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玉,梁 健,范 元
(江門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廣東 江門 529000)
腸激惹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種生物一心理一社會病癥,以腹部疼痛或不適,并伴有排便習慣的改變、大便性狀的異常等主要癥狀為表現(xiàn)[1],但無特異的生物化學或形態(tài)學的異常[2]。腸激惹綜合征因發(fā)病原因復雜,故而在臨床治療上也較困難,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3],我院自2010-01~2012-10采用中藥楓蓼腸胃康膠囊治療腸激惹綜合征,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報道如下。
2010-01 ~ 2012-10在我院門診和病房,共收集符合診斷標準的 IBS患者 120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楓蓼腸胃康組 )60例:男 34例,女 26例 ,對照組 (馬來酸美布汀 )60例:男 32例 ,女 28例 ,兩組 年齡均在 21~59歲 ,平均 35歲 ,病程6個月~10年。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種族、病程等方面均無顯著性差異 (P> 0.05)。
在近 12個月內(nèi)腹部不適或腹痛至少出現(xiàn) 12周,伴以下3種情況中的兩種,但無需連續(xù):(1)排便后緩解;和 (或 )(2)病初起時排便頻數(shù)改變 (> 3/d或3<周);和(或)(3)病初起時伴糞便性狀改變?;景Y狀:腹痛、腹瀉(排便次數(shù)超過每日 3次);有關癥狀:排便或排氣后腹痛、腹脹緩解;晨起或餐后便意窘迫,糞便呈水樣或蛋花樣,且有不盡之感。大便培養(yǎng):無致病菌生長。
治療組予楓蓼腸胃康膠囊 2粒 /次 ,3次 /d口服,對照組用馬來酸美布汀200mg,3次 /d口服。所有病例均給予心理疏導及飲食調(diào)整,1個月為1個療程,2個月后評估療效。
由專人于治療前及療程結束后對患者進行臨床癥狀評分,統(tǒng)計治療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1 癥狀評分標準:①腹瀉:0分:每日腹瀉 5次以上 ,1分:每日腹瀉2~4次,2分:每日腹瀉少于 2次,4分:基本或完全無腹瀉癥狀;②腹痛或腹部不適:0分:明顯腹痛或腹痛頻繁者,1分:輕度腹脹、腹痛者 ,2分:無腹痛癥狀或有輕度的腹部不適者,4分:基本或完全無腹痛及不適癥狀者
1.4.2 療效評定標準:顯效:癥狀評分2項均達4分,大便成形;有效:癥狀評分2項達 2分以上;無效:癥狀評分1項在1分以下。
使用 SPSS18.0軟件,腹瀉、腹痛、腹部不適臨床癥狀評分采用 t檢驗。
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適和腹瀉癥狀改善更加明顯,治療前后癥狀評分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 <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癥狀評分 (±s)
癥狀評分 腹痛及不適治療組 對照組 t P腹 瀉治療組 對照組 t P治療前 1.49±0.87 1.52±0.87 0.18 > 0.05 1.42±0.64 1.44±0.64 0.17 > 0.05治療后 3.77±0.44 3.34±0.44 5.35 <0.01 3.23±0.44 2.43±0.44 9.95 <0.01 t 18.11 14.46 18.05 9.87 P<0.01 <0.01 <0.01 <0.01
治療組服藥1個療程后總有效率97.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8.3%。見表 2。
表2 兩組的療效比較(n=60)
治療組有 2例出現(xiàn)輕度頭暈,未處理而自行緩解,未發(fā)現(xiàn)其他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xiàn)2例頭疼,4例嗜睡;以上不良反應堅持治療后消失,均未影響治療。輕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治療組為3.3%,對照組為10.0%。
腸激惹綜合征,是一組包括持續(xù)或間歇發(fā)作的,以腹痛、腹脹、排便習慣和大便性狀異常為臨床表現(xiàn)的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多呈慢性復發(fā)過程并常伴發(fā)其他胃腸功能紊亂性疾病。其發(fā)病機制尚不十分明確。與心理因素、腸道動力學的改變、內(nèi)臟感覺過敏、胃腸道激素的改變等均有密切的關系。目前西醫(yī)治療藥物主要以調(diào)節(jié)腸道功能和對癥治療為主[4~6]。中醫(yī)學認為本病主要由于情志失調(diào)或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 ,致肝郁氣滯、肝脾不和,引起腸道氣機不利,傳導失司以致泄瀉。
楓蓼腸胃康膠囊主要藥用成分為辣蓼和牛耳楓。辣蓼味辛酸,性溫,功能化濕,行滯 ,祛風,消腫,止痛;牛耳楓昧苦澀、性平,功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兩者配伍,具理氣健脾,除濕化滯,通暢氣機之功效?,F(xiàn)代藥理學研究也證實[7~9],楓蓼腸胃康提取物,具有顯著的鎮(zhèn)痛,抗炎雙重作用,可迅速緩解腹脹、腹痛和腹瀉等臨床癥狀,適用于治療濕熱泄瀉等胃腸道疾病。
馬來酸曲美布汀片是一種全胃腸道動力調(diào)節(jié)藥,具有雙向調(diào)節(jié)功能,它能作用于膽堿能神經(jīng)末梢的μ受體和κ受體及腎上腺素能神經(jīng)末梢μ受體,起胃腸道動力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本次研究觀察發(fā)現(xiàn),楓蓼腸胃康膠囊組對腸激惹綜合征有效率為97.0%,馬來酸曲美布汀片組有效率為88.3%,兩組治療結果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 (P<0.05);患者的腹痛、腹部不適和腹瀉癥狀改善突出,治療后的癥狀評分明顯高于治療前癥狀評分,且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兩組患者均無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而治療組輕度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3%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結果證實,楓蓼腸胃康膠囊治療腹瀉型腸激惹綜合征具有療效顯著,用藥安全,無嚴重不良反應等特點,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l]湯維新.黛力新聯(lián)合馬來酸曲美布丁和整腸生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療效觀察 [J].海峽藥學,2009,21(6):180-181
[2]章宏,李霖,彭清璧,等.馬來酸曲美布汀治療腸激惹綜合征療效觀察[J].浙江預防醫(yī)學,2002,14(10):63
[3]王雪明.奧替溴銨與新馬來酸曲美布丁聯(lián)合治療腸易激綜合征36例療效分析 [J].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31):54-55
[4]王利華,魯素彩,潘國宗.匹維溴胺對腸易激綜合征的短期療效觀察 [J].臨床薈萃,2000,15(10):464
[5]張運貴,黃詠梅,王桂榮,等.奧替溴胺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短期療效評價 [J].臨床消化病雜志,2001,13(4):183
[6]曹洪賢,許琥,郝風亮,等.益母草煎劑治腸易激綜合征200例 [J].中醫(yī)雜志,1999,40(11):696
[7]符健,鄺少軼,李佩瓊,等.楓蓼腸胃康顆粒對細胞免疫反應性結腸炎中 SOD、MDA的影響 [J].中國藥理學通報,2003,19(1):110-112
[8]匡榮,朱社敏,倪維芳,等.小兒腸胃康顆粒主要藥理學研究 [J].中國現(xiàn)代應用藥學雜志,2005,22(4):275-278
[9]任守忠,陳峰,楊衛(wèi)麗,等.腸胃康提取物對急性胃腸炎作用的實驗研究 [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8,26(1):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