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重慶400044)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建設的逐步完善,滬深A股的上市公司對內部控制的實施和披露也日益重視,披露自我評價報告的公司呈現(xiàn)上升趨勢,但是,高質量的內部控制真的有助于公司績效提升嗎?本文試用經驗數據來對此問題進行分析。
本文以迪博公司評出的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前100強作為內部控制水平較高的代表,通過相關行業(yè)和公司規(guī)模尋找配對樣本公司。以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每股收益(EPS)和托賓Q作為公司績效的替代指標,試圖揭示內部控制水平高低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
國外學者對內部控制研究的歷史較長,如:Willis(2000)認為公司具有有效的內部控制并提供可靠的內部控制報告,有利于增加企業(yè)價值,并能有助于提升股價。Bushman&Smith(2003)認為良好的信息披露有利于降低代理成本,約束職業(yè)經理人的行為,改善公司治理機制,從而提升公司績效。Doyle(2007)檢驗了705家披露內部控制缺陷的上市公司,發(fā)現(xiàn)這些上市公司的盈余質量較差,其財務報告的可靠性較低,公司績效也較低。
國內的相關研究并不多,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李斌(2005)通過分析折現(xiàn)現(xiàn)金流量模型和資本資產定價模型得出結論,企業(yè)內部控制同未來現(xiàn)金流和折現(xiàn)率有著緊密的內在聯(lián)系,它直接增加或減少企業(yè)價值。黃新建和劉星(2012)以2006-2008年滬市制造業(yè)公司為樣本,發(fā)現(xiàn)內部控制信息透明度與公司績效存在顯著的正相關關系。張曉嵐等(2012)發(fā)現(xiàn)內部控制信息披露質量越高的公司,經營業(yè)績越好。說明現(xiàn)階段我國上市公司披露的內部控制信息已經具備一定的決策有用性。但也有學者提出異議,如張國清(2008)指出,中國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提高和盈余質量無關,也沒有起到改善盈余質量的積極作用。
綜合上述的分析,本文預期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水平會對公司績效產生正向的促進作用。由此提出研究假設如下:
假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水平越高,其公司績效越好。
(一)內部控制質量的度量。依據《企業(yè)內部控制基本規(guī)范》和《企業(yè)內部控制配套指引》,迪博企業(yè)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制定了包括內部環(huán)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溝通和內部監(jiān)督在內的五大一級指標以及下設65個二級指標。若公司披露了二級指標的相關內控信息,此項即為1;否則為0,滿分為65分。迪博公司將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水平分為5個等級,得分在(52,65] 之間的公司為5A級,得分在(39,52] 之間的公司為 4A 級,得分在(26,39]之間的公司為3A級,得分在(13,26]之間的公司為2A級,得分在[0,13]之間的公司為1A級。
本文根據《迪博·中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指數綜合排名100強(2011)》,剔除金融行業(yè)上市公司,按行業(yè)相同、規(guī)模相近的原則尋找配對樣本,最終確定了96組共192家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將處于綜合排名中的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視為高質量,記錄為1;其余配對樣本的公司內部控制質量視為低質量,記錄為0。
(二)公司績效的度量。國內多采用財務指標來度量公司績效,國外多采用托賓Q來度量。綜合以上考慮,本文采用托賓Q和財務指標: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和每股收益(EPS)作為公司績效的衡量。
(三)控制變量。根據以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公司績效與公司規(guī)模、成長性、財務杠桿水平、股權集中度、股權制衡度、償債能力等因素相關。為了準確分析內部控制水平對公司績效的影響,必須對這些因素進行控制。此外,為控制年度和行業(yè)的影響,本文還設置了年度虛擬變量和行業(yè)虛擬變量。這些變量的定義如表1。
(四)回歸模型。綜上所述,本文建立如下的多元回歸模型:
該模型中自變量Ctrl為公司內部控制水平。因變量RLT為公司績效,分別采用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每股收益(EPS)和托賓Q來度量。
表1 控制變量選取及定義
(一)樣本選取與描述性統(tǒng)計。本文相關財務數據來源于國泰安信息技術公司的CSMAR數據庫和公開披露的上市公司年度報告。
表2 樣本數據行業(yè)分布狀況表
(二)分組比較信息。為檢驗內部控制水平對公司績效的影響,本文按照內部控制水平進行分組,分別計算內控水平較好的樣本公司與配比公司兩組樣本績效指標的均值及其差值,再進行樣本均值差t檢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按內部控制水平分組檢驗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內部控制水平較好,則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每股收益(EPS)均較好。這說明內部控制水平較好的公司其經營績效明顯好于內部控制水平較差的公司。
(三)回歸分析。
表4 模型主要變量相關性分析
1.模型變量間相關性分析。為了分析模型變量間的相關關系,我們采用Pearson檢驗來考察變量間相關系數和顯著性水平。雖然各變量間表現(xiàn)出一定的相關性,但是系數較小,且以VIF檢驗多重共線性的值不顯著,可以認為多重共線性不會影響回歸結果。
2.多元回歸分析結果。將樣本數據代入上面的回歸模型,運用Stata11.0軟件進行多元回歸,得到表5結果。制水平越高,其公司績效越好。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主要是因為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公司股東、債權人、監(jiān)管機構、供應商、購買商等利益相關者對公司的了解,減少了信息的不對稱,有助于公司降低資本成本,提升公司形象,對提高公司的治理效率和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都有促進作用,最終促使公司績效的提升。
3.穩(wěn)健性檢驗。為了進一步驗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本文還采用了每股凈資產、現(xiàn)金回收率、總資產利潤率
表5 多元回歸結果
回歸結果中,F(xiàn)檢驗值的P值等于0,說明多元回歸模型的擬合度是顯著的,具有很強的解釋力。
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多元回歸模型中內部控制水平與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每股收益(EPS)和托賓Q呈顯著正相關關系。這與前面的提出的研究假設和分組檢驗結果相同,說明公司的內部控對樣本數據進行回歸,其回歸結果與先前實證研究呈現(xiàn)一致性,表明采用其他公司績效指標來研究并不會對本文實證結論產生影響。
本文以2009-2011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探討了內部控制水平與公司績效之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無論是分組檢驗還是多元回歸檢驗,內部控制水平較高的公司,其公司績效評價指標如總資產報酬率(ROA)、凈資產報酬率(ROE)、每股收益(EPS)和托賓Q等顯著優(yōu)于內部控制水平較低的公司。這說明提高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水平,對提高公司績效有顯著的正面效應。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