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靖
(皖西衛(wèi)生職業(yè)學院,安徽 六安 237000)
年輕教師進校工作時間不長,很多都是剛畢業(yè)的大學生,雖然知道上課的一些基本環(huán)節(jié),但如何讓學生喜歡上、喜歡聽,他們還存在一些疑惑。筆者結合多年來的上課經驗,以化學課為例,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首先要讀透教材,領悟教材編寫者的意圖,爭取達到脫稿講授的程度,這對每位教師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梢哉f,每次上課都體現(xiàn)著年輕教師的成長。而很多年輕教師備課時都選擇教材和教參,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的參考資料。現(xiàn)在網(wǎng)絡很發(fā)達,教師可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搜尋與本節(jié)課內容相關的前沿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
每節(jié)課都有重點、難點,且各個知識點的要求標準也不同,有的知識點需要記憶,有的知識點需要掌握,有的知識點需要了解,年輕教師在備課時應對這些要求標準做到心中有數(shù),只有這樣,才能在上課時做到有的放矢。
上課的好壞取決于教師對教學內容的掌握和對上課時間的掌控。上課前要復習前一節(jié)課的內容,這部分時間占多少呢?筆者認為5分鐘左右就可以了,其中包括對學生的提問檢查,由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渡。
接下來是上新課的時間,一節(jié)課中的重點、難點內容的講解需要35分鐘左右。其中的重點內容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運用。教師在板書時可以用不同顏色的粉筆(如紅色、藍色)在黑板上醒目標出。在講述重要知識點時,教師的語氣要加強,語速要放慢,語調要加重,并重復一到兩遍,這樣既體現(xiàn)了教師聲音的抑揚頓挫,又引起了學生的注意。
其中的難點內容,年輕教師要運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法,多舉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對于有些難點,教師可利用板書的形式加以闡述,化繁為簡,化難為易,使學生看后一目了然。比如在講到“物質結構中對分子極性的判斷”時,學生容易混淆,此時教師要告訴學生,分子的極性根據(jù)兩點來判斷:一是共價鍵的極性,一是空間構型。這時,用板書的形式展示這部分內容,學生就很容易理解了(見圖1)。
圖1 物質結構中對分子極性的判斷
另外,有些需要記憶的知識點比較多,也比較雜,年輕教師可用表格的形式,將它們放在一起做比較。例如在講解“鹵族元素”時,提到醫(yī)學上一些重要的鹵化物,書上共列出了6種(見表1),教師用圖表的形式將它們進行比較,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教師應在課堂結束前留5分鐘左右的時間,小結本節(jié)課的內容,再次強調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布置作業(yè),并讓學生預習下一節(jié)課的內容。
表1 重要的鹵化物比較分析
上一節(jié)課不難,但要上好一節(jié)課卻并非易事。教學相長,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這樣既能傳授知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素質。年輕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學科特點和個人特長,勤于學習、努力實踐、勇于探索,就一定會上出一堂精彩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