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迪,王 勇,王彥兵,3,劉繡華,2,*
(1.河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環(huán)境與分析科學研究所,河南開封475004;2.河南大學化學生物學研究所,河南省天然藥物與免疫工程重點實驗室,河南開封475004;3.河南福森藥業(yè)有限公司,河南淅川 474405)
棗(Zizyphus jujube dates),又名大棗、華棗,是鼠李科棗屬植物棗樹的果實[1],在我國已有四千多年的種植歷史。紅棗作為藥食同源食物,不僅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還有很強的保健作用[2]。多酚類化合物作為大棗重要的功能性成分之一,主要包括沒食子酸、綠原酸、兒茶素、肉桂酸,槲皮素、蘆丁等[3],它們具有清除機體自由基、抗病毒、抗腫瘤、消炎、抑制細菌生長等多種生物學活性。因此可以為食品添加劑、藥品、化妝品開發(fā)、生物材料研制等提供天然的食品防腐劑和天然抗氧化劑,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4-6]。由于多酚類化合物不穩(wěn)定,易氧化,因而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是降低棗果皮中多酚損失的關鍵[7]。目前報道的有關多酚提取方法主要有超聲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等。回流提取法是在較高溫度下進行,容易導致多酚的氧化,并且超聲和回流提取法耗時較長,因而開發(fā)一種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8-10]。閃式提取是在適當溶劑條件下,利用高速機械剪切力和超速動態(tài)分子滲透作用,使組織細胞內(nèi)部的有效成分迅速達到組織內(nèi)外平衡,進而達到快速提取目的的一種方法,具有高效節(jié)能、操作簡便、利于環(huán)保等優(yōu)點[11-12]?;诖?,本實驗以乙醇-水為提取溶劑,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實驗確定提取棗果皮中多酚的最佳條件,并采用Folin-Ciocalteu分光光度法測定提取物中多酚的含量,以期為紅棗深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棗果皮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提供理論依據(jù)。
棗果皮 河南新鄭好想你棗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沒食子酸 遵義市林原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純度>99.0%;乙醇,碳酸鈉,所用化學試劑 均為分析純,使用前未進一步純化;水 為二次蒸餾水。
JHBE-50S型閃式提取器 河南金鼎科技有限公司;Lab Tech UV-BlueStra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萊伯泰科儀器有限公司;BS210S型電子分析天平 北京賽多利斯公司;DK-98-1型電熱恒溫水浴鍋 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RE52CS型旋轉蒸發(fā)器 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TDL-5-A型臺式離心機 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KQ-50E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
1.2.1 Folin-Ciocalteu(FCR)試劑 稱取5g鉬酸鈉和20g鎢酸鈉置于250mL圓底燒瓶中,用150mL蒸餾水溶解,加入85%的磷酸溶液10mL和20mL濃鹽酸,加熱回流10h,然后加入30g硫酸鋰及15mL雙氧水,加熱沸騰20min至亮黃色,冷卻并稀釋至0.5L,貯于棕色瓶中于4℃冰箱中保存[13]。
1.2.2 閃式提取棗果皮中多酚的工藝流程 棗果皮→干燥(自然風干至恒重)→粉碎(60目)→閃提→離心→抽濾→濃縮至無醇味→蒸餾水定容至250mL容量瓶中。
1.2.3 超聲波法提取棗果皮中的多酚[9]稱取2.00g棗果皮,以料液比1∶15(g/mL),加入60%乙醇30mL,超聲提取2次,每次提取60min,提取結束后處理同1.2.2。
1.2.4 多酚得率的測定 多酚得率(mg/g)=提取的多酚質量(mg)/原料質量(g)
多酚含量的測定:采用Folin-Ciocalteu分光光度法[13]。準確取提取液1mL于10mL具塞試管中,各加3mL水,搖勻,再加1.5mL福林試劑,充分搖勻。然后加入20%碳酸鈉溶液3mL,混勻后定容,在30℃水浴中避光反應30min,水做空白對照,用1cm×1cm的比色皿在760nm處測定吸光度;沒食子酸標準曲線的回歸方程為y=99.50x+0.00909(R2=0.9992),計算棗果皮中多酚的含量。
1.2.5 提取條件的選擇 研究乙醇體積分數(shù)、料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對棗皮中多酚提取的影響,以多酚得率為評價指標進行研究和分析,首先做單因素實驗,考察以上條件對多酚得率的影響,然后采用正交實驗法優(yōu)化最佳工藝條件。
1.2.5.1 乙醇體積分數(shù)的選擇 準確稱取6份粉碎的棗果皮樣品各2.0000g置于250mL閃式提取器中,分別加入60mL乙醇溶液作為溶劑,控制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30%、40%、50%、60%、70%、80%,設定提取時間為2min,提取1次,進行閃式提取。浸提液經(jīng)減壓抽濾,取一定體積溶液并按1.2.4步驟測定,在760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多酚得率。
1.2.5.2 料液比的選擇 準確稱取6份粉碎的棗果皮樣品各2.0000g置于250mL閃式提取器中,分別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60%乙醇溶液40、50、60、70、80、100mL作為溶劑,設定提取時間為2min,提取1次,進行閃式提取。浸提液經(jīng)減壓抽濾,取一定體積溶液并按1.2.4步驟測定,在760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多酚得率。
1.2.5.3 提取時間的選擇 準確稱取6份粉碎的棗果皮樣品各2.0000g置于250mL閃式提取器中,加入70mL 60%的乙醇溶液作為溶劑,設定提取1次,分別控制提取時間0.5、1.0、2.0、3.0、4.0、5.0min進行閃式提取。浸提液經(jīng)減壓抽濾,取一定體積溶液并按1.2.4步驟測定,在760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多酚得率。
1.2.5.4 提取次數(shù)的選擇 準確稱取5份粉碎的棗果皮樣品各2.0000g置于250mL閃式提取器中,加入70mL 60%的乙醇溶液作為溶劑,設定提取時間為2min,分別提取1、2、3、4、5次。浸提液經(jīng)減壓抽濾,取一定體積溶液并按1.2.4步驟測定,在760nm處測定吸光度,計算多酚得率。
1.2.5.5 最佳工藝條件的選擇 為獲得以乙醇溶液作為溶劑,閃式提取棗果皮中多酚的最佳工藝條件,通過研究乙醇體積分數(shù)、料液比、提取時間、提取次數(shù)等單因素,確定3個水平進行L9(34)實驗如表1所示,以多酚得率為指標,探究閃式提取棗果皮中多酚的最佳工藝條件。
表1 正交實驗因素及水平表Table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s
圖1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多酚得率的影響Fig.1 Effect of volume fraction of ethanol on extraction rate of polyphenolics
2.1.1 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棗果皮中多酚得率的影響 在料液比1∶35(g/mL),提取時間2min,提取1次的條件下,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多酚得率的影響如圖1所示。結果表明,乙醇體積分數(shù)在60%時,得率達到最大值,之后隨乙醇體積分數(shù)增加多酚得率反而逐漸減小。因多酚類物質在植物中以氫鍵和疏水鍵的形式與蛋白質、多糖結合成穩(wěn)定的化合物存在于植物細胞內(nèi),有機溶劑可以破壞細胞壁進入細胞,并具有氫鍵斷裂的作用使多酚大量溶出。但當乙醇濃度高于60%時,由于醇溶性雜質“色素”等親脂性強的成分溶出量增加,與多酚類化合物競爭同溶劑結合,從而導致多酚的提取得率下降[14]。所以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60%時的提取效果好。故選擇乙醇體積分數(shù)為50%、60%、70%三個水平進行優(yōu)化。
2.1.2 料液比對棗果皮中多酚得率的影響 在乙醇體積分數(shù)60%,提取時間2min,提取1次的條件下,料液比對多酚得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結果表明,多酚的得率隨著料液比的增加而逐漸增加且趨于平緩。由于提取液體積的增大會增加蒸發(fā)濃縮的能耗和工耗,為降低分離純化的成本,因此選擇料液比1∶30、1∶35、1∶40三個水平進行優(yōu)化。
圖2 料液比對多酚得率的影響Fig.2 Effect of the ratio of water to materials on extraction rate of polyphenolics
2.1.3 提取時間對棗果皮中多酚得率的影響 在料液比1∶35(g/mL),乙醇體積分數(shù)60%,提取1次的條件下,提取時間對多酚得率的影響如圖3所示。結果表明,在3min時,多酚得率最大,在此之后得率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步下降,可能的原因是隨著時間的延長,提取過程中發(fā)熱,由于多酚類物質的熱穩(wěn)定性較差,長時間受熱發(fā)生氧化或水解反應所致[15]。故選擇提取時間2、3、4min三個水平進行優(yōu)化。
圖3 提取時間對多酚得率的影響Fig.3 Effect of extracting time on extraction rate of polyphenolics
2.1.4 提取次數(shù)對棗果皮中多酚得率的影響 在料液比1∶35(g/mL),乙醇體積分數(shù)60%,提取時間2min的條件下,提取次數(shù)對多酚得率的影響如圖4所示。結果表明,隨著提取次數(shù)的增加,多酚的得率逐漸增大且趨于平緩,但溶劑的消耗量增大,考慮到經(jīng)濟效益諸多方面的因素,故選擇提取次數(shù)為1、2、3次三個水平進行優(yōu)化。
圖4 提取次數(shù)對多酚得率的影響Fig.4 Effect of extraction times on extraction rate of polyphenolics
根據(jù)單因素實驗結果,選取影響棗果皮多酚提取因素中有意義的水平做正交實驗,對結果進行極差分析,以確定最佳提取工藝條件。設計L9(34)正交實驗,實驗結果見表2。由表2數(shù)據(jù)極差分析可知,閃提次數(shù)對多酚得率的影響顯著,提取時間和乙醇體積分數(shù)對多酚得率的影響較小,料液比對多酚得率的影響最小,且都不顯著。從正交實驗結果極差分析可知,棗果皮中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藝為A2B2C1D3,即乙醇體積分數(shù)60%,料液比1∶35(g/mL),提取時間2min,提取3次。
表2 正交實驗結果Table 2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按照選定的條件A2B2C1D3重復實驗3次,得率分別為13.59、13.64、13.63mg/g,平均值為13.62mg/g,均高于表2中其他組合的多酚得率,說明優(yōu)化的提取工藝是合理的。
按照實驗方法1.2.3提取棗果皮中的多酚,與閃式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藝進行比較,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閃式提取棗果皮中多酚比超聲波法提取的多酚得率高27.53%。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閃式提取法多酚得率和超聲波提取法多酚得率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閃式提取依靠在提取時間大大縮短的同時又提高了多酚的得率,這為棗果實深加工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棄物綜合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表3 閃式提取與超聲波提取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results of flash extraction and ultrasonic extraction
采用閃式提取法對棗果皮中的多酚進行提取,由單因素實驗得出各因素對多酚得率的影響程度為:提取次數(shù)>提取時間>乙醇體積分數(shù)>料液比,通過正交實驗優(yōu)化了棗果皮中提取多酚的工藝條件,最佳提取工藝條件為:乙醇體積分數(shù)60%,料液比1∶35(g/mL),提取時間2min,提取3次,此條件下多酚的得率為13.62mg/g。該提取工藝與超聲波法相比,閃式提取的多酚得率大大提高。因此,閃式提取法是提取棗果皮中多酚的一種快速高效的提取方法,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國家藥典編委會.中國藥典[S].一部.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1-22.
[2]劉西建,張艷.大棗藥用歷史沿革[J].陜西中醫(yī),2011,32(3):352-353.
[3]焦中高,劉杰超,周紅平,等.棗果中酚類物質的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8,34(3):133-136.
[4]Kim YJ,Son DY.Hot water leaves extracts of Zizyphus jujube exert antioxidative effects in vitro and cytotoxicity in human cancer cell lines[J].Horticulture Environment and Biotechnology,2011,52(6):635-640.
[5]劉丹丹,李炳奇,陳韓英,等.沙棗不同果、葉中多酚類物質抗氧化能力比較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1,32(12):93-95.
[6]Suk-Hyun Choi, Jun-Bae Ahn, Nobuyuki Kozukue, et al.Distribution of Free Amino Acids,F(xiàn)lavonoids,Total phenolics and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jujube(Zizyphus jujuba)Fruits and Seeds Harvested from Plants Grown in Korea[J].J Agric Food Chem,2011,59:6594-6604.
[7]鄭裕國,王遠山,薛亞平,等.抗氧化劑的生產(chǎn)及應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334-336.
[8]周春權,郭丹,倪峰.超聲和回流提取草珊瑚莖中迷迭香酸的比較[J].福建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22(1):33-35.
[9]郭英,貝玉祥,王雪梅,等.超聲波法提取廣棗多酚的研究[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8,31(22):36-37.
[10]田成.桂花果實多酚的超聲波提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食品科學,2011,32(24):106-110.
[11]吳冬梅.閃式提取器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06,12(7):34-37.
[12]陳卓君,艾買提·阿曼古力,戴蘊青,等.響應面法優(yōu)化閃式提取玫瑰黃酮化合物工藝[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1,32(12):387-390.
[13]田樹革,魏玉龍,劉宏炳.Folin-Ciocalteu比色法測定石榴不同部位總多酚的含量[J].光譜實驗室,2009,26(2):341-344.
[14]李勇,黃昀,陳娜,等.超聲輔助提取辣椒葉中多酚的工藝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13):216-219.
[15]李臻,吳暉,賴富饒,等.溪黃草多酚的超聲提取及其抗氧化性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33(12):285-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