤問題,因此確定煅燒溫度為800℃。
2.3.2 煅燒時間對產品純度的影響
煅燒過程中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如下:
表1為產品各項指標測定結果。
表1 產品各項指標測定結果
1)以鈦白廢液副產物硫酸亞鐵為原料,預處理后,調節(jié)溶液酸堿度,再與混合添加劑反應,得到純凈的硫酸亞鐵溶液,然后濃縮結晶得到硫酸亞鐵晶體,最后煅燒得到氧化鐵紅產品。該工藝路線可行,并且產品純度高。2)工藝的最佳條件為:預處理加入鐵粉量為原料質量的1%,調節(jié)溶液pH為3.2~3.4,混合添加劑用量為固體原料質量的5.0%,煅燒溫度為800℃,煅燒時間為150 min。在此工藝條件下,制得的氧化鐵紅純度達到99.8%,為高品質氧化鐵紅。
[1]唐振寧.鈦白粉的生產與環(huán)境治理[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0:231-251.
[2]黃平峰.我國合成氧化鐵顏料生產現狀及發(fā)展方向[J].無機鹽工業(yè),1996(6):13-16.
[3]孫德慧,張吉良.氧化鐵紅制備工藝進展[J].貴州化工,2000,25(3):7-9.
[4]馮海,王富強,黃濤,等.用鐵泥制氧化鐵紅的研究[J].寧夏大學學報,2001,22(2):215-216.
[5]劉青花,陳金芳,張良均.硫鐵礦燒渣提取氧化鐵紅的研究[J].武漢化工學院學報,2005,27(3):1-6.
[6]王燕鴻,王軍,沈美慶.煅燒溫度對鐵泥干法制備氧化鐵顏料性能的影響[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2005,22(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