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軍,葉 浩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9年11月—2012年3月我院門診和住院的冠心病心絞痛病人101例。診斷標準參照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xié)會及世界衛(wèi)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lián)合專題組制訂的《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1]。并排除其他原因胸痛胸悶,勞力性心絞痛中的惡化性及自發(fā)性心絞痛。采取隨機雙盲分組法分為兩組,治療組51例,男32例,女19例;年齡45歲~71歲(60.4歲±4.32歲);合并高脂血癥40例;病程(7.36±3.42)年。對照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齡51歲~76歲(65.8歲±3.64歲);合并高脂血癥33例;病程(7.25±4.58)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并發(fā)癥、心功能分級 (NYHA)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guī)服用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藥物(阿司匹林、β受體阻滯劑、鈣拮抗劑、硝酸酯類)藥物。治療組加服銀丹心腦通軟膠囊 (貴州百靈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產(chǎn)品批號:050302,每粒含生藥0.4g),每次3粒,每天3次,飯后30min溫開水送服,連續(xù)服用8周。兩組均干預飲食,適當運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治療前后的心絞痛的癥狀改善,心電圖、血脂變化情況。詳細記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療效評判標準 參照1979年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座談會《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3]。
1.4.1 心絞痛癥狀療效 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分級降低2級,原為輕、中較重者,心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有效:治療后心絞痛癥狀降低1級,硝酸甘油用量減半,原為1級者,心絞痛基本消失,不用硝酸甘油;無效:癥狀及硝酸甘油用量無改變,或雖有減少,但未達到改善程度者。
1.4.2 心電圖療效 顯效:心電圖恢復至正常范圍或達到“正常心電圖”;有效:ST段降低,治療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達到正常水平,在主要導聯(lián)倒置T波變淺 (達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變?yōu)橹绷?,房室或室?nèi)傳導阻滯改善;無效:心電圖基本與試驗前相同。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治療前后比較用自身對照t檢驗。
表1 兩組心絞痛癥狀療效比較 例(%)
表2 兩組心電圖療效比較 例(%)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脂水平比較(±s)mmol/L
三酰甘油 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治療組 治療前組別 n 50 3.76±0.84 6.82±0.38 1.34±0.17 5.83±0.86治療后 50 1.66±0.841)2) 4.73±0.391)2) 1.62±0.471)2) 3.76±0.551)2)對照組 治療前 51 3.62±0.78 7.58±0.49 1.32±0.40 6.92±0.59治療后 51 3.37±0.65 5.39±0.34 1.37±0.18 5.83±0.94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冠心病心絞痛屬中醫(yī)“胸痹”、“心痛”和“心悸”范疇,主要由氣滯血瘀、血脈瘀阻而致。其病機通常與胸中陽氣虛損,痰濁,瘀血乘其陽位有關。病機是腎(氣)虛血瘀,其病位在心,與五臟密切相關。肺主氣,朝百脈,肺氣虛弱,推動心血無力,肺不布津,釀生痰濁;腎為先天之本,腎陽不足,心失溫煦;脾為后天之本,脾胃虛弱,心脈失其榮潤,衍生脂液痰濁;肝氣易郁,氣郁則血阻。臨床治療應注意通補兼施,標本兼顧以補腎益氣、活血化瘀為治療原則。
銀丹心腦通軟膠囊是由銀杏葉、丹參、絞股藍、細辛、三七、山楂、冰片、大蒜等中藥材加工而成的中成藥,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消食、止痛的作用。其正是符合了胸痹、血瘀等癥的病理變化特點。丹參中的丹參酮、三七皂苷、銀杏總黃酮等可以起到鈣通道阻滯的作用,擴張冠狀動脈,降低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流變學,同時其又能很好地降低總膽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絞股藍和山楂可以行氣散瘀,并且可以降低血壓,降血脂,防止動脈脂質(zhì)增加。
本研究發(fā)現(xiàn)聯(lián)用銀丹心腦通軟膠囊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總有效率、心圖改善總有效率、血脂改善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且在用藥過程中未發(fā)現(xiàn)不良反應。本研究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銀丹心腦通軟膠囊,安全有效,不僅可以控制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癥狀,還可以控制冠心病重要危險因子,對患者長期預后具有重要意義。
[1]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74.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S].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69.
[3]全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座談會.冠心病心絞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J].中國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80,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