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桂蘭,李旭妮,吳 啟,程君生,王 楠,丁家波,毛開榮,韋海濤,薛水玲,??〗?/p>
(1.北京市畜牧獸醫(yī)總站,北京 100107;2.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北京 100081)
犬種布魯氏菌是布魯氏菌屬的一個種,主要引發(fā)犬類動物發(fā)生布魯氏菌?。?],也可以與牛種、羊種、豬種布魯氏菌合并引發(fā)犬的布魯氏菌病(布病)[2]。患病母犬的主要臨床癥狀是流產(chǎn),產(chǎn)弱仔,產(chǎn)道炎;患病公犬精液中可攜帶布魯氏菌和大量炎癥細胞及病變精子,部分病犬出現(xiàn)附睪炎和睪丸萎縮等炎癥病變[3]。2012年2月,從貴賓犬的前肢靜脈血中培養(yǎng)分離到疑似布魯氏菌,經(jīng)過血清學試驗、生化試驗、PCR試驗鑒定確定該菌種是犬種布魯氏菌,將該菌株命名為Brucella canis GB1。
1.1 血樣來源 無菌采血樣品來自北京一居民家養(yǎng)流產(chǎn)貴賓犬,該犬第一次發(fā)情與自家公狗交配,順利產(chǎn)下4只健康幼犬。第二次發(fā)情與他人養(yǎng)的一只貴賓犬交配,懷孕51 d后發(fā)生流產(chǎn)。該病犬流產(chǎn)后的第115天體表溫度達38.9℃,眼睛有大量膿性分泌物,對其前肢靜脈采血,從全血中分離得到該菌。分離血清保存于-20℃。
1.2 菌株 對照用菌株牛種布魯氏菌A19(CVCC 70202)、羊種布魯氏菌 M28(CVCC 70003)、犬種布魯氏菌RM6/66(CVCC 70701)、豬種布魯氏菌S2(CVCC 70502)均由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提供。
1.3 血清及抗原 犬種布魯氏菌陽性血清(對RM6/66抗原凝集效價為1∶4096)由課題組研制;布魯氏菌陽性血清(批號:201001)與陰性血清(批號:2001-1)、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抗原(批號:201201)、布魯氏菌病試管凝集試驗抗原(批號:201201),均由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提供。
1.4 培養(yǎng)基 胰眎瓊脂培養(yǎng)基由中國獸醫(yī)藥品監(jiān)察所制備。胰酶大豆培養(yǎng)基(TSB)為BD/Difco產(chǎn)品(批號:0144388)。
1.5 試劑 PH8.9 Menzel’s緩沖液(蒸餾水1000 mL、Na2CO30.795 g、NaHCO37.14 g、NaCl5 g、苯酚5 g)、石炭酸生理鹽水。
1.6 試劑盒 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寶生物工程(大連)有限公司(Lot:CA1301);PCR反應試劑盒(Lot:DR001B)、DNA Marker DL2000(Lot:D501A),TAKARA 公司。
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文獻[4],對該菌進行分離培養(yǎng)及鑒定。
2.1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特性和生化試驗
2.1.1 細菌培養(yǎng) 試驗犬采血后立即全血接種胰眎瓊脂斜面培養(yǎng)基,37℃培養(yǎng)72 h。
2.1.2 菌體、菌落染色 將培養(yǎng)后的菌體涂抹于玻璃片上,火焰固定后革蘭氏染色,油鏡觀察。用布魯氏菌菌落結晶紫染色液對菌落染色15 s后觀察。
2.1.3 生化試驗 將醋酸鉛濾紙條放入增殖的待
檢菌樣品中,37℃培養(yǎng)72 h,觀察結果。
2.2 凝集試驗
2.2.1 布魯氏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 試驗血清作1∶1、1∶2、1∶6 倍稀釋,分別取 30 μL 與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抗原30μL混合反應,4 min后觀察結果,出現(xiàn)凝集顆粒,液體完全透明記為++++;有明顯的凝集顆粒,液體幾乎完全透明記為+++;有較明顯的凝集顆粒,液體稍透明記為++;稍能見到凝集,液體混濁記為+;無凝集,液體均勻混濁記為-。
2.2.2 試管凝集試驗
2.2.2.1 比濁對照管配制 1∶20稀釋抗原等量稀釋液稀釋(1∶40稀釋)后,再用稀釋液配制成含1∶40抗原0%、25%、50%、75%、100%的懸液。分別代表:菌體完全凝集和沉淀,液體100%清亮記為++++;菌體幾乎完全凝集和沉淀,液體75%清亮記為+++;有顯著的凝集和沉淀,液體50%清亮記為++;有清楚的凝集和沉淀,液體25%清亮記為+;無凝集和沉淀,液體均勻混濁記為-。
2.2.2.2 犬種布魯氏菌病試管凝集試驗抗原用pH8.9 Menzel’s緩沖液作 1 ∶20 稀釋;被檢血清及陰、陽性對照血清用 pH8.9 Menzel’s緩沖液作1 ∶12.5 、1 ∶25、1 ∶50、1 ∶100 倍稀釋。
2.2.2.3 稀釋好的抗原和各稀釋度被檢血清(第1管加入0.1 mL混合后棄0.25 mL,第2管從第1管取0.5 mL加入混合后棄0.5 mL,第3管從第2管取0.5 mL混合后棄0.5 mL,第4管從第3管取0.5 mL混合后棄0.5 mL)及陰、陽性對照血清各加0.5mL混合,置37℃溫箱中作用24 h,取出與比濁對照管比較讀取結果。
2.3 細菌的AMOS-PCR鑒定
2.3.1 菌株復蘇和細菌基因組的提取 牛種、羊種、犬種和豬種布魯氏菌菌種復蘇時,用胰眎瓊脂劃線,于37℃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72 h。各挑取單個菌落到1.5 mL TSB液體培養(yǎng)基中,37℃培養(yǎng)至對數(shù)生長中期,按照Qiagen細菌基因組抽提試劑盒說明書,提取各細菌基因組DNA,經(jīng)初步定量的核酸置-20℃保存?zhèn)溆谩?/p>
2.3.2 引物設計 參照已發(fā)表的文獻[5-6],設計表1所示的各引物。其中RIS711存在于IS711基因內(nèi),不同的F引物則對應于IS711基因外側。將Fabortus、Fmelitensis、Fsuis配成引物混合儲存液(簡稱AMS引物),每種引物濃度為25μmol/L,其他各引物的儲存濃度均配制成25μmol/L。
表1 用于鑒定布魯氏菌種屬的PCR引物序列
2.3.3 PCR反應體系 50μL的反應體系中,含5μL 10× Buffer;8μL 2.5mmol/L dNTPs;AMS引物混合物2 μL,RIS711、Feri、Reri儲存液各2 μL;Taq 酶2U,模板DNA 1μL(或用接種環(huán)蘸取少量菌體)。
2.3.4 PCR反應程序 經(jīng)過優(yōu)化的PCR反應程序為:95℃ 5min后,按94℃ 1min,60℃ 1.5min,72℃ 1.5min進行28個循環(huán);最后72℃延伸10min。擴增產(chǎn)物用1.5% 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鑒定。
3.1 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特性和生化試驗 全血接種2個胰眎瓊脂斜面培養(yǎng)基后共培養(yǎng)出8個呈乳白色、圓形、凸起的菌落,經(jīng)過細菌的分離、培養(yǎng)特性觀察和生化試驗,對菌體革蘭氏染色后,放在顯微鏡1000倍油鏡下觀察:菌體呈細小球狀,呈紅色(陰性),菌落經(jīng)結晶紫染色后呈紫色,無 H2S產(chǎn)生,初步診斷分離的該流行菌株為布魯氏菌屬犬種。
3.2 凝集試驗 病犬血清樣品粗糙型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結果呈陽性反應(+),詳見表2;病犬血清樣品粗糙型布魯氏菌病試管凝集試驗結果也呈陽性反應(+),詳見表3。病犬血清樣品光滑型布魯氏菌凝集試驗均呈陰性反應(-),本項血清學試驗診斷結果證明了該病犬感染了粗粗糙型布魯氏菌。
表2 粗糙型布魯氏菌病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結果
表3 粗糙型布魯氏菌病試管凝集試驗結果
3.3 AMOS - PCR 鑒定結果 A19、M28、S2 和RM6/66均在劃線接種后72 h均出現(xiàn)可見的小菌落,本研究中的分離菌培養(yǎng)72 h同樣形成肉眼可見的菌落,比其它光滑型布魯氏菌形成的菌落稍大。單個菌落接種TSB液體培養(yǎng)基,37℃搖振培養(yǎng)20 h后,提取基因組DNA。取2μL進行瓊脂糖凝膠電泳,在紫外光下均能觀察到特異性條帶。PCR產(chǎn)物電泳結果見圖2。該項試驗進一步證明了本次分離的菌株為犬種布魯氏菌。
圖2 AMOS-PCR鑒定結果
通過對該只貴賓犬的病原學診斷,將病犬全血培養(yǎng)收獲的布魯氏菌株命名為Brucella canis GB1。
[1] 尚德秋.動物布魯氏菌病[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2:283-292.
[2] 吳清民.獸醫(yī)傳染病學[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出版社,2002:187-193.
[3] 劉秉陽.布魯氏菌病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1989:327-373.
[4] 世界衛(wèi)生組織著,農(nóng)業(yè)部畜牧獸醫(yī)局譯.哺乳動物、禽、蜜A類和B類疾病診斷試驗和疫苗標準手冊[M].北京: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363-388.
[5] 丁家波,張存帥,彭小兵,等.布魯氏菌種屬鑒定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應用[J].中國獸醫(yī)學報.2009,29(5):594 -597.
[6] 彭小兵,程君生,夏業(yè)才,等.多重PCR方法鑒別牛、羊、豬種布魯氏菌株[J].中國獸藥雜志.2010,44(2):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