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夫 劉愛菊 陳淑顏
1.河北省臨城縣老干部門診部內科,河北臨城054300;2.河北省臨城縣中醫(yī)院婦產(chǎn)科,河北臨城 054300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臨床上對母嬰影響均較大。妊娠與肝炎互有影響,既要保障孕婦、胎兒安全正常又要對病毒性肝炎進行治療和控制,臨床用藥應特別謹慎。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會議通過,并詳告患者治療用藥情況和簽署知情同意書,于2004年1月~2012年3月應用蚤休、古拉定聯(lián)用治療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療效明顯,用藥安全。
選擇我院2004年1月~2012年3月診治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72例,年齡22~34歲,平均25.6歲,孕期11~28周,初產(chǎn)婦45人,經(jīng)產(chǎn)婦27人,感染史不詳,均無并發(fā)癥,隨機分為臨床組(蚤休、古拉定治療)36例,對照組(拉米夫定、古拉定治療)36例。診斷標準:按照2000年第6次全國傳染病寄生蟲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方案[1]:檢測項目: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標志物測定;臨床癥狀體征有發(fā)熱、惡心、嘔吐、乏力,肝區(qū)不適或隱痛,肝區(qū)壓痛等;B超示肝臟正常或輕度腫大;均為來自農(nóng)村患者。
1.2.1 給藥方法 草藥蚤休12g(安徽亳州宇康醫(yī)藥有限公司),沸水適量浸泡15min,倒掉浸泡水,用砂鍋加入清水500mL浸泡10h,微火熬煎;把煎好藥液分成2份,早晚各1次飲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兩個療程之間停用7d,用藥時長為5~10個療程。古拉定(意大利斯德大藥廠,H20040005)粉針劑1.2~1.8g,溶解后入10%葡萄糖溶液200mL靜脈點滴,每日1次;3周為1個療程,一般應用1~3個療程。拉米夫定片[葛蘭素史克制藥(蘇州)有限公司,H20030581]100mg口服,每日1次,至少應用12個月。
1.2.2 血清學檢測正常參考值[2](1)肝功能測定:谷丙轉氨酶(ALT)5~ 40U/L,谷草轉氨酶(AST)5~ 40U/L,總膽紅素(TBIL)3.0~ 20.0μmol/L,直接膽紅素(DBIL):1.7~8.0μmol/L。(2)乙型肝炎血清標志物測定:HBsAg< 0.5ng/mL,HBsAb< 10mIV/mL,HBeAg< 0.5PEIU/mL,HBeAb 0~ 0.2PEIU/mL,HBcAb 0~ 0.9PEIU/mL。
1.2.3 療效判定標準[3](1)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肝區(qū)無壓痛、叩擊痛,肝臟B超正常,肝功能測定正常,病毒性標志物陰轉,維持1年以上。(2)顯效:臨床癥狀消失,肝區(qū)無壓痛、叩擊痛,肝臟B超正常,肝功能測定正常,病毒性標志物測定有臨床意義。(3)好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肝區(qū)有壓痛、叩擊痛,肝功能測定基本正常,病毒性標志物測定有臨床意義。(4)無效:臨床癥狀存在,肝區(qū)壓痛、叩擊痛,病毒性標志物測定有臨床意義。
1.2.4 孕圍期和不良反應監(jiān)測 按孕圍期指標進行定期檢查[4],包括孕婦生理變化、胎兒發(fā)育以及藥物所致不良反應等。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臨床組、對照組治療前肝功能主要數(shù)據(jù)明顯高出正常值,具有顯著臨床意義,是診斷肝炎的重要依據(jù)。兩組治療前肝功能各項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兩組治療12個月,化驗肝功能各項結果在正常范圍,各項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治療前兩組肝功能主要數(shù)據(jù)對比(± s)
表1 治療前兩組肝功能主要數(shù)據(jù)對比(± s)
項目 n ALT(U/L)DBIL(μmol/L)臨床組 36 110.2±11.3 42.6±3.8 22.6±2.5 9.5±2.0對照組 36 105.3±11.8 39.6±3.6 22.1±2.9 9.1±2.6 t 1.213 1.101 1.120 1.132 P 0.162 0.185 0.173 0.181 AST(U/L)TBIL(μmol/L)
表2 治療12個月兩組肝功能主要數(shù)據(jù)對比
臨床組、對照組治療前乙肝五項血清標志物定量測定超出正常值,具有重要臨床意義,是判定乙肝的主要依據(jù)。兩組治療前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對比和兩組治療 12個月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對比(P>0.05)。見表3。臨床組、對照組各自治療前后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兩組治療前、治療12個月乙肝血清標志物測定對比
臨床組:孕婦及胎兒生理指標正常,足月順娩,未發(fā)現(xiàn)胎兒畸形、缺陷,產(chǎn)后出血2例(5.56%),無一例早產(chǎn)、孕婦圍生兒死亡,無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發(fā)生。對照組在上述指標中死胎1例(2.78%),早產(chǎn)1例(2.78%),產(chǎn)后出血2例(5.56%)。綜合上述用藥后指標及臨床癥狀、體征緩解情況,臨床組:治愈24例(66.67%),顯效10例(27.78%),好轉2例(5.55%);對照組:治愈21例(58.33%),顯效13例(36.11%),好轉2例(5.55%)。兩組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是產(chǎn)科常見的傳染病之一,臨床用藥上既要有良好療效又要保障孕婦胎兒安全。國內外學者進行了臨床研究和總結,現(xiàn)階段拉米夫定是治療乙肝的首選藥物,臨床效果良好。拉米夫定是具有強大抑制病毒復制作用的新一代胞嘧啶核苷類藥物,有助于控制乙型肝炎,降低母嬰并發(fā)癥和HBV母嬰傳播的發(fā)生率,未發(fā)現(xiàn)相關的嚴重不良反應和對生殖過程、胚胎毒性及新生兒發(fā)育的影響[5];古拉定參與體內三羧酸循環(huán)及糖代謝,能激活多種酶,可保護肝臟,糾正低氧血癥,臨床應用上未發(fā)現(xiàn)對胎兒致畸形,對孕婦致流產(chǎn)的不良反應[6-7]。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yī)院專家對拉米夫定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安全性研究,分析總結,抗病毒效果明顯,尤其在中晚期妊娠應用臨床安全系數(shù)較高[8-9]。中國醫(y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yī)院等多家醫(yī)療機構應用古拉定治療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分析,有良好的保肝護肝效果,無不良反應發(fā)生[10]。本臨床應用研究,其蚤休為百合科植物,根據(jù)《雷公炮制藥性解》和現(xiàn)代中藥研究,其臨床藥理作用為廣譜抗菌、抗病毒、增強機體免疫力等[11]。臨床檢測結果顯示,臨床組與對照組治療前肝功能主要數(shù)據(jù)檢測升高,明顯高于正常值;乙肝五項血清標志物定量測定具有臨床意義;兩項指標是診斷和判定療效的重要、主要條件[12];兩組治療前各項對比(P>0.05),患者病情程度無甚區(qū)別。治療12個月兩組肝功能、乙肝五項血清標志物定量測定各項指標對比(P>0.05),兩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兩組治療1個月,GPT、AST、TBIL、DBIL開始下降,乙肝五項指標變化不大;治療3個月,GPT、AST、TBIL、DBIL明顯下降,趨于正常,HBsAg下降、HBeAg、HBeAb、HBcAb逐漸恢復;治療6個月,GPT、AST、TBIL、DBIL恢復到正常范圍,HBsAg趨于正常、HBsAb升高、HBeAg、HBeAb、HBcAb逐漸下降;臨床組和對照組治療12個月肝功能恢復到正常范圍;HBsAg、HBeAg、HBcAb陰轉,已抑制病毒復制;HBsAb陽性,機體已產(chǎn)生免疫抗體;HBeAb陰性或陽性,無臨床意義。各組治療前后肝功能、乙肝五項血清標志物定量測定各項指標對比(P<0.05),臨床治療效果良好。兩組孕圍期指標,除臨床組,產(chǎn)后出血2例,對照組,產(chǎn)后出血2例,死胎1例,早產(chǎn)1例外(產(chǎn)后出血、死胎、早產(chǎn)在本研究中是否與用藥有關,尚需進一步探討);兩組在用藥過程中,對孕胎兒進行早期和孕圍期監(jiān)測,定期監(jiān)測孕產(chǎn)婦生理指標變化,主要是全面體格檢查,了解各系統(tǒng)情況,如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心臟病、腎臟病、貧血、糖尿病等,觀測藥物對胎兒的影響,如胎兒各階段生理發(fā)育,畸胎,缺陷等,在孕圍期監(jiān)測中,孕婦及胎兒生理指標正常,足月順娩,未發(fā)現(xiàn)胎兒畸形、缺陷,及其它不良反應、并發(fā)癥,從而用藥是安全的。所有嬰兒出生后均接種乙肝疫苗,嬰兒出生后52周檢測乙型肝炎病毒學指標,未發(fā)現(xiàn)異常,至于母嬰阻斷技術指標有待進一步研究和探討。根據(jù)療效判定標準和結果,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無差異。因此綜合上述各項指標,論證蚤休、古拉定聯(lián)用治療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1] 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臟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9.
[2] 李甲芬,張靜,馬希祥.156份血標本乙肝五項指標定量與定性檢測結果分析 [J].山東醫(yī)藥,2010,50(51):79-80.
[3] 蔣佩茹,邱申熊.妊娠期肝病237例臨床分析[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6(11):247-248.
[4] 林偉,王玉環(huán).北京交通大學社區(qū)孕產(chǎn)婦圍生期保健資料10年回顧性分析 [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5,8(9):741-742.
[5] 苗菁,劉新,王潤華.病毒性肝炎常用肝功能指標因子分析[J].中華中西醫(yī)雜志,2004,5(5):394-396.
[6] 孫娜,李小青,戰(zhàn)寒秋.拉米夫定在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安全性研究 [J].中國藥學雜志,2012,47(18):1457-1458.
[7] 王德智.妊娠合并重癥肝炎的診斷和治療[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2010,26(6):325-326.
[8] 蔡晧東,王玲,劉敏.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妊娠婦女拉米夫定的應用及安全性 [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6,14(2):151-153.
[9] 施敏鳳,李小毛,楊越波,等.拉米夫定阻斷乙型肝炎病毒宮內感染的研究 [J].中國綜合臨床,2005,21(1):77-78.
[10] 劉洪明.還原型谷胱甘肽治療妊娠婦女病毒性肝炎36例[J].中國藥業(yè),2007,16(15):55-56.
[11] 武珊珊,高文遠,段宏泉,等.重樓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4,35(3):344-347.
[12] 肖富浩,金芳.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定量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中外醫(yī)療,2008,27(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