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念芬
在校園體育文化研究中,中學校園體育文化研究相對薄弱,查閱了大量的校園體育文化研究資料,其中絕大部分是研究大學校園體育文化的,中學校園體育文化的文章資料微乎其微。啦啦隊對中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影響是必然的,而尋找影響的具體環(huán)節(jié)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1.1 研究對象
在對廣州市大多數中學普遍調查的基礎上,利用第五屆健康活力大賽、2011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 (廣州站)、2011肯德基全國青少年校園青春健身操大賽,選取十所在啦啦隊運動開展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學校。分別是:番禺中學、番禺石樓中學、廣州市鐵一中學、廣東省實驗中學、廣州市第一中學、廣州市第三中學、廣州市第五中學、廣州市第十六中學、花都區(qū)新華中學、華師附中。利用比賽的時機發(fā)放調查問卷,調查廣州市中學啦啦隊的開展現(xiàn)狀,結合校園體育文化,研究啦啦隊的開展對廣州市中學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
1.2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進行研究。
2.1 廣州市中學啦啦隊運動開展的現(xiàn)狀
2.1.1 廣州市中學啦啦隊參與者每周參與啦啦隊的次數與時間
通過調查得知,廣州市中學啦啦隊參與者每周參加啦啦隊運動2-3次的有320人,占到調查總數的一半。排到第二位的是每周參與1-2次的有233人,占到所調查總數的36.7%。只有82人每周參與啦啦隊運動3次以上,占所調查總數的12.9%。在每次參與啦啦隊運動的時間調查中發(fā)現(xiàn),每次參加啦啦隊運動1-3小時的占了絕大數,有464人,占所調查總數的73.1%。每次參加啦啦隊運動1小時的有125人,占所調查總數的19.7%。每次參加拉拉隊運動3小時以上的只有46人,占所調查總數的7.2%。由于中學生學習壓力較大,課余時間沒有高校大學生自由,總體上看,廣州市中學啦啦隊參與者每周參與啦啦隊運動次數與時間都較合理。
2.1.2 廣州市中學開展啦啦隊運動的形式
在對十所學校的體育教師的調查中,教師組織的普通學生的啦啦隊表演所占比例最大,占到所調查比例的59.3%。這些表演主要集中在每年學校運動會開幕式的開場表演,籃球比賽的中場啦啦隊表演,學校文化藝術節(jié)表演等。學校專業(yè)啦啦隊也就是所謂的校隊,占到所調查總數的22.2%,說明還有很大一部分學校沒有專業(yè)啦啦隊,沒有一個系統(tǒng)的,有專業(yè)指導的團隊。學生自發(fā)組織的啦啦隊表演占到所調查總數的18.5%,而自發(fā)組織的形式主要是聯(lián)歡會、晚會上的表演。
2.1.3 廣州市中學參加啦啦隊比賽情況
由表1可以看出,在所調查的十所中學每年組織校內的啦啦隊比賽及表演的情況中看出,廣州市中學校內有關啦啦隊的比賽及表演開展的次數來看還不錯,每年2-3次的占到所調查總數的48.1%。每年1-2次的次之,占到所調查總數的29.7%。每年三次以上的占22.2%。但是這些數字主要還是集中在表演上,比如運動會的開幕式表演,聯(lián)歡會晚會的表演,正規(guī)的校內啦啦隊比賽占的比例不大。表2、表3關于廣州市中學每年外出參加啦啦隊比賽次數的調查中,每年1次的學校占了51.9%,其次所占比例較大的是每年參加2次,所占總調查總數的33.3%。在組織外出比賽的級別上,在市級、省級、國家級和國際級這四個等級中,市級和國家級比賽占了絕大多數,這和國家大力發(fā)展啦啦隊運動有很大的關系,如:健康活力大賽、全國啦啦操聯(lián)賽、全國校園青春健身操大賽等,給中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受學生技術水平,教練指導水平和比賽經費等問題的影響,只有極個別學校參加過國際級比賽。說明我國中學生啦啦隊水平和國際上還有很大差距。
表1 每年組織全校啦啦隊比賽、表演次數
表2 每年組織外出比賽次數
表3 每年組織外出比賽的級別
2.2 啦啦隊運動在廣州市中學校園體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響
2.2.1 廣州市中學生對啦啦隊運動的喜愛程度
在所調查的廣州市十所中學中,喜歡啦啦隊運動的占了總數的69.1%,說明大部分學生對啦啦隊運動是接受和喜歡的。在對所喜歡的啦啦隊內容方面,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啦啦隊的 “青春、活力、激情、時尚”。有90.6%的學生喜歡啦啦隊優(yōu)美的動作和較強的表現(xiàn)力。87.6%的學生,特別是女生被啦啦隊漂亮的服裝和道具吸引。77.9%的學生喜歡啦啦隊的團隊精神。49.1%的學生喜歡啦啦隊變化豐富的內容形式。還有40%和37.2%的學生選擇了富有號召力的口號及富有挑戰(zhàn)性?,F(xiàn)在的中學生接受新鮮事物快,個性獨立,有個性,不喜歡一成不變的體育鍛煉方式,他們喜歡更能表現(xiàn)自我,體現(xiàn)自我價值,富有時代氣息的運動。而啦啦隊運動正好符合當今青少年的需要,與時代接軌,而其中的流行元素可以更好地激發(fā)青少年參與啦啦隊運動的激情。
2.2.2 啦啦隊運動對廣州市中學校園體育文化中的影響
啦啦隊運動可以全面地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及能力,通過調查看出,在所調查的身體健康、人際交往、調節(jié)壓力、團隊精神、意志品質、領導能力六個方面中,身體健康、人際交往、調節(jié)壓力三項分別占了98.7%、83.9%、72.8%;團隊精神、意志品質、領導能力三項分別占68.8%、43.1%、45.8%??梢娡ㄟ^參與啦啦隊運動,學生對前三個方面能力的提升感觸最大。中學生活潑好動,健康的身體是他們性格傾向的保障。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關系,人際交往是立足社會的重要基礎,現(xiàn)在的中學生學習壓力過重,需要另一種方式來緩解壓力,而啦啦隊運動可以從各個不同方面鍛煉學生的能力,非常適合青少年的需要。
2.3 啦啦隊運動在廣州市中學校園體育文化中的價值體現(xiàn)
2.3.1 啦啦隊促進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構建和諧校園體育文化
啦啦隊項目講究集體風貌和團隊精神,在啦啦隊運動中,不管是啦啦隊中的托舉動作、動作間的配合、舞蹈造型等都離不開默契的配合。在這種體驗中,使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審視自己建立起來的彼此的信任、理解與關愛。學??梢詫⒗犨\動當做教育手段,有助于學校體育精神的形成,促進校園體育文化的和諧構建。啦啦隊運動可以成為豐富校園文化,培育學生身心健康的平臺。開展啦啦隊運動不僅可以豐富素質教育內容,又有利于體育健康課程的開展,對形成和諧校園文化,豐富校園建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2 啦啦隊的開展適合終身體育的要求
中學的體育課往往以田徑為主,內容單調、枯燥,學生對上體育課有抵觸情緒,不愿意主動參與體育鍛煉。而啦啦隊運動不是一項單純的體育運動項目,而是把舞蹈、健美操、體操、技巧及其他臨近項目融為一體,加上各種時尚的音樂素材,魅力十足的肢體語言、漂亮的服裝與道具等充滿青春活力,是動感時尚的運動項目。這特別符合當今中學生的需求,這就使學生參加啦啦隊的興趣和積極性大大提高,越來越多的學生把更多的課余時間投入到啦啦隊運動中去。由被動參與體育運動鍛煉到主動參與學習,變被動為主動。由此培養(yǎng)了學生運動健身和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了學生的身體健康,提高學生的體能。
2.4 啦啦隊運動對廣州市中學校園體育文化的作用
2.4.1 教育作用
啦啦隊是一項體現(xiàn)青春活力、健康向上,可以增強團隊合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的健身項目,強調隊員間的密切配合。尤其是啦啦隊動作中的 “金字塔”造型、托舉、拋接等動作對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精神具有重要作用,隊員之間建立起來的相互合作、相互友愛,使每一個隊員都體會到自己在團隊中的重要性。通過集體配合,能啟發(fā)學生的社會意識,增強學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對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團隊合作精神有很好的教育作用。啦啦隊運動在廣州市中學的開展,不僅有利于體育健康課程的開展,還可以豐富素質教育的內容。
2.4.2 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是有差異的,對那些在競技方面條件不是很好的學生 (如:身高不夠高,身材不夠好等)參與啦啦隊運動可以使他們在啦啦隊運動中找到自信心,挖掘自己的特長,使他們體驗到啦啦隊的快樂。通過啦啦隊運動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頑強、勇敢的意志品質。在成功與失敗,競爭與退讓中增強自尊心與自信心。不僅如此,通過啦啦隊運動隊使那些平時不愿意與人交往、接人待物忽冷忽熱、以自己為中心的學生改善不良的人際交往,還能從中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對日后的學習、生活有積極重要的作用。
2.4.3 改善呆板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內容
啦啦隊運動可以為學生鍛煉提供廣闊的內容,培養(yǎng)他們參與運動的興趣。啦啦隊運動沒有一個硬性的指標去考核學生,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長,在啦啦隊中都能體現(xiàn)出自己的價值,愉悅精神,促進身心健康。而啦啦隊運動中豐富的舞蹈、技巧元素、動感的音樂,打破以往鍛煉內容的單調、枯燥,提高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2.4.4 能緩解學校體育經費、場地、設備不足
學校體育的開展,離不開體育經費和場地設施的支持,目前我國大多數學校體育教育經費不足,體育場館、運動器材缺乏,使體育教育受到極大的限制。而啦啦隊運動對場地、器材和活動組織沒有很高的要求,田徑場、一片小廣場都可以是啦啦隊的練習場地。在節(jié)省投入的前提下,同樣能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此,學??梢愿鶕唧w的實際情況緩解學校體育經費和場地設施不足的矛盾,又不使學校的體育教學受影響。
啦啦隊以其所具有的體育功能、藝術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實現(xiàn)教育培養(yǎng)目標中發(fā)揮著獨特作用而將成為廣州市中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啦啦隊作為校園體育文化形式,不但豐富了學生娛樂生活,為學生搭建了體育健身的平臺,而且從物質、精神和行為等方面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和發(fā)展。
[1]盧晨曦.中美競技啦啦隊文化層面的比較研究.重慶:西南師范大學,2007,6.40.
[2]蘇荔榕.啦啦操與高校校園體育文化[J].宜春學院學報,2007,29(4):167-169.
[3]姚可軍.啦啦隊運動文化管窺[J].科技信息——音體美,2008(5) :188-196.
[4]徐中秋,邱建鋼.國際全明星啦啦隊競賽評分規(guī)則(2006-2009).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