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久浪,王 玨,毛晨蕾,吳慧明
(浙江農林大學農業(yè)與食品科學學院,浙江臨安 311300)
苯醚甲環(huán)唑 (difenoconazole),化學名為順,反-3-氯-4-[4-甲 基-2-(1H-1,2,4-三 唑-1-基 甲基)-1,3-二啞戊烷-2-基]苯基4-氯苯基醚,結構如圖1所示[1-2]。屬于三唑類內吸性殺菌劑,主要抑制麥角甾醇的生物合成,破壞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3]。多用于防治豆類、小麥、馬鈴薯、瓜果類、果樹等作物的真菌病害。
圖1 苯醚甲環(huán)唑結構式
近年來,因出口毛豆中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超標引發(fā)的外貿退賠問題時有發(fā)生,而商品毛豆中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的檢測方法和相關標準未見報道。已報道的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檢測方法多數是關于土壤和水體的[4-6],或農產品中殘留的快速檢測[7]。
QuEChERS是近年使用的1種農藥殘留快速檢測方法,適用于各種分子結構和極性農藥殘留的提取凈化,具有提高分析速度、減少試劑用量、適于自動化分析,且靈敏、簡便、快速、高效等的獨特優(yōu)勢[8]。運用QueCHERS法檢測苯醚甲環(huán)唑也有相關報道,但與氣相色譜-質譜的聯用[9-10],使成本升高和普及性下降。因此,結合QuEChERS前處理的方法,優(yōu)化儀器檢測條件,旨在通過建立普通GC-ECD法,快速準確檢測毛豆樣品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殘留量。
采自杭州、臨安、寧波、諸暨4個產地的68批次毛豆產品。
島津GC2010氣相色譜儀 (ECD檢測器)帶自動進樣器,色譜柱 HP-1(30 m×0.32 mm×0.25 μm),食品加工機 (4184,博朗電器),高速勻漿機 (T25D,IKA),TDL-5-A離心機 (上海飛鴿公司),高速冷凍離心機 (R21,熱點)。
丙酮、乙酸乙酯、乙腈、氯化鈉和硫酸鎂均為市售化學純試劑;N-丙基乙二胺 (PSA,上海月旭),苯醚甲環(huán)唑標準品 (≥98%,上海振翔)
1.3.1 樣品預處理
將待檢測的毛豆或帶莢毛豆樣品與純水按質量比1∶1混勻后,在食品加工機中勻漿混勻,取200 g混合物,待測。
1.3.2 樣品前處理
稱取勻漿后的樣品10 g,置于50 mL離心管內,加入10 mL乙腈,劇烈振蕩1 min,加入1 g氯化鈉和4 g硫酸鎂,劇烈振蕩1 min。3 000 r·min-1離心3 min,取1.5 mL上清液于裝有50 mg PSA和250 mg硫酸鎂的2 mL離心管中,劇烈振蕩1 min,4 ℃10 000 r·min-1離心1 min,取1 mL 上清液至試管,N2吹干后用1 mL乙酸乙酯溶解殘留物,待測。
色譜柱:Agilent HP-1石英毛細管柱 (30 m×0.32 mm×0.25 μm);載氣:高純N2(≥99.999%);進樣口280℃,檢測器290℃,柱箱初始溫度160℃,以20℃·min-1升到255℃,保持6 min,再以50℃·min-1升到270℃保持6 min;每分鐘柱流量5 mL,尾吹30 mL,不分流進樣1 μL。在上述儀器條件下,苯醚甲環(huán)唑的保留時間為9.8 min。
稱取空白對照樣品10 g,分別添加適量的苯醚甲環(huán)唑標準溶液,將樣品中濃度設為0.001,0.010和0.100 mg·kg-1,每濃度重復5次,按1.3.2節(jié)方法測定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量,并計算添加回收率。
準確稱取10 mg苯醚甲環(huán)唑標準品于10 mL容量瓶中,用丙酮溶解并定容至刻度。用乙酸乙酯分別稀釋為0.001,0.005,0.010,0.050 和 0.100 mg·kg-1的標準溶液,并在上述儀器條件下進樣檢測,以進樣濃度為橫坐標,ECD響應值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 (圖2)。苯醚甲環(huán)唑的回歸方程為y=3 229x-0.366 2,相關系數r=0.999。
圖2 苯醚甲環(huán)唑標準曲線
在上述樣品處理方法和儀器條件下,苯醚甲環(huán)唑的最低檢測濃度為0.001 mg·kg-1。當添加濃度為0.001,0.010和0.100 mg·kg-1時,按上述方法和步驟進行檢測。毛豆仁和帶莢毛豆的平均添加回收率80.8%~95.6%和90.7%~101.9%,相對標準偏差(RSD)為1.7%~4.9%和9.3%~14.8%(表1)。苯醚甲環(huán)唑的精確度和準確度,變異系數都在《農藥殘留試驗準則》允許范圍內,說明方法符合農藥殘留分析與檢測技術要求。
表1 苯醚甲環(huán)唑的添加回收
我國暫未規(guī)定毛豆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最大殘留限量標準 (MRL),CAC則規(guī)定了干大豆中為0.020 mg·kg-1。將檢測結果從低到高列于表2中。結果顯示,在檢測的68批次樣品中 (20個毛豆仁樣品,48個帶莢毛豆),毛豆仁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殘留量均低于 0.020 mg·kg-1,最高為0.011 mg·kg-1(寧波4);4個毛豆仁樣品中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量低于0.001 mg·kg-1,占20%。13個帶莢毛豆樣品的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量大于0.020 mg·kg-1,最高達到0.126 mg·kg-1,超標率達27.1%。
試驗結果顯示,杭州、臨安、寧波、諸暨4產地毛豆仁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殘留量都較小,只有寧波的1個樣品超出0.010 mg·kg-1,但低于MRL值。毛豆仁中平均殘留量以寧波略高,達0.005 mg·kg-1,杭州最小,為0.003 mg·kg-1。帶莢毛豆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殘留量明顯高于毛豆仁,杭州、臨安、寧波、諸暨4地的超標率分別為25%,25%,33%,25%,未檢出率分別為16.7%,25.0%,8.3%和16.7%;寧波和諸暨平均殘留量分別為0.023 和0.022 mg·kg-1,高于 MRL。
試驗結果表明,用QueCHERS和GC-ECD法可快速檢測毛豆樣品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殘留量。對68個不同產地的毛豆仁和帶莢毛豆檢測結果顯示,不同地區(qū)因耕作制度、用藥習慣、氣候條件等的差異,苯醚甲環(huán)唑在毛豆上的殘留量有一定差異。在諸暨和寧波,帶莢毛豆中的殘留量較高,12批次樣品的均值大于0.020 mg·kg-1;同時,帶莢毛豆殘留的苯醚甲環(huán)唑明顯高于毛豆仁。前者各地均值0.013~0.023 mg·kg-1,毛豆仁則為 0.003 ~0.005 mg·kg-1,僅為帶莢時的18% ~31%。由此表明,去莢可有效去除殘留于豆莢上殘留的苯醚甲環(huán)唑,降低食用毛豆時暴露于苯醚甲環(huán)唑的風險。
表2 毛豆和帶莢毛豆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殘留量
[1]Yu Y J,Shi D,Dai D J,et al.Pesticide was put into totally[M].Beijing:Agicultural Press of China,2008:239-240.
[2]李海華,廖福廣,王鵬,等.殺菌劑苯醚甲環(huán)唑的制備[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6,26(4):365-368.
[3]Khan M F R,Smith L J.Evaluating fungicides for controlling Cerosporaleaf spoton sugar beet[J].Crop Prot,2005,24:79-86.
[4]安晶晶,劉新剛,董豐收,等.苯醚甲環(huán)唑在番茄和土壤中的殘留動態(tài)研究[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9,22(7):688-692.
[5]張志勇,王冬蘭,張存政,等.苯醚甲環(huán)唑在水稻和稻田中的殘留[J].中國水稻科學,2011,25(3)339-342.
[6]馮雪玲,紀然,曹維良,等.氣相色譜法測定水和土壤中苯醚甲環(huán)唑的殘留量[J].化工環(huán)保,2007,27(1):93-96.
[7]王雯,梁穎,錢建亞,等.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檢測番茄中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 [J].江蘇農業(yè)學報,2011,27(3):668-671.
[8]邵華,金芬,楊錨,等.QuEChERS方法在我國農藥殘留分析中的應用與前景 [J].農藥質量標準,2007:120-122.
[9]薛曉航,戴守輝,張璐珊,等.QuEChERS/GC-MS快速分析土壤中的苯醚甲環(huán)唑殘留 [J].農藥學學報,2010,12(3):309-312.
[10]胡西洲,程運斌,胡定金.QuEchERS法測定蔬菜中有機磷類農藥多殘留分析 [J].中國測試技術,2006,32(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