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飛
(海州實驗中學,江蘇 連云港 222023)
“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Mentessori)有一句名言: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 I may remember.Involve me, I will understand.(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也許會記憶;讓我參與,我將會銘記)。他認為,體驗和實踐是語言教學的核心。而綜合實踐活動是基于學生的直接經(jīng)驗、密切聯(lián)系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xiàn)對知識運用的課程形態(tài),它通過生動、形象有趣的活動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它從內(nèi)容、形式到所產(chǎn)生的教育影響都具有很強的綜合特征。因此,我們設想:如果我們以英語課堂教學為載體,通過誘發(f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特長,以提高聽、說、讀、寫能力和其他認知能力、活動能力以及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為目的,以英語語言的實踐為主要環(huán)節(jié),以學生所掌握的英語知識與生活為核心來開展實踐性的語言學習,那么應該能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日前,筆者作為點評嘉賓參加了連云港市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活動展示課,下面筆者結合8A Unit 3 Main Task 這節(jié)英語寫作課,來闡述綜合實踐的理念在該節(jié)課的滲透。
教師首先讓學生觀看熟悉的音樂電視《北京歡迎你》,通過觀看北京的名勝古跡和感受音樂的美引出本課的主題“a day out”,為后面的“guessing game”及Kitty和Daniel活動的開展做好鋪墊。接著導入新課,由Linda在北京世界公園一日的游記提出以下問題來復習導入:Do you still remember Linda? Where did she go on 25th October? What did she see there?接著通過猜謎游戲(play a guessing game)來復習世界各地的名勝(ppt1、ppt2),例如:
A.It is a famous tall building made of metal.
—— the Eiffel Tower
B.They are old stone buildings of Egypt.
—— pyramids
C.It is a beautiful building with a big garden and many trees.
—— the White House
D.It is near the famous Harbour Bridge and looks like shells.
—— the Opera House
(ppt1)
(ppt2)
這樣通過情景的創(chuàng)設,復習了舊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自然過渡,引出話題
T: There are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If you want to visit Beijing, can you visit all of them in just one day?
Ss: No.
T: Yes.Now Kitty and Daniel’s friend Linda will go back to the USA.They want to invite all their classmates to visit Beijing with Linda.They will choose four of them to visit.They are Tian’anmen Square, Beihai Park, Wangfujing Street and the Palace Museum.(如ppt3)
(ppt3)
(二)自主學習,獲取信息
1.教師介紹本課的背景知識后,讓學生獨立完成以下表格:Before the trip, they make a plan.Here is the plan on Page 53.Please read the plan aloud and match the places with the activities.
Places Activities The Palace Museum …Beihai Park …Tian’anmen Square …Wangfujing Street …
這樣通過任務型閱讀,學生能很快把握該計劃的要點,從而有利于他們進一步的學習。
2.教師設計問題,包含該計劃中某一活動的具體時間、交通方式等詳細信息,由此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閱讀習慣以及獲取信息的能力。教師說:Now according to the plan we have read,would you please finish the route of the trip?OK! Let’s have a try.讓學生完成以下的路線圖(ppt4)。該步驟讓學生形象、直觀、系統(tǒng)地將他們的旅行計劃重現(xiàn)腦海,這樣既熟悉了Kitty與Daniel的旅行計劃,又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學生自己制訂計劃明確思路。
(ppt4)
(三)完成文本,了解篇章
T: Kitty and Daniel hope their classmates can also join them, they are writing a letter to invite them, but they haven’t finished it.Let’s help them complete the letter in Part C on Page 54.(學生完成C部分)
T: Let’s read the invitation letter together.OK.How many parts are there in the letter?
Ss: There are 8.
T: What are they?
Ss: They are the date, the name of the receiver,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e letter, plan, cost,instructions, closing and signature.
讓學生閱讀信息,填入所缺的單詞,完成這封信。教師帶著學生來核對答案,并呈現(xiàn)在幻燈片上。
(一)合作探究,制訂計劃
1.T: OK! We know Linda will go back to the USA.Do you want to invite Linda to visit our hometown Lianyungang?
Ss: Yes.
T: Lianyungang is a beautiful place, too.Thereare al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in Lianyungang.They are Huaguo Moutain, Kongwang Moutain,Donghai Spring and so on.(通過幻燈片展示相應名勝古跡的圖片), We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views, go boating, go fishing, climb the hill, fly a kite, have a picnic, have a barbecue, go shopping,take photos, play hide-and-seek, eat delicious food,eat snacks...(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具體活動的圖片,給學生想象的空間與時間,幫助學習回憶有關活動的英文表達法)把學生可進行的相關活動在屏幕上呈現(xiàn),讓學生們積累足夠的素材,為更好的寫作任務打下基礎。
2.T: If we want to invite Linda to visit Lianyungang, we should write an invitation letter to her.Before writing the letter, we must make a trip plan.Do you think so?
Ss: Yes.
T: But how to make the plan? How many steps are there? Please talk about the steps with your partner.
幫助學生一起說出制訂旅行計劃的五個步驟:
Step 1: places(where to go);Step 2:activities(what to do); Step 3: traffic(how to get there); Step 4: time(when to do); Step 5:cost(money).
3.教師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怎樣制訂計劃,學生們進行group work,明確制訂計劃的步驟,以便更好地將自己的計劃制訂好。然后讓兩個小組推薦代表口頭表達他們的計劃,訓練學生聽說能力。
4.共同回顧,如何去寫邀請信的環(huán)節(jié)(ppt5)
(ppt5)
(二)獨立寫作,交流展示
T: Try to write an invitation letter to Linda according to the plan.(ppt6、ppt7)
(ppt6)
(ppt7)
在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遣詞造句能力,加上寫前的閱讀和口頭表達訓練,小組內(nèi)的大部分學生都能對參觀某個景點、采用某種交通方式、開展某些活動等進行自如表達。因此,寫作部分由學生獨立思考,教師給出上面印有部分提示的信,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最后,由兩到三位學生將自己的信放到教室投影上展示給大家,學生與教師共同評價然后學生之間互評。
教師對本課的內(nèi)容進行總結后,出示一些圖片,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A.What happened in each picture? B.Do you think it right to do so? C.If not, what shouldn’t we do when we have a day out?(ppt8)
(ppt8)
這樣,通過以上不文明的行為的對比,教師給出的旅行中應該注意的事項,進行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最后,布置作業(yè):在宋祖英演唱的歌曲《在海一方》聲中,本課結束。
本課設計了閱讀、分析、討論、總結、寫作等活動,體現(xiàn)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采用了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earning)的方法,因此本節(jié)寫作課也分為“pre-writing、while-writing、post-writing”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學生在學習了北京各個景點的一日游的計劃后,仿寫了一篇英語邀請信,同時還要求學生能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旅行線路和游玩項目。這篇文章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指導材料,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又讓學生們組成了學習小組,互相幫助,通過共同研讀課文內(nèi)容,完成了策劃和寫作,達成了既定的教學目標。因此,本節(jié)課是一節(jié)比較成功的展示課。事實上,我們再從牛津初中英語教材六本書的編排體系上來分析:7A(教材)對應人與人的關系、7B 對應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8A 對應人與自然的關系、8B 對應人與社會的關系、9A 對應人與人的關系、9B 則對應人與社會的關系,這與綜合實踐所提倡的研究型學習所包括的“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人與自我”是不謀而合的?;仡櫣P者在2010年所主編的《海州古城》(蘇守杰、劉宗飛,2010)綜合實踐校本教材,其中有一章《我的家鄉(xiāng)》中也談到了旅游資源,而其中的教學設計和本課的內(nèi)容存在很多相似之處:
首先主題導入,“模擬情境,導入新課”后,提出問題:
你的QQ好友準備到我們家鄉(xiāng)連云港來游覽,你愿意為他當一次小導游嗎?(這樣能激發(fā)學生的小主人意識,吸引了學生情感的投入。)
接著“借助材料,欣賞風景”:通過選擇旅游景點、制定游覽路線、設定游覽時間、計算游覽費用和商定游覽注意事項,完成一日游的主要計劃。
最后“小組討論,品嘗特產(chǎn)”,安排招待朋友吃家鄉(xiāng)菜,贈送他們家鄉(xiāng)的土特產(chǎn),這樣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家鄉(xiāng)物產(chǎn)的豐富,也培養(yǎng)了學生熱情好客的待人之道,同時,也發(fā)出邀請——“歡迎到我的家鄉(xiāng)連云港來!”(Welcome to Lianyungang!)。
我們通過這種綜合實踐活動,整合出了一種學校、社區(qū)和社會有機結合的資源,讓師生走出了學校,融入了社區(qū),開展了社會調(diào)查研究,不斷搜集、整理家鄉(xiāng)的資料,了解研究的動態(tài)和新成果,挖掘新的資料,同時體驗生活,培養(yǎng)學生實踐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激發(fā)師生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熱情,傳承文化,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英語課堂教學強調(diào)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水平入手,倡導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和體驗參與的任務型應用途徑,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從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鐘啟泉、崔允浩,2003:39)這與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是不謀而合的。新課程理念下的英語課堂是一個具有生命力的課堂,伴隨著課堂教學活動的展開,它最后的生成和綜合實踐的成果一樣精彩紛呈。
2.2.1 小組合作學習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探究式學習方法倡導的是學生小組合作交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學習方式,所以我們要組建選擇大主題下的子課題研究小組,進一步探討小組所選定的研究內(nèi)容。而英語的課堂教學也離不開討論、交流,所以我們也經(jīng)常采用交際(communication)法來操練,采用兩人(pair work)或者多人的對話和角色扮演(role play),教師就必須為學生提供交流活動的平臺,這樣靈活的課桌椅擺放就很重要。自2009年,我市就開始把學生的座位由原來的“秧田式”變成了現(xiàn)在的“馬蹄式”,組成六人小組的形式,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暢所欲言,他們在小組長的有效組織下更好地開展各項工作。目前,這種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已經(jīng)被全市大多數(shù)英語教師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他們還采用了小組競賽、小組評價等形式為每個小組積分,更加調(diào)動了學生小組合作的積極性。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已經(jīng)成為了綜合實踐和英語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學習方式。
2.2.2 體驗參與是教學的主要應用途徑
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情景創(chuàng)設來呈現(xiàn)新的語言點(presentation),然后讓學生在一種模擬的場景中進行練習和操練(practice),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體驗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最主要途徑(程曉堂,2009:45)。而在綜合實踐過程中,學生也要通過自己對社會和生活“探究”、“體驗”、“交往”,去掌握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來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逐步感悟到合作的重要性,學會合作與溝通,來增強了解社會的能力,領悟到“親歷親為才能幫助自己悟出生活”的真諦(吳剛平,2005:58)。因此,英語課堂教學和綜合實踐都把學生的體驗和參與作為了教學的主要應用途徑。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新的課程形態(tài)正在進入英語課程的學習,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課程和課堂的約束,形成了以學生為中心,以活動為主體,以情境為平臺,以實踐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它將要求教師與學生盡可能地開發(fā)和利用各種英語資源進行自學和探究,把英語課程與綜合實踐活動真正地融合起來(張獻臣,2007: 20)。在英語教學中體現(xiàn)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習英語,筆者點評過這節(jié)觀摩課后,結合本人所編寫的校本教材,提出了這樣的設想:我們要把綜合實踐的理念再加上國際的視野,培養(yǎng)的學生不但要具備導游的能力,而且還要做具備英語能力較強的雙語導游(bilingual guide),這樣我們的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正如英語課程標準上所說的那樣“我們要通過擴大學生接觸異國文化的范圍,幫助學生拓展視野,使他們提高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性和鑒別能力,進而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中國教育部,2001:5)。
荀子曾經(jīng)說過:“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于行而止矣?!彼麖娬{(diào)了學習的終極目標是“學以致用”。因此,我們不僅要把綜合實踐的理念滲透到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還要把這些語言的技能運用到課外活動(包括綜合實踐活動)和生活中,相信我們的英語教學將會有更加光輝燦爛的明天!
程曉堂.英語教師課堂話語分析[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
吳剛平.校本課程開發(fā)[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張獻臣.新課程理念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需要處理的幾個辯證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07(5).
中國教育部.課程標準(實驗稿)[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鐘啟泉、崔允漷.新課程的理念與創(chuàng)新——師范生讀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