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新 王嵐 李紅梅 李暉
為配合衛(wèi)生部、水利部、國家發(fā)改委協(xié)調做好農村改水安全工程水質衛(wèi)生監(jiān)測工作,了解秦皇島市農村改水安全工程供水衛(wèi)生現(xiàn)狀,為國家農村改水中心提供科學數(shù)據(jù),我們在秦皇島市農村抽取了80座改水安全工程作為監(jiān)測點,對其改水原因、水質處理情況、供水覆蓋人口等基本信息進行調查,同時在枯水期(1~5月份)和豐水期(6~9月份)進行水樣采集與檢測。
1.1 對象 在秦皇島市盧龍縣、昌黎縣、撫寧縣、海港區(qū)按地理位置、經濟條件、地質地貌、消毒方式、覆蓋人口情況不同,每個縣按分層隨機的原則各選擇20個改水安全工程作為監(jiān)測點,全市共選擇80個監(jiān)測點,覆蓋73個鄉(xiāng)鎮(zhèn)169個自然村。
1.2 方法
1.2.1 采樣:對每個供水監(jiān)測點進行豐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質檢測,每個監(jiān)測點每次采出廠水和末梢水樣各1份,采樣按現(xiàn)行《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5750-2006)執(zhí)行[1]。采樣的同時,對監(jiān)測點的改水原因、水質消毒處理情況、供水覆蓋人口等基本信息進行現(xiàn)場調查。
1.2.2 水樣檢測項目:①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耗氧量。②毒理指標:砷、氟化物、硝酸鹽(以N計)。③微生物指標:菌落總數(shù)、總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檢驗按現(xiàn)行《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5750-2006)執(zhí)行。
1.2.3 評價依據(jù):按照現(xiàn)行《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GB5749-2006)中表4進行評價,表4中沒有的指標按表1進行評價[2]。所檢測指標中有1項不合格即為該水樣不合格。
1.2.4 質量控制:參加此項水質檢測工作的疾控中心均已通過相關檢測項目的計量認證,檢測人員均持有技術監(jiān)督部門頒發(fā)的檢驗人員上崗證,確保檢測數(shù)據(jù)科學、準確、合法。
2.1 基本情況
2.1.1 改水原因:所選80座改水安全工程中,35座是解決缺水問題的,20座是解決苦咸水問題的,15座是解決污染水問題的,10座是解決高氟飲水問題的。
2.1.2 供水消毒情況:所選80座改水安全工程中,有9座消毒設備正常運轉,71座沒有消毒設備或消毒設備未能正常投入使用。
2.2 檢測結果
2.2.1 水樣綜合指標檢測結果:本年度枯水期采水樣160份,所檢測指標均合格的是122份,合格率為76.2%,豐水期采水樣160份,所檢測指標均合格的是119份,合格率為74.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全年共采水樣320份,合格241份,總體合格率為75.3%。
2.2.2 水樣單項指標檢測結果
2.2.2.1 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檢測結果:全年共檢測水樣320份,12項檢測指標中不合格4項,其中渾濁度合格率為90.0%,檢出值范圍為0.01~3.17度;錳合格率為96.3%,檢出值范圍為0.02~0.86 mg/L;氯化物合格率為96.9%,檢出值范圍為14~1 195 mg/L;溶解性總固體合格率為98.4%,檢出值范圍為133~1 788 mg/L。見表1。
2.2.2.2 毒理指標和微生物指標檢測結果:全年共檢測水樣320份,6項檢測指標不合格5項,其中氟化物合格率為96.3%,檢出值范圍為0.1~3.3 mg/L;硝酸鹽(以N計)合格率為92.5%,檢出值范圍為7.3~43.2 mg/L;菌落總數(shù)合格率為77.8%,檢出值范圍為0~2 700 cfu/ml;總大腸菌群合格率為85.9%,檢出值范圍為0~920 MPN/100 ml;耐熱大腸菌群合格率為96.3%,檢出值范圍為0~240 MPN/100 ml。見表2。
檢測結果顯示,秦皇島市農村改水安全工程供水衛(wèi)生指標總體合格率偏低,僅為75.3%,影響合格率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問題,菌落總數(shù)、總大腸菌群合格率很低,說明我市農村飲用水受人畜糞便和垃圾污染較嚴重。農村大約有38.6%的生活垃圾是直接傾倒于宅前、院后、田地、路邊[3],農村淺井防滲能力差,有的井口無防護措施,雨水浸灌及自然滲透導致水體污染,使得微生物指標超標嚴重。另外,絕大部分水樣不進行消毒處理,這也是水質微生物指標超標的重要原因之一。
320 份水樣中有12份氟化物超標,說明我市存在飲水高氟區(qū),氟超標主要是地質原因所致,長期飲用氟化物超標的水,可導致人體慢性中毒,主要表現(xiàn)為氟斑牙和氟骨癥。本次氟化物超標的監(jiān)測點分布在青龍縣、昌黎縣和海港區(qū)各一個,經調查得知,這三個改水安全工程雖有除氟設備,但設備因損壞一直停用。
表1 320份農村生活飲用水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檢測結果
表2 320份農村生活飲用水毒理指標和微生物指標檢測結果
此次調查表明秦皇島市農村改水安全工程大部分解決了缺水、苦咸水、污染水和高氟水問題,但部分工程仍存在水質衛(wèi)生指標不合格情況。建議:(1)要密切關注改水安全工程設備運營情況,相關部門要及時檢測水質衛(wèi)生狀況,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處理。杜絕高氟水的存在,確保改水落到實處。(2)改水安全工程要加強水質消毒處理工作,建立并完善消毒制度,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改水安全工程供水的衛(wèi)生監(jiān)督,消除水源性疾病傳播的隱患。(3)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力度,提高廣大農村居民的健康知識水平,增強健康意識,養(yǎng)成不喝生水、垃圾日產日清、戶廁清潔等良好的生活習慣,確保農民飲水安全。
1 GB/T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2 GB/T5749-2006,生活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
3 張其雷,崔佃貞,蓋東濱.黃河三角洲地區(qū)飲水安全及發(fā)展對策.中國衛(wèi)生工程學,2007,6: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