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菡
摘 要:近年來,危害校園安全、侵害學生權益的案件日益突出,各類針對校園的違法犯罪現(xiàn)象呈上升趨勢,校園安全已經(jīng)成為一個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校園安全關系重大。維護校園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是教育部門和學校義不容辭的職責。要從保護學生安全、促進教育發(fā)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維護校園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和現(xiàn)實緊迫性,把維護校園安全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切實抓緊抓實抓好。進一步增強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切實擔負起維護校園安全的政治責任,全力維護校園安全穩(wěn)定。本論文就當前高校如何加強校園安全管理提出了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校園安全;立法體制;保障體系;安全教育
解決校園安全管理問題,一要完善立法體制,二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三要加大教育投入,四要重視安全教育。本文從這四個方面簡述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工作的對策及建議。
1 完善立法體系,加強法律、法規(guī)方面的保障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zhí)法必嚴、違法必究”,這是我國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基本方針。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不應例外,除了要有安全防范教育,行政層面的安全管理,重要的核心內容是法制的健全。當前校園安全堪憂的現(xiàn)狀和處理校園安全問題的無法可依的尷尬、窘迫的現(xiàn)狀以及現(xiàn)行教育法律明顯暴露出的立法不系統(tǒng)、質量不夠高的問題,決定了我們應提高教育立法質量,完善教育法律體系,制定一部專門法律《校園安全法》來規(guī)范學校管理。
1.1 社會的呼吁
早在2002年全國兩會期間,就有700余名代表提出了21份關于校園安全立法的議案。李華代表說,教育事業(yè)出現(xiàn)了一系列新情況,已向校園安全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可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對學校與學生關系的約束體系還是學校以前的一些規(guī)章制度。這樣的現(xiàn)狀導致一旦發(fā)生糾紛或事故,只能依靠規(guī)章制度來解決,顯然無法滿足現(xiàn)實需要。孫鶴娟代表認為,校園安全法的制定,不應僅限于師生,還包括校外人員,校園安全法不僅要涵蓋校園暴力,還要包括失火失竊、食物中毒等全部危及學校成員人身安全的事件,這一法律不僅要明確責任,還要明確對責任者的處罰方式。
1.2 理論的支持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黨中央的科教興國戰(zhàn)略以及依法治國的思想是校園安全法制定的根本理論依據(jù)。此外,最近幾年,中國的教育界,法學界的許多理論工作者發(fā)表了許多意見,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討。許多刊物如《教學與管理》、《中國教育報》、《法制日報》、《外國中小學教育》等刊物都對校園安全法相關理論進行了積極的探討。
1.3 實踐的經(jīng)驗
最近幾年,各地法學界、司法界、教育界在參與校園安全事故的處理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進行了一些專題調研,并已采取了一些防止事故發(fā)生、妥善處理事故的措施。上海市還于2001年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29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上海市中小學校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例》,并于2001年9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是我國第一部有關校園安全法的專項地方性法規(guī),有力推動了全國性校園安全立法工作的進行。
2 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在學校經(jīng)濟賠償問題上,應立足我國實際和借鑒國外有益經(jīng)驗,通過保險,實現(xiàn)學校事故的風險分擔,轉移學校事故賠償責任,從而使學校放下心理包袱,積極主動地組織學生進行各種活動,更好地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同時也更好地保護未成年學生的合法權益。對于保險的具體方式,各國又有不同。我國可以考慮的主要有如下幾類:
2.1 校方責任險
它主要是對在校園內進行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由于意外事故而造成第三人,人身傷害或財產損失的保險。
2.2 教師職業(yè)貴任險
這在國外也很普遍,如美國法律就要求學區(qū)為教師購買侵權責任險,以幫助那些將在學校事故中負賠償責任的教師。日本的大多數(shù)教師也都參加了學校健康會,一旦教師在學校事故中負有責任并要賠償時,就可以要求學佼健康會給予賠償。
2.3 學生意外傷害險
在這方面,我國學者建議設立保期較長的未成年學生意外傷害險,并將其納入商業(yè)強制險的范疇。我國現(xiàn)今的一些險種,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的“學生團體平安保險”,平安保險公司的“學生健康保險”,中國人壽保險公司的“學生幼兒平安保險”等普遍存在保期較短、保險金較低的特點,因此所發(fā)揮的功能還相當有限。
3 轉變觀念,加大資金投入
教育是科教興國的奠基工程,對提高民族素質、培養(yǎng)各級各類人才,促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具有全局性、基礎性和先導性作用。保持教育適度超前發(fā)展,必須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地位并作為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重點領域,切實予以保障。只有轉變了觀念,重視了教育,才會加大資金的傾斜力度,也只有實現(xiàn)了這些,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才會有充分的保障。談到教育資金投入,一方面學校安全管理離不開“人”,也離不開基本的辦學條件“物”,而這都有賴于經(jīng)費的支撐;另一方面按時足額發(fā)放教師工資,可以調動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增強教師的責任心;再者學校校舍建設經(jīng)費、事業(yè)發(fā)展經(jīng)費和危房改造資金落實到位,會對校舍及配套設施建設、改善教育教學設施設備等辦學條件,提供可靠保證。只有有了以上幾方面的經(jīng)費保障,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因“物”的方面不達標而造成的校園安全事故。
4 重視安全教育,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范體系
4.1 創(chuàng)設良好的校園環(huán)境
對校園教學區(qū)、體育活動區(qū)、生活區(qū)和生產勞動區(qū)等設置要布局合理,學校校舍應堅固、適用,并按規(guī)定加強管理和維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依傍學校圍墻或房墻構筑建筑物。不允許校園周圍的建筑影響學校教室采光、通風,對己經(jīng)造成影響的,應要求有關單位或個人按當?shù)卣嘘P部門的規(guī)定限期整改。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學校中進行宗教活動或向學生宣傳宗教,更不允許邪教進入校園。嚴禁宣揚暴力、兇殺、色情、恐怖、迷信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在學校中傳播,堅決抵制賭博、酗酒、不健康的歌曲等對學生的影響。
4.2 建立安全教育制度
在全校師生中切實有效地開展安全教育,是做好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首先,要把學校事故防范的教育工作納入學校教職工的學習培養(yǎng)計劃之中,切實搞好對教職工的學校事故防范教育。使全體教職工增強法律意識、責任意識,從主觀上消除各類由于責任心上的瑕疵而滋生法律過錯的基礎,并進一步增強全體教職工的安全防護知識與技能。其次,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安全、健康教育與法制教育,盡到學校應盡的教育與管理上的預警義務。教育內容包括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養(yǎng)成、紀律教育、法紀教育、安全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
4.3 建立安全保衛(wèi)制度
在教學設施、飲水飲食、取暖、用電、和其他校內外集體活動等方面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一切危及學生人身安全的危險發(fā)生。保證學生和教師的安全。在上課期間,對非教學人員進入學校要嚴格管理,可以通過必要的登記、出示身份證等手續(xù),將有不良企圖的人拒之門外。嚴格控制機動車進入學校,保證師生安全。
4.4 制定防范措施
制定周密的學生安全防范措施,并切實貫徹落實,是防止學生傷害事故發(fā)生的關鍵。學校應根據(jù)學校的具體情況制定防止傷害事故發(fā)生的措施,并在教育教學及管理工作中付諸實施。
參考文獻
[1]李海鵬,校園安全管理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11-01.
[2]陳文波,關于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社會化的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