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秀娟
(黃山學院體育學院 安徽黃山 245041)
社會學視域下我國旅游城市體育人口研究①
——以安徽省黃山市為調查個案
聶秀娟
(黃山學院體育學院 安徽黃山 245041)
體育人口作為體育的載體,不僅具有傳播體育文化及引領時尚生活的功能,也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群眾體育發(fā)展狀況的重要指標。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tǒng)計法和實地觀察法等對我國旅游城市黃山市體育人口進行了調研,結果顯示男性多于女性、青少年和老年人比率較高、活動場所欠缺等。研究為進一步開展旅游城市的體育健身活動,樹立良好旅游城市的體育精神風貌提供參考。
社會學 視域 旅游城市 體育人口
體育人口,指在一定時期,一定地域里,經常從事身體鍛煉,身體娛樂,接受體育教育,參加運動訓練和競賽,以及其他與體育事業(yè)有密切關系的具有統(tǒng)計意義的一種社會群體[1]。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研究體育人口以來,國內外眾多學者以及政府部門都對體育人口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與分析。作為我國旅游城市而言,其不僅應在旅游建設與發(fā)展、城市規(guī)劃、市容市貌、旅游產品與服務等方面走在前列,更應該在體育精神風貌的建設、全民健身及體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民族傳統(tǒng)體育傳承等各個方面順應時代的發(fā)展,成為我國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示范基地。本研究針對我國旅游城市中具有典型形象的黃山市,對其體育人口進行了實地的考察與研究,以期為我國進一步更好更快的發(fā)展旅游城市的體育健身活動奠定一定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以黃山市三區(qū)四縣16周歲以上體育人口作為研究對象。問卷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分別在屯溪區(qū)、徽州區(qū)、黃山區(qū)、休寧、歙縣、黟縣、祁門進行現場隨機發(fā)放與回收300份,并對相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
性別研究是體育人口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徐箐等在“上海市人口與體育人口性別結構的基本特征與研究”中指出[2],上海市體育人口的性別結構比為161:75,高于人口結構學所規(guī)定的總人口性別比平衡區(qū)間的標準。男性體育人口數高于女性體育人口數,而且分年齡性別比波動幅度較大。表1顯示男性的體育人口率為33.5%,女性的體育人口率為26.7%,說明男性體育人口率大于女性體育人口率。
人口年齡結構調查結果表明,黃山市體育人口呈“兩頭高,中間低”的馬鞍形結構,處于中間階段的青壯年和中年人體育人口所占比例明顯低于青少年和老年人。這樣的體育人口結構與我國的體育人口結構是一致的。其中,16~25歲年齡段的體育人口率最高,為41.5%。該年齡段體育人口比例高大致有二個原因:(1)該年齡段學生所占比例較高,由于學校體育課及體育場地的便利條件使得體育人口率較高;(2)現代青年人思想的轉變及國家的晚婚晚育政策使得青年人沒有了家庭的包袱,有充足時間加強鍛煉。26~55歲的中年人往往身體比較健康,在家庭責任和競爭壓力下,忽視了體育鍛煉或者說因為家庭或者工作放棄了體育鍛煉。56以上年齡段的人經濟壓力減輕,由于年齡的增長,其身體素質也越來越差,這就使得該年齡段體育人口大幅增加。(見表1)
體育人口職業(yè)結構調查數據顯示在黃山市體育人口各職業(yè)人群中,學生的體育人口率最高,為46%,這和學生的特殊性有關。其余整體較低,主要以非體力為主。(見表2)
調查顯示,黃山市體育人口的活動形式以個人鍛煉和與朋友一起為主,占82%,也就是以私人活動為主,社區(qū)或單位組織的活動較少。體育人口的活動形式反映出體育活動的組織化程度。根據2003年《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報告》來看[3],黃山市的調研結果與報告基本一致,說明黃山市體育人口參與體育運動的主動性較強,而組織化程度較低,這就要求政府部門或社區(qū)單位多組織居民參與體育活動。調查發(fā)現,黃山市體育人口主要活動場地幾乎都是不收費場地,收費的如經營性健身俱樂部的只占13.4%。這表明黃山市具體表現為健身消費水平還很低,結構也不合理,在健身場所的選擇上非消費性場所比重較大。
體育活動項目是指為了強生祛病,娛樂身心及提高運動技術水平所采用的各項活動內容和方法的總稱。體育活動項目種類繁多,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對體育活動項目的喜好不同,所以,人們對體育活動具有較強的選擇性。此次調查表明,黃山市體育人口參與體育活動項目前后比例的大小依次為:跑步、長走;兵、羽、網球;足、籃、排球;交際舞、體育舞蹈;氣功、太極拳、武術;登山;臺球、保齡球。
調查顯示,跑步或長走由于其隨意性和方便有效的特點成為體育人口運動時的首選活動項目,并且其頻數遠遠大于其他運動項目,唯一有較大不同的是黃山市體育人口參與登山運動的人數較全國而言較高,這與黃山市的地理形態(tài)有密切關系。
弱勢群體也叫社會脆弱群體,由于弱勢群體沒有經濟實力到健身會所參加體育活動,所以政府應當實行政策傾斜,劃出專門的的區(qū)域,投入專門的資金,增加公共性體育設施,使弱勢群體能夠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政府更應進一步加強對老年人群,殘疾人群,低收入人群及城市和農村的貧困人群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鼓勵他們參與體育運動。
政府、社區(qū)、學校、企業(yè)都應加強體育宣傳的力度,宣傳科學的鍛煉方法以喚醒人們的健康意識,讓體育運動成為一種時尚。同時應興建更多的體育場地設施,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社區(qū)應多組織居民參與群體性體育活動,讓體育活動成為社區(qū)文化活動的一部分;企業(yè)應合理劃分工作時間,將體育運動作為企業(yè)文化理念的一部分,鼓勵員工參與企業(yè)組織的體育活動,并給予一定的經濟獎勵。
表1 黃山市體育人口性別及年齡結構表 (n=89)
表2 黃山市體育人口職業(yè)結構表 (n=89)
青壯年階層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體育意識,制約他們參加體育運動的主要原因是工作時間較忙,缺少余暇時間。針對這一人群,可以發(fā)展高端體育運動,如網球和高爾夫球,提升運動品味以吸引這一人群。在老年人參加體育運動的同時,應進一步加強配備專門的體育指導員,以提高老年人參與體育運動的質量,同時在鄉(xiāng)村、社區(qū)開展老年人體育活動。
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思想觀念得到解放,越來越多的女性希望加入體育鍛煉中來。這也促進政府及社會體育組織在制定體育人口發(fā)展計劃時,應多從學校體育、家庭體育、企業(yè)體育、社區(qū)體育等各個方面,根據女性的生理特點滿足其在各年齡段的體育活動需求,可以建立專門的女性體育活動團體,為其參于體育活動提供便利。
[1]盧元鎮(zhèn).體育社會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80.
[2]徐箐,肖煥禹,陳玉忠,等.上海市人口與體育人口性別結構的基本特征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95(6):7-9.
[3]中國群眾體育調查課題組.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結果報告[R].北京:國家體育總局,2003.
[4]竇卉平.黃山市體育旅游發(fā)展戰(zhàn)略[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2008,27(5):19-21.
G80-05
A
2095-2813(2013)09(a)-0128-02
聶秀娟(1981—),女,江蘇徐州人,碩士,黃山學院體育學院教師,研究方向:體育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