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亞”探測器(Global Astrometric Interferometer for Astrophysics,GAIA)于當?shù)貢r間2013年12月19日9時12分在法屬圭亞那太空中心搭乘俄羅斯的“聯(lián)盟”號火箭發(fā)射升空。
GAIA由歐洲空間局(ESA)負責研制,質量為2t,耗資20億英鎊,工作在可見光譜段,進入軌道后圓形遮陽板展開直徑約11m。GAIA運行在第二拉格朗日點(L2)的“李薩如”軌道(Lissajous Orbit)上,該軌道是天體觀測中一個較為理想的軌道,擁有非常穩(wěn)定的熱環(huán)境,可獲得比較高的觀測效率,并且環(huán)境輻射量較低。
按照計劃GAIA任務將歷時5年,可觀測到星等最暗為20等的天體,并繪制一個包含約10億顆或銀河系1%恒星的三維星圖。GAIA的目標包含:
1)測量銀河系內10億顆恒星的位置、距離以及每年的自行運動量;
2)探測上萬個系外行星系統(tǒng);
3)尋找運行在地球和太陽之間區(qū)域的阿波希利型小行星(Apohele Asteroids)。因為該區(qū)域總是被強烈的陽光所照射,很難用地基望遠鏡進行觀測監(jiān)視;
4)探測50萬顆遙遠的類星體(Quasar);
5)對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進行更加精確的測量。
GAIA的組成如圖1所示,可分為兩部分:有效載荷部分和控制服務部分。有效載荷部分由兩架望遠鏡、焦平面和相關電子設備組成。兩架望遠鏡的主鏡尺寸為1.45m×0.5m,指向成106.5°夾角。每架望遠鏡的光路由M 1~M 6共6塊高穩(wěn)定SiC材料鏡面組成,其中M 1~M 4是獨立的,M 5~M 6是共用的。每架望遠鏡的視場為0.45m2,聚光面積為0.725m2,焦距為35m,后面加有光束合成器和轉向鏡以使得光束聚焦到CCD上。2個望遠鏡投影的1.0m×0.5m焦平面陣列由106個4 500×1 966像素的CCD組成。按計劃GAIA將在5年內對每個對象觀測大約70次,以獲得其精確位置、距離、運動和亮度變化??刂品詹糠职C械設備、結構部件、電子設備和熱設備。
圖1 GAIA組成示意
GAIA包含3個各自分離的共用望遠鏡和焦平面的探測設備:
1)天文測量儀(Astrometric instrument,ASTRO),測量視星等為5.7~20等之間恒星的角位置。
2)光度儀(Photometric Instrument,BP/RP),可測量視星等為5.7~20等恒星發(fā)出的320~1 000nm譜段的光譜,藍色和紅色分光光度計用來確認恒星狀態(tài),如表面溫度、質量、年齡、組成元素等。
3)徑向速度光譜儀(Radial Velocity Spectrometer,RVS),在波段847~874nm(鈣離子線)觀測視線上最暗為17等的天體,取得其高分辨率光譜以測定天體徑向速度。在V波段11.5等時分辨率可達1km/s,17.5等時則為30km/s。徑向速度的測量對于修正視線方向加速度非常重要。
GAIA的優(yōu)異之處在于其搭載了被稱為“十億像素陣列”的超級相機,被喻為“蓋亞之眼”,是歐空局打造的數(shù)字成像系統(tǒng),擁有前所未有的觀測分辨率,科學家試圖通過GAIA的超級相機繪制銀河系的三維地圖,并揭示星系的組成結構、形成以及未來的演化。
“十億像素陣列”相機探測器由英國E2V技術公司開發(fā),器件稍小于一張信用卡,每個器件的尺寸為4.7cm×6cm,但其厚度不及人的頭發(fā)絲。拼接完成后的模塊上CCD排列成7列,如圖2所示。主陣列包括102塊CCD器件,將用于暗弱星光的探測,其余4塊則將負責校驗每臺望遠鏡的成像質量,以及2臺望遠鏡之間是否保持了106.5°的張角。為了提高探測精度,飛船在運行過程中必須維持~110°C的低溫。GAIA“十億像素陣列”相機的支撐設備采用了SiC材料,對于溫度變化較為劇烈的環(huán)境有極強的耐受力和韌性。
圖2 拼接完成后的相機探測器陣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