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波明,應 茵
(浙江省寧波市第二醫(yī)院肝病科,浙江 寧波 31501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種無過量飲酒史但出現(xiàn)肝實質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貯積的臨床病理綜合征[1],部分患者有可能發(fā)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目前其發(fā)病率在我國有增加趨勢。水飛薊賓膠囊具有抗脂質過氧化、抗腫瘤、抗自由基、抗脂氧酶以及調(diào)血脂等作用[2]。我院對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采用水飛薊賓治療,取得了較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0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經(jīng)CT平掃以及血糖、血脂、肝功能、血壓檢查,均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3]中的診斷標準。其中男57例,女 45例;年齡 36~73 歲,平均(49.23±12.12)歲;排除酒精性、藥物性、肝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或代謝性肝病。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2組,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1例。治療組患者中,男29例,女 22 例;年齡 36~72 歲,平均(49.21±12.32)歲。對照組患者中,男 28例,女 23例;年齡 36~73歲,平均(49.26±11.43)歲。兩組患者在病情、年齡、性別和病程嚴重程度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給予減重及控制飲食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口服維生素E膠丸100mg,治療組均給予口服水飛薊賓膠囊(商品名水林佳,天津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為35mg/?!?0粒)105 mg,均每日3次,療程均為6個月。兩組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治療前后患者肝功能的變化和血脂的變化,并采用CT平掃檢查治療前后肝臟脂肪變程度的變化。同時,觀察治療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
顯效: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或癥狀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且CT平掃檢測肝臟密度明顯升高,肝脾值升高大于0.2或脂肪肝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有部分改善,CT平掃顯示肝脾值升高小于等于0.2;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無改善,CT平掃顯示肝脾值無變化或下降。以前兩者合計為總有效。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數(shù)資料用 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用±s表示,兩組比較用 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見表1和表2。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肝功能均得到明顯改善(P<0.05),血脂水平均顯著改善(P<0.05),且治療組改善更顯著(P<0.05);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和血脂變化(±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和血脂變化(±s)
注:ALT為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為天門冬酸氨基轉移酶,GGT為谷氨酰轉肽酶,TG為甘油三酯,TC為總膽固醇,LDL-C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為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治療前比較,△P <0.05,▲ P <0.01;與對照組比較,* P <0.05。
ALT(U/L)AST(U/L)GGT(U/L)TG(mmol/L)CHO(mmol/L)LDL-C(mmol/L)HDL-C(mmol/L)治療前121.26 ± 30.26 99.23 ± 21.11 155.21 ± 18.26 2.74 ± 0.45 6.52 ± 1.65 3.28 ± 1.43 0.59 ± 0.31治療后71.54 ± 21.52△59.29 ± 16.18△75.56 ± 12.96△1.72 ± 0.76△4.57 ± 1.43△2.26 ± 1.41△0.89 ± 0.54△治療前121.26 ± 30.26 99.23 ± 21.11 155.21 ± 18.26 2.74 ± 0.45 6.52 ± 1.65 3.28 ± 1.43 0.59 ± 0.31治療后41.54 ± 10.25▲*39.67 ± 8.45▲*40.25 ± 8.67▲*1.22 ±0.15▲*3.16 ±0.33▲*1.57 ±0.56▲*1.67 ±0.68▲*指標 對照組(n=51) 治療組(n=51)
表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隨著目前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發(fā)生率也隨之逐年上升,發(fā)病率在肥胖人群中可達60%。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引起無癥狀性轉氨酶水平升高,部分患者甚至可發(fā)展為肝硬化[4],嚴重損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因而其防治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種無過量飲酒史、病變主體為肝小葉、以肝細胞脂肪變性和脂肪儲積為病理特征的臨床綜合征[5]。盡管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然而部分研究表明其發(fā)病與肝臟脂質代謝障礙、肝細胞色素表達增加、氧應激、遺傳因素、脂質過氧化損傷及免疫反應等密切相關[6]。因此,根據(jù)患者的具體表現(xiàn),采取合理的飲食療法和運動療法,以及采取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藥物治療,可取得較好的療效。
水飛薊素是來源于菊科植物水飛薊種子種皮的一種黃酮木脂素類化合物,其中水飛薊素是主要的活性成分[7]。水飛薊賓具有修復肝細胞膜、調(diào)節(jié)肝脂肪代謝等作用,并可通過清除肝細胞內(nèi)的活性氧自由基而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水飛薊素進入體內(nèi)后能通過特異性地與肝細胞膜結合,保護、修復肝細胞膜,促進肝細胞再生,提高肝細胞膜對藥物、病毒以及自由基的防御能力;可應用于多種肝病的治療,顯著改善肝病癥狀、降低血清轉氨酶和改善患者血脂水平[8]。
本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顯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臨床有效率高達90.20%,且治療過程中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因此認為,應用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療效顯著,且不良反應小,可在臨床推廣。
[1]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療策略[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3,11(2):111.
[2]范建高,丁小東,曾 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美國肝臟病學會專題研討會紀要[J].肝臟,2003,8(2):59 -61.
[3]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脂肪肝和酒精性脂肪肝病學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診療指南》(2006年2月修訂)[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3):161 -163.
[5]王 斌,曹燕平,張紅旭,等.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療效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1,14(4):197 -199.
[6]王玉剛,施 敏,陳錫美,等.水飛薊素治療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機制探討[J].中華消化雜志,2008,28(4):263-265.
[7]孫燕輝.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的療效[J].中國新藥雜志,2010,19(9):769 -771.
[8]程 勇,言紅健,王陽陽,等.水飛薊賓膠囊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40例近期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0,50(5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