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西安/李凱斌
(接上期)
由撇身捶、攔搬手、弓步沖拳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右腳蹬出后外擺45度上半步,右手握拳于胸前向外翻轉下砸,向后下方收拳至腰際,收拳時由向外翻轉變化為向內旋轉,拳心向下,形成翻壓裹帶之勢;左手由外向內畫平弧里攔至身體中心線處,再內旋下按外搬(圖154~158)。此為撇身捶里攔外搬的攔搬手。
同時,收左腳至右腳踝處,右腳前蹬,左腳上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沖拳。與此同時,右拳從腰際順左掌下向前沖出,左掌護于右手臂肘彎處,左腳右拳在前(圖159)。此為拗步沖拳,發(fā)力時如心意崩拳,含心意崩拳。
【注意】
右拳前沖時要旋轉成拳眼向上,使沖拳有擰、鉆、探之力。發(fā)力時要身法中正,拳腳齊到,周身完整一氣,即所謂“進步搬攔肋下使”,整勁發(fā)力。
由十字封手、虎撲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左腿后蹬,右腿后坐,重心后移,右手由拳變掌向左上方插于左手背向前,兩腕相搭,掌心朝內,成十字交叉(圖160)。此為十字封手,意在封截敵手臂。
兩手相交后,立掌外分至與肩同寬時向里翻轉成虎口相對、掌心向前,雙掌外分下掛至腰部;同時右腳后撤半步,收左腳至右腳踝處成雞形步,右腳前蹬,左腳進步。同時雙掌在同一平面坐腕立掌,向前撲按,食指尖高與鼻齊、前與左腳齊,成虎撲之勢(圖161~163)。此為活步虎撲,意在將敵發(fā)放撲出。若只有重心前后轉換而兩腳不動,則為定步虎撲。
【注意】
收左腳時要收腰束身,進左腳時要蹬右腳催右腿送胯長腰,掌根吐力,上撲下按,要形成拋物線,所謂“如封似閉護正中,坐腕立掌虎撲食,足蹬腿送腰胯攻”?;溆谢畈胶投ú絻煞N,練拳架多用定步,若發(fā)力用活步,如虎撲食,含心意虎形,所謂“如封似閉護正中”。
30.十字手
由回身海底撈月、十字架手、雙按掌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左腳里扣90度,右腳外擺45度,兩手為掌,高舉相交叉于頭部前方,此為回身十字手(圖164)。
右腳向右橫開半步,兩掌外分經兩側向下畫弧,重心右移,兩腿向下屈蹲,雙手向下?lián)ПЫ徊娉墒?,上架于胸前,此為海底撈月(圖165~168),意在分開敵手捆其腿。
上動不停,左腿回收半步與肩同寬,身體直立,兩掌外分里旋至與肩同寬時下按至胸部高度(圖169)。此為雙按掌,意在沾敵雙臂使其不得自主。
【注意】
重心要隨襠部運動做先右后左的立圓移動。雙手要形成上下兩次十字交叉,所謂“十字手法變不盡”。
由右回身抱球式、左右野馬分鬃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起左腳內扣45度,右腳外擺90度回身,收右腳于左腳踝處成雞形步,左掌內翻上至胸際,右掌內翻里抱至腹部,掌心相對成抱球式,向下蹲身,此為猴蹲抱球式(圖170~172)。
身體向右旋轉斜上右步,左腳前蹬成右弓步,同時左手向下后捋按,右手向外斜上方擠至高與鼻齊、前與右腳齊,右肘與右膝齊,此為右野馬分鬃 (圖173)。
上動不停,右腳后蹬,重心左移,右腳外擺30度,右手內翻外掛略低于肩,左腳前蹬,重心移至右腿,收左步至右腳踝處,左手環(huán)抱于腹前成猴蹲抱球式(圖 174、175)。
身體向左旋轉,右腿前蹬,左腳向左斜前方上步,右手向下捋按,左手向左斜前方擠至高與鼻齊、前與左腳齊,左肘與左膝齊,此為左野馬分鬃(圖176)。
左野馬分鬃后,做左回身抱球,再做右野馬分鬃式(圖177~179)。
【注意】
手向后捋帶與擺腳上步應同步進行。抱球蹲身時要收臀提襠,最忌臀部外撅上翹,要如猴蹲身,含心意猴形。做野馬分鬃先做右式后做左式,以單數收式,上步向斜隅角方向,所謂“野馬分鬃腋下攻”。
32.玉女穿梭
由合手、二組雙捋手、蓋手探掌、挑手穿掌、轉身穿掌組成。
【動作要領】
野馬分鬃后成合手式后雙掌回捋至腹部,意在鉗制敵手臂,此為雙捋手(圖180)。
右腳向左前方外擺上步,左手由外向內畫弧向下捋按,右掌經面部翻成掌心向上,以掌背關節(jié)向前探擊,意在以左手摟開敵手以右手探擊敵面門(圖 181、182)。此為蓋手探掌。
左腿前蹬,重心移至右腿,收左腳經右腳踝處向左前方上步,左手向下捋帶至腰部后向左斜前方上挑起至左額前上方,同時右手于腰部順左手方向前穿掌至極限處,坐腕立掌推擊而出,左右兩掌前后距離約為一掌寬,右手食指尖左右高底與鼻齊,意在敵咽喉和胸部(圖183~185)。此為挑手穿掌。
重心繼續(xù)左移,收右腳至左腳踝處成雞形步,雙手向下捋按至腰部,此為雙捋手。左腳里扣,身體后轉180度,收右腳經左腳踝處向斜前方上一步成225度角,右手經面部向前上方起至右額上方,左手由腰際前穿至極限處,坐腕立掌推擊而出(圖186~188)。此為回身穿掌。
雙手回捋至腹部,重心移至左腿,收右腳經左腳踝處,向左斜前方擺腳上右步,做蓋手探掌,手勢動作與前蓋手探掌同(圖189~191)。
左腿前蹬,重心移至右腿,收左腳經右腳踝處向左前方上步,做挑手穿掌,手勢動作與前挑手穿掌同 (圖192、193)。
雙手向下捋按至腰部,重心移至左腿,左腳里扣,身體向后旋轉180度,收右腳經左腳踝處向斜前方上一步成225度角,做回身穿掌,手勢動作與前回身穿掌相同(圖194~196)。
【注意】
“玉女穿梭四角封”,即要向四隅角方向穿掌,所謂“玉女穿梭四角封,搖化單臂托肘上,左右招法一般同”。
【動作要領】
接上式,雙手回捋至胸腹部,收右腳至左腳踝處向前上一步,同時右手屈臂,向前上方擠而起至右手拇指左右高低與鼻齊、前與右腳齊,此為上步沖擠(圖197、198)。
右腿后蹬,左腿后坐,兩臂向懷內合,掌心相對,向下捋攬至右手至左腰胯處,此為坐身捋攬(圖199)。
與此同時,左腿前蹬,右腿成弓步,右手右膝不超過右腳尖。上動不停,右腿后蹬,身體后坐,重心移至左腿,兩手掌心向下,兩掌外分成勾掛之勢,向下勾掛至胸腹前,兩手內合,虎口相對,兩手掛時含前之意,此為外掛前(圖203、204)。
左腿前蹬,右腿成弓步,兩手由腹部沿對方中線向上、向前再向下?lián)浒磽舫?,食指與鼻尖同高,雙手前與右腳齊,兩掌虎口相對,掌心向前坐腕立掌,掌根發(fā)力(圖205、206) 。此為推切手雙按掌,所 謂“太極拳法妙無窮,捋擠按雀尾生”。
由雙云手、單鞭式、開單鞭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右腳里扣90度,左腳外碾45度,身體左轉向正面,雙臂由右向左上方畫圓繞環(huán),至右手與右肩同高,此為雙云手(圖207~209)。
右掌變勾手向斜后方直臂伸,腕高與肩平,左掌回收護于右胸外側、右腋下方。同時重心右移至右腿,左腳收至右腳踝處,此為單鞭式(圖210)。
上動不停,左腳橫向跨出一步(約兩腳半寬),左肘向上、向外立圓畫弧至極限處,左掌隨即外劈,左手成側立掌,食指尖高與鼻齊,兩臂向兩側極力伸展,松肩墜肘,里合外,此為開單鞭 (圖211)。
隨后身體下沉成馬步,此為正單鞭式(圖212),所謂“斜走單鞭胸膛占”。
由單鞭式、左右云手、橫行進步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橫向蹬左腿,重心右移,左掌下按經胯前前撩上托旋至與右肩同高,外滾翻轉成開單鞭劈掌式,右手由勾變掌,橫推下按前撩上托至與左肩同高時外滾翻轉成單鞭劈掌式(圖213),兩手交叉進行,重心來回移動于左右腿之間,雙手畫弧一周后橫向收右腳并于左腳踝處踏地,再橫向開步左步,再收右腳,此為云手橫行進步(圖214~221)。
兩臂畫弧速度要均勻,兩手上下相合于人體中心線處,并與身體重心的移動要協(xié)調一致,開步、收步一個循環(huán)為1次,如此做3~5次后上左步成斜單鞭式(圖223~225)。
【注意】
云手要以腰為軸帶動肩胯身形。若發(fā)力如鼉形劃水,含心意鼉形。云手以單鞭式起單鞭式收,均以橫行進步,所謂“腕中反有閉拿法,云手三時臂上攻”。
由單鞭式、撲步穿掌組成。
【動作要領】
由斜單鞭起左腳后蹬,重心移至右腿下蹲成左撲步,右手不變,左掌向內經面前下壓畫弧,經胸腹部沿左腿內側向左前方穿起,此為下式撲步穿掌(圖226~228)。若快時發(fā)力如燕子抄水,意在避敵鋒芒下潛制敵,含心意燕形。
【注意】
身體下?lián)淝按┓Q為下式。左手為掌前穿,右手為勾不宜過高,所謂“單鞭下式順峰入”。
由左獨立右托掌、右蹬腳右震腳、右獨立左托掌、左蹬腳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右腿前蹬,重心移至左腿成左弓步,左手前穿至盡處向上挑托而起,至面部時內翻下按,同時收右腿上提頂膝,意在敵襠,右手隨之向上托起至腕部與眉平齊,意在敵腭,此為左獨力右托掌(圖229、230)。
重心移至左腿成左獨立式,右腳上提至左膝部時前蹬,力在足跟,右手同時前穿刺敵面門,左手向下捋按至下腹處,左腿向下屈蹲,右腳收回向下踏地震腳,此為右蹬腳(圖231)。
右腳震步落地,左腳上提到右腿膝部前蹬,左手同時前穿刺敵面門,右手向下捋按至下腹處(圖232、233)。此為左蹬腳,意在敵腹及大腿根處。
【注意】
向上提膝要有上沖之意、前蹬之念,向下要有下踏之心,此為上驚、中攻、下取,所謂“提膝上打致命處,下傷二足難留情”。蹬腳發(fā)力如金雞蹬架,含心意雞形,所謂“金雞獨立占上風”。
由獨立式、撤步推掌組成。
【動作要領】
接上式,右足不動,左足向后收起屈膝上提至與右膝平齊成右獨立步,此為右獨立式(圖234~236)。
左臂以肩為軸,經面前齊右肩向左下畫弧上至左耳際,向前穿掌至盡處,坐腕立掌,掌根發(fā)力向前推出,右手過左膝向外畫一周至右膝外側,擰轉成虎口向外、掌心向上,同時右腿向下屈蹲,左腳后撤一步成右弓步,此為左撤步推掌(圖237)。
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足向后收起,屈膝上提至與右膝平齊,成左獨立式(圖238~24 0)。右臂以肩為軸,經面前齊左肩向右下畫弧上至左耳際,向前穿掌至盡處,坐腕立掌,掌根發(fā)力向前推出;左手過右膝向外畫弧一周至左膝外側,擰轉成虎口向外、掌心向上。同時左腿向下屈蹲,右腳后撤一步成左弓步,此為右撤步推掌 (圖241)。
再做右獨立和左撤步推掌,動作要領與前同 (圖242~245)。
【注意】
左手前穿推掌與右腿屈蹲、左腿后撤步三者應同步進行。后撤時足尖先著地,撤步時抬腳應略高于向前進步,此為進時低、退時高。抬腳時腳尖不要下垂,應平腳抬起。進步時宜平腳蹉地而落,此為腳走蹉意不落空。要求作3~5遍以單數結束,所謂“退行三把倒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