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英杰 張倩春
82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檢測結果分析
蔣英杰 張倩春
目的 探討尿微量白蛋白(mALB), β2微球蛋白(β2—MG), α1微球蛋白(α1—MG), 尿轉鐵蛋白(TRF)與糖尿病腎病(DN)的關系。方法 用速率散射比濁法, 測尿微量白蛋白mALB, β2微球蛋白(β2-MG), α1微球蛋白(α1-MG), 尿轉鐵蛋白(TRF)。尿蛋白定性用尿11聯(lián)試紙。結果 糖尿病蛋白陰性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糖尿病陰性組與糖尿病陽性組mALB、α1-MG、TRF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β2-MG的差異不明顯, P>0.05,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mALB, , α1-MG, TRF對早期腎病有意義。
糖尿病腎??;微量蛋白;結果分析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慢性代謝疾病,糖尿病腎病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 早期腎損傷起病隱匿, 無明顯臨床癥狀, 進展緩慢, 易被忽視。而尿常規(guī)蛋白測定結果陽性時, 腎臟損傷已不可恢復, 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腎損傷, 對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意義重大。尿微量蛋白是早期腎損傷的重要標志, 可用于判斷腎小球和腎小管的早期損害程度[1,2]。
1.1 一般資料 糖尿病患者82例(男50例、女32例, 年齡28~70歲)均為2009~2010年來本院就診患者, 診斷符合WHO(2003)標準, 依據(jù)尿蛋白定性分為蛋白陽性組(34例)和蛋白陰性組(48例), 同時取70例健康人群做對照(各項功能指標均正常, 男47例、女23例, 年齡25~67歲)。性別、年齡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濁法測定mALB, β2-MG, α1-MG, TRF, 尿蛋白定性用尿11聯(lián)試紙。儀器:貝克曼特種蛋白分析儀, 11項尿液分析儀(優(yōu)利特醫(yī)療器械銷售有限公司)。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 組間均數(shù)比較用t檢驗相關分析,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糖尿病蛋白陰性組和糖尿病蛋白陽性組mALB, α1-MG, TRF結果相比較,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β2-MG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糖尿病蛋白陰性組與正常對照組各項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正常組、糖尿病尿蛋白陰性組、糖尿病尿蛋白陽性組結果對照表(x-±s, )
正常人血漿中分子量小于40 KD血漿蛋白能通過腎小球濾過膜, 分子量超過70 KD的蛋白質(zhì)則不能通過。白蛋白分子量69 KD, 正常情況下, 有部分通過腎小球濾過膜, 但大部分為腎小管重吸收。糖尿患者3~5年后可出現(xiàn)腎小球基底膜增厚, 系膜增生, 造成濾過膜損壞而使白蛋白濾出增多, 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 出現(xiàn)蛋白尿[3], 即腎小球性蛋白尿。本次調(diào)查資料顯示兩組糖尿病患者的mALB均值高于正常對照組, P<0.05, 說明一部分尿蛋白陰性的糖尿病患者已有早期腎臟損傷發(fā)生。
α1-MG是一種分子量3 KD糖蛋白, 以游離性和結合型存在, 游離型可通過腎小球濾過, 絕大多數(shù)在腎小管重吸收降解, 在腎小管損傷時出現(xiàn)在尿中。
β2-MG是一種小分子量球蛋白, 可從腎小球自由濾過。99.9%在近端腎小管吸收, 尿中β2-MG升高, 說明近端腎小管重吸收障礙。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兩組糖尿病人α1-MG值與正常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β2-MG 結果在兩組糖尿病患者之間并無明顯差異, 與其它文獻報道不符作者將進一步研究。
TRF是單鍵糖蛋白, 相對分子量76.5×103, 等電點PI為5.6~6.6, 帶負荷, 正常情況下, 這種小分子蛋白不透過帶負電荷的腎小球基底膜。DN時, 腎小球受損, 蛋白漏出, 由于它的分子較白蛋白大, 故能更早反映腎小球體積屏障受損, 且TRF帶陰離子電荷較白蛋白少, 當通過濾過膜時受到排斥力較白蛋白小, 更易漏出也更敏感反映腎小球電荷屏障受損[4]。
本次調(diào)查結果顯示兩組糖尿病患者與正常組對照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通過本次調(diào)查結果分析, 在糖尿病早期, 部分患者已發(fā)生早期腎臟損傷, 應重視糖尿病尿常規(guī)蛋白陰性的患者, 結合mALB, α1-MG, TRF的檢測結果,及早干預,以求最佳治療效果。
[1] 侯成功.尿微量蛋白聯(lián)合尿酶診斷早期腎損傷.中國基層醫(yī)藥, 2009, 16(3):442-443.
[2] 劉昕, 李淮崗.腎臟病及糖尿病尿微量蛋白檢測的臨床意義.中國基層醫(yī)藥, 2005, 12(2):142-143.
[3] 苗述鍇, 蔡志文.糖尿病并發(fā)癥防治學.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 2000:156-157.
[4] 氿道江, 蔣群, 葉芳, 等, 尿視黃醇結合蛋白與尿轉鐵蛋白診斷傳染性單細胞增多早期腎損害價值.浙江醫(yī)學, 2007, 29(4): 309-310.
450041 中國長城鋁業(yè)公司總醫(yī)院檢驗科(蔣英杰);
鄭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張倩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