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戰(zhàn)爭紀念館游客旅游動機對體驗的影響研究——以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例

        2013-08-16 03:23:48方葉林黃震方
        旅游科學 2013年5期
        關(guān)鍵詞: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黑色

        方葉林 黃震方 涂 瑋 王 坤

        (南京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江蘇南京210023)

        與戰(zhàn)爭有關(guān)的地點不僅是一個值得紀念的地方,同時也是旅游景點。例如2007年,奧斯維辛-比克瑙旅游景點就接納了大約120萬游客,紐約的零地帶吸引了350萬游客(Blair,2011)。這些現(xiàn)象得到公認,并被冠以一系列的名稱來研究,包括黑色旅游(Lennon,F(xiàn)oley,2000)、死亡旅游(Seaton,1996)、黑色景點旅游(Rojeck,1993)、不和諧遺產(chǎn)旅游(Tunbridge,Ashworth,1996)、病態(tài)旅游(Bloom,2000)等。黑色旅游研究受到較大關(guān)注,但近年來國外有學者對把此類現(xiàn)象劃入黑色旅游研究范疇產(chǎn)生懷疑(Dunkley,et al.,2011;Causevic,Lynch,2011);國內(nèi)對此類現(xiàn)象的研究屬于紅色旅游或特殊興趣旅游(吳必虎,俞曦,2010)研究范疇,但從嚴格意義上說,黑色旅游與紅色旅游的概念內(nèi)涵并不完全相同(方葉林,2011)。

        旅游動機與體驗的研究,尤其是特殊興趣旅游的動機與體驗的研究對旅游學科基本認識論的構(gòu)建具有重要作用。旅游動機通常被用來區(qū)分不同的旅游亞類(McCain,Ray,2003),動機對于劃分特殊興趣的旅游產(chǎn)品尤其重要;旅游體驗是構(gòu)建旅游學科大廈的基礎(chǔ)(謝彥君,2005),旅游體驗是否只有愉悅體驗,不同的旅游動機是否會產(chǎn)生不同的旅游體驗,他們之間的作用機理如何,這些問題仍有待深入研究。本文選擇一種特殊興趣的旅游形式——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并以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為例,通過問卷調(diào)查,探尋旅游者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主要動機和體驗、旅游動機對旅游體驗的影響以及兩者的關(guān)系,并為這類旅游市場營銷及組織參與方式提供建議。

        1 文獻回顧與理論假設(shè)

        1.1 文獻回顧

        嚴格意義上講,在黑色旅游的框架內(nèi)研究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有一定的缺陷。首先,黑色旅游概念界定不清導致黑色旅游概念的泛化,這個詞語實質(zhì)上只是一個提供或生產(chǎn)此類(災(zāi)難與死亡)景點、事件、體驗的“標簽”(Sharpley,Stone,2009),因而在黑色旅游的概念框架內(nèi)研究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并不能揭示其本質(zhì);其次,早期外文文獻認為,黑色旅游是以對死亡的迷戀為動機的旅游(Stone,Sharpley,2008),但游客參觀與災(zāi)難及死亡有關(guān)的景點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死亡的迷戀(Biran,et al.,2011),從旅游動機角度看,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不完全屬于黑色旅游研究范疇,然而關(guān)于黑色旅游與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都涉及災(zāi)難及死亡現(xiàn)象,相關(guān)文獻對于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沒有加以明確區(qū)分。為了全面客觀地了解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研究的進展,下文分別從三方面對黑色旅游(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外文文獻進行梳理。

        (1)動機方面相關(guān)研究

        為了澄清黑色旅游是否存在,Sharpley(2005)認為,十分有必要研究旅游動機,因為其在構(gòu)建旅游者體驗過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大量的景點被劃分為黑色旅游景點,游客訪問此類景點會有各種各樣的動機。Dann(1998)列舉了黑色旅游的綜合動機清單,包括:克服幻想、尋求刺激、懷舊、對犯罪或越軌行為的慶祝、基本的嗜血性、對挑戰(zhàn)個人意識以及對死亡的興趣。Seaton和Lennon(2004)區(qū)分了兩大類動機:幸災(zāi)樂禍、對死亡的思考(Seaton稱之為“死亡觀”thanatopsis)。Ashworth(2002)強調(diào)此類動機可被劃分為對不平常事情的好奇心、從恐怖的事件以及別人的遭遇中獲得快樂、移情、尋求自我認同以及自我理解等;在后來的研究中他進一步指出,從朝圣、尋求認同、追求知識、社會責任轉(zhuǎn)變?yōu)椤案谏钡膭訖C,即對暴力的縱容以及對悲劇的興趣(Biran,et al.,2011)。近年來國外關(guān)于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動機的研究逐漸脫離黑色旅游的研究范疇。Biran等(2011)認為,游客參觀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的主要動機有:渴望學習以及理解所展示的歷史、希望“眼見為實”、對獲得有感情的遺產(chǎn)體驗的興趣,訪問此類景點的動機與“正常的”旅游動機十分相似。Dunkley等(2011)認為,訪問一戰(zhàn)戰(zhàn)場的旅游動機主要有情感因素、文化因素、個人以及集體記憶因素。Kang等(2012)對韓國游客訪問濟州島4·3和平紀念公園的動機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jié),其中責任是最主要的訪問動機。

        Stone和Sharpley(2008)認為,訪問與死亡有關(guān)景點的動機還沒有被完全地或系統(tǒng)地歸納:第一,黑色旅游動機被發(fā)現(xiàn)在各種不同與此相關(guān)的景點中,比如說大屠殺景點、監(jiān)獄、種族隔離以及奴隸制景點;第二,目前的研究基本上遵從這樣的假設(shè),參加黑色旅游的個人一定具有對死亡迷戀的動機,事實上并非如此;第三,動機的確定沒有立足于實證研究,卻經(jīng)常來源于理論研究。除此之外,當前關(guān)于黑色旅游動機的研究往往忽略了旅游者,旅游者甚至被認為是同質(zhì)的群體,是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動接受者(Wight,Lennon,2007)。

        (2)體驗方面相關(guān)研究

        黑色旅游提供了教育以及情感的體驗,提供了與過去事件有關(guān)的重要知識,同時也提供了情感上或潛在的治療功能(Henderson,2000),這些景點喚醒了人們的負面情感體驗,包括恐懼、害怕、悲傷、痛苦、移情、同情、仇恨等(Miles,Auschwitz,2002)。然而大屠殺黑色旅游景點(Ashworth,2005)、“黑色開心工廠”(Stone,2006)之類景點(如倫敦屠夫杰克之旅、羅馬尼亞德拉庫拉旅游)的體驗與此類“恐怖”體驗不完全相同。Cohen(2011)指出,很多海外的猶太人不去東歐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反而去位于以色列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旅游,是因為前者的所有權(quán)并不是猶太人,很多猶太人在奧斯維辛再次獲得了一個沒有猶太人世界的體驗,從而使猶太人覺得反猶主義至今仍然存在。Biran等(2011)認為,游客在奧斯維辛的體驗與那些遺產(chǎn)旅游景點中的體驗相似,而不僅僅只是黑色旅游體驗。Dunkley等(2011)認為,參加一戰(zhàn)戰(zhàn)場旅游的游客,個人生活的歷史背景影響了他們的體驗,個人情感、文化因素、個人及集體記憶影響了旅游者是否決定參加戰(zhàn)場旅游以及他們在戰(zhàn)場中獲得的體驗。Kang等(2012)認為,基于獲利分析的方法(a benefit-based approach)是理解游客在黑色旅游景點中體驗的一個有效手段。Lee等(2012)利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的方法研究影響韓國游客對朝鮮金剛山旅游景點感知的潛在因素。總之,國外對訪問與死亡有關(guān)景點所獲得體驗的研究沒有清楚揭示與相關(guān)旅游之間的根本區(qū)別,缺少系統(tǒng)理論的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定性的研究。

        (3)兩者關(guān)系

        一般認為旅游追求的是一種愉悅體驗,從這個角度看,任何類型的旅游動機對旅游體驗幾乎沒有影響。對于特殊興趣旅游而言,旅游者得到的并非是一種愉悅體驗。在參觀奧斯維辛-比克瑙死亡集中營時,那些將景點視為私人遺產(chǎn)的旅游者表現(xiàn)出對情感體驗更深的興趣(Biran,et al.,2011)。相對于東歐和美國的猶太人大屠殺紀念館,海外散居的猶太人更愿意去位于耶路撒冷的Yad Vashem,因為后者讓大部分猶太游客獲得了“真實性”體驗(Cohen,2011)。在參觀一戰(zhàn)遺址索姆河和伊普爾戰(zhàn)場中,那些因私人原因或者親人曾經(jīng)在此戰(zhàn)斗的旅游者,將戰(zhàn)場旅游視為一種朝圣體驗(Dunkley,et al.,2011)。具有學習及義務(wù)動機的旅游者,在參觀濟州島4·3和平紀念公園時獲得了較高的體驗(Kang,et al.,2012)。以上文獻研究表明,此類游客的旅游動機對體驗的確存在影響,但它們之間的作用機理并沒有被明確的揭示出來。

        相對而言,國內(nèi)的研究文獻較匱乏。目前國內(nèi)主要在研究紅色旅游時涉及紀念館旅游(陳雄根,2007;朱孔山,2007),較少有文獻專門對紀念館旅游展開論述,如喻建良提出了劉少奇同志紀念館旅游市場穩(wěn)定與開發(fā)策略(2006),張葳和李彥麗對博物館旅游的開發(fā)模式進行了研究(2010)等。這些文獻大部分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對紀念館旅游進行研究。與國外的研究熱點黑色旅游相比,近年來部分學者開始研究自然災(zāi)害對旅游產(chǎn)生的影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花海燕,等,2010;董曉莉,等,2011;李敏,等,2012),但這些文獻基本上只是研究自然災(zāi)害對旅游的影響,并且沒有涉及旅游動機對體驗的影響機理。

        1.2 理論假設(shè)

        文獻回顧表明,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動機和體驗與黑色旅游不完全相同,但動機方面基本都涉及三部分??紤]到以往的研究案例地大部分是歐洲的景點,與國內(nèi)景點的文化差異較大,因此本研究參考Kang等(2012)的研究進行問卷設(shè)計,同時對問卷進行一定的修正,使其更加符合研究案例地實際情況。根據(jù)Kang的研究結(jié)果,將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動機劃分為三大類:學習及好奇、責任與義務(wù)、社會因素。以往大部分研究文獻都強調(diào)教育體驗在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Kang,et al.,2012;Cohen,2011),因此將潛變量“教育體驗”從“個人情感體驗”中分離出來,進行專門研究。這種做法雖不夠完善,但對洞察戰(zhàn)爭紀念館的教育意義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假設(shè)為:

        H1:基于學習及好奇的旅游動機對個人情感體驗有正向影響H2:基于學習及好奇的旅游動機對教育體驗有正向影響

        H3:基于責任與義務(wù)的旅游動機對個人情感體驗有正向影響

        H4:基于責任與義務(wù)的旅游動機對教育體驗有正向影響

        H5:基于社會因素的旅游動機對個人情感體驗有正向影響

        H6:基于社會因素的旅游動機對教育體驗有正向影響

        根據(jù)以上假設(shè)構(gòu)建戰(zhàn)爭紀念館游客旅游動機對旅游體驗影響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模型,該模型由5個基本維度(潛變量)構(gòu)成(見圖1)。

        圖1 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假設(shè)模型

        2 數(shù)據(jù)收集及問卷設(shè)計

        2.1 研究區(qū)域

        二戰(zhàn)遺址奧斯維辛集中營被稱為“西方黑色旅游的中心”,大量文獻對其進行研究(Lennon,F(xiàn)oley,2000;Biran,et al.,2011;Stone,2006);相比之下,國內(nèi)學者對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研究相對較少,特別是從旅游的角度進行研究幾乎是空白。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是南京市人民政府為銘記1937年12月13日日軍侵占南京后制造的大屠殺事件而建,位于南京城西江東門茶亭東街原日軍大屠殺遺址之一的萬人坑,占地面積30km2,建筑面積5km2。西班牙《趣味》雜志曾將該紀念館評為“世界十大黑色旅游景點之一”,現(xiàn)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

        2.2 問卷設(shè)計及調(diào)查

        以Kang等(2012)設(shè)計的問卷為基礎(chǔ),同時結(jié)合專家訪談確立觀測變量,本研究初步確定5個潛變量、24個觀測變量(見表3)。問卷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被調(diào)查者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第二部分為游客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原因,第三部分為游客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獲得的體驗。問卷采用李克特五分制量表的方法,以“非常不同意-非常同意”分別對應(yīng)1~5分評估標度。問卷采用網(wǎng)上調(diào)查和實地調(diào)查相結(jié)合的方法。網(wǎng)上調(diào)查時間為2012年7月~2012年10月,設(shè)計題目“你以前是否參觀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如果回答為否,則此份問卷不計入統(tǒng)計范圍;同時以“滾雪球”的方式讓本人的同學、親屬、朋友幫助收集問卷?,F(xiàn)場調(diào)查主要利用2012年“十一”期間對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游客進行隨機抽樣調(diào)查??偣彩占絾柧?20份,其中有效問卷398份,有效率為94.76%。

        3 研究結(jié)果與分析

        3.1 樣本統(tǒng)計描述

        對收集到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問卷和網(wǎng)上調(diào)查問卷進行統(tǒng)計分析(見表1):從性別比例上看,女性略多于男性;從年齡分組上看,被調(diào)研者主要分布于19歲~45歲的年齡段;從職業(yè)上看,學生及企事業(yè)工作人員占了將近一半;從月收入上看,2001元~5000元占一半以上。

        表1 調(diào)查問卷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

        3.2 量表的信度與效度分析

        為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與結(jié)果的可信度,運用SPSS 16.0對測量指標進行信度分析(見表2),發(fā)現(xiàn)總量表的克朗巴赫系數(shù)α為0.841,各潛變量的克朗巴赫系數(shù) α 都大于0.6。一般而言,α≥0.70時屬于高信度,0.35≤α <0.70 時,屬于信度尚可(榮泰生,2009),因此本研究所選擇的樣本具有較高的信度。從表2中還可以看出,5大基本維度的 KMO值介于0.696~0.977之間,總量表為0.850,均大于0.6。巴特勒球形檢驗值介于 36.390~1551.510之間,總量表為1551.510,均在0.000水平下顯著相關(guān),表明本研究量表具有較高的效度。

        表2 總量表與分量表的信度及效度分析

        3.3 驗證性因子分析

        運用AMOS7采用ML方法(最大似然估計法)對游客旅游動機維度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CFA)(見表3),得到模型A(見表4)。可以看出,大多數(shù)擬合指標都未達到標準,因此需要對模型進行修正。刪除因子負荷較小的變量x4(0.040),發(fā)現(xiàn)擬合指標有所改善,但遠沒有達到理想狀態(tài)。在AMOS輸出報表中發(fā)現(xiàn)變量x11與其他指標間的修正指數(shù)較大,可以考慮刪除該指標。刪除該指標后得到模型B,發(fā)現(xiàn)刪除x4、x11之后“學習及好奇”的α系數(shù)由原來的0.695上升到0.711,“責任與義務(wù)”維度的α系數(shù)由0.719上升到0.725,“社會因素”維度的α系數(shù)由0.818上升到0.820。游客動機各維度的α系數(shù)均大于0.7,說明量表的可靠性較高。

        運用AMOS7采用ML方法對游客體驗維度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見表3),得到模型C(見表4)。大部分擬合指標都未達到標準,刪除因子負荷較小的變量y9(0.393),在AMOS輸出報表中發(fā)現(xiàn)y5、y7、y13與其他指標間的修正指數(shù)較大,刪除這3個指標,得到模型D。發(fā)現(xiàn)該模型“個人情感體驗”維度的α系數(shù)由0.721上升到0.808,“教育體驗”維度的α系數(shù)由0.830上升到0.901。游客體驗各維度的α系數(shù)均大于0.7,說明量表的可靠性較高。

        在刪除這6個變量后,對剩下的18個變量整體進行驗證性因子分析。通過AMOS輸出報表發(fā)現(xiàn)模型沒有達到理性狀態(tài),可以考慮建立修正指數(shù)較高的變量誤差間的聯(lián)系,這樣可以提高模型的卡方統(tǒng)計量,增加顯著性p值,并降低擬合指數(shù) RMSEA 值(溫忠麟,等,2004)。建立 e1-e7、e3-e4、e11- e17、e17- e18誤差間的關(guān)聯(lián),經(jīng)過數(shù)次擬合,建立的模型E(見圖2),當再次嘗試建立不同維度觀測變量之間的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新的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沒有模型E理想,因此本研究最終選擇模型E為戰(zhàn)爭紀念館游客旅游動機對體驗的影響機理模型。

        3.4 結(jié)果分析

        (1)學習與好奇維度

        通過分析發(fā)現(xiàn),“學習及好奇”對“個人情感體驗”有微弱的正向影響,路徑系數(shù)為0.11,對“教育體驗”有較大的正向影響,路徑系數(shù)達到0.68。在該維度中,“x2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感興趣”所占的因子載荷系數(shù)最大。在進行信度分析時刪除了觀測指標x4,在理論上可以這樣理解:參觀南京大屠殺的游客,幾乎對死亡這個主題不感興趣,死亡因素并不是吸引游客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主要原因,這點與Biran等(2011)以奧斯維辛-比克瑙死亡集中營為案例地研究的結(jié)論相一致,但作者甚至認為該類旅游動機與常規(guī)旅游動機沒有太大區(qū)別,這點值得商榷。一般認為,黑色旅游的主要動機是對死亡的迷戀(Stone,Sharpley,2008),本研究驗證了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并不完全屬于黑色旅游研究范疇。

        表3 游客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驗證性因子分析

        表4 模型的主要擬合指數(shù)

        圖2 戰(zhàn)爭紀念館游客旅游動機對旅游體驗影響的結(jié)構(gòu)模型圖(模型E)

        表5 結(jié)構(gòu)模型路徑系數(shù)估計值

        黑色旅游是一個充滿爭議的研究領(lǐng)域,主要是因為概念泛化與動機定義不明確。黑色旅游動機定義不明確導致了從景點屬性(供給角度)定義黑色旅游和從動機方面(需求角度)定義出現(xiàn)矛盾。黑色旅游的定義可從廣義(供給)與狹義(需求)的角度進行理解。廣義的黑色旅游可借用Lennon和Foley(2000)的觀點:到死亡及災(zāi)難有關(guān)的景點旅游,這種旅游現(xiàn)象稱之為黑色旅游。狹義的黑色旅游是指:到死亡及災(zāi)難有關(guān)的景點旅游,并且游客主要動機是對死亡感興趣,在游覽的過程中獲得了關(guān)于死亡及災(zāi)難有關(guān)的體驗,類似于Bloom(2000)提出的“病態(tài)旅游”概念。

        (2)責任與義務(wù)維度

        “責任與義務(wù)”對旅游體驗的影響較大,對“個人情感體驗”的路徑系數(shù)最高,達到0.97,并且通過顯著性檢驗,對“教育體驗”的路徑系數(shù)為0.48。由此可知,基于“責任與義務(wù)”旅游動機的游客,在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時不僅獲得了較高的教育體驗,更獲得了強烈的個人情感體驗,其最主要動機是“x5作為一個中國人有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義務(wù)”。這樣的結(jié)論與Kang等(2012)研究得出的結(jié)論基本一致,除探親訪友類旅游,其他形式旅游很少有這樣強烈的“責任與義務(wù)”動機,這也是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動機與其他類型旅游動機的根本區(qū)別之一。因此在開展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市場營銷時,需要有別于傳統(tǒng)的旅游市場營銷,從旅游動機方面來看,應(yīng)該積極調(diào)動游客“責任與義務(wù)”方面的旅游動機。

        除此之外,“責任與義務(wù)”與“學習與好奇”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相關(guān)系數(shù)達到0.51,反映了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游客如果具有很強的“責任與義務(wù)”動機,從某種程度上說即具有很強的學習動機及好奇心。但與“社會因素”卻呈現(xiàn)出微弱的負相關(guān),反映出游客被動地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不利于調(diào)動游客內(nèi)心的責任與義務(wù)的旅游動機。

        (3)社會因素維度

        “社會因素”對游客體驗的影響較小,對“個人情感體驗”、“教育體驗”的路徑系數(shù)分別為0.17、0.13。因此基于“社會因素”的游客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并沒有獲得很強的體驗。在對模型進行修正時,刪除了觀測指標“x11為了享受和親人或朋友度過有意義的一天”,在理論上可以這樣進行理解:x11指標對模型的構(gòu)建意義不大,這也是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與傳統(tǒng)旅游動機的區(qū)別之一,傳統(tǒng)旅游追求的是一種“享受”,但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并不如此,在該維度中,“x9朋友或親人的勸說”是最主要的旅游動機。除此之外,該維度與“學習及好奇”動機維度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01,相關(guān)系數(shù)非常小,表明因為社會因素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游客,學習和好奇心很難被激發(fā)出來。

        (4)個人情感體驗

        在潛變量“個人情感體驗”中,y3、y4、y8、y1具有較高的因子載荷系數(shù)(分別為0.65、0.59、0.55、0.38),即在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游客獲得了“同情”、“感激”、“慶幸”、“害怕”等體驗,這些體驗不完全屬于“愉悅”體驗,因此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體驗與常規(guī)的旅游體驗不完全相同,旅游體驗的內(nèi)涵可從特殊興趣旅游的角度加以挖掘。在模型修正過程中刪除了觀測變量y5、y7,表明參觀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的游客對周圍的環(huán)境舒適度不太關(guān)注,這與傳統(tǒng)休閑旅游明顯不同,此外游客在參觀過程中并沒有表現(xiàn)出很強的“幸災(zāi)樂禍”心態(tài),與Seaton和Lennon(2004)研究結(jié)論不一致,表明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得到了很好的貫徹實施。

        (5)教育體驗

        教育因素鼓勵旅游者更加理性,這反過來又會增加旅游者對黑色旅游的滿意和感知(Cohen,2011)。黑色旅游的一個發(fā)展方向可能是朝著教育及道德方向發(fā)展(方葉林,等,2011),研究戰(zhàn)爭紀念館的教育體驗具有重大意義。其中“y11對南京大屠殺事件有更深刻的理解”、“y12更加理解民族沖突及人權(quán)問題”因子載荷系數(shù)較大。為了實現(xiàn)教育體驗的最大化,一方面需調(diào)動游客“責任與義務(wù)”方面的動機,另一方面需要強調(diào)游客積極主動的參與,除此之外,戰(zhàn)爭紀念館展示的主題不應(yīng)該強調(diào)狹隘的民族利益,應(yīng)該強調(diào)更多地被普遍認可的價值觀(Cohen,2011)。

        4 結(jié)論與展望

        4.1 研究結(jié)論

        (1)首次運用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對戰(zhàn)爭紀念館游客旅游動機對體驗的影響模型進行研究,游客參觀戰(zhàn)爭紀念館具有很強的“責任與義務(wù)”旅游動機,這是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與其他傳統(tǒng)形式旅游的根本區(qū)別之一,并且“責任與義務(wù)”動機與體驗之間有較大的路徑系數(shù)。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游客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很少有對死亡感興趣的動機,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不完全屬于黑色旅游的研究范疇。

        (2)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游客在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中,獲得了“同情”、“感激”、“慶幸”、“害怕”等體驗,這些體驗不完全屬于“愉悅”體驗,因此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體驗與傳統(tǒng)旅游體驗不完全相同,旅游體驗的內(nèi)涵可從特殊興趣旅游的角度加以挖掘。

        (3)未來針對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宣傳營銷時,需要采取與傳統(tǒng)旅游不同的方式:一方面需要調(diào)動游客“責任與義務(wù)”方面的旅游動機;另一方面在旅游參與方式上,應(yīng)該強調(diào)游客積極主動的參與方式;此外針對海外游客進行宣傳營銷時,應(yīng)該強調(diào)更多地被普遍認可的價值觀,從而使景點展示的主題在更大范圍內(nèi)被認可。

        (4)對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這種特殊旅游形式的研究,從一個側(cè)面探討了黑色旅游概念泛化的問題,本研究從景點的屬性(供給)與旅游動機(需求)的視角對廣義和狹義黑色旅游概念進行了初步界定。研究廣義的黑色旅游更能夠發(fā)揮這種特殊旅游形式的教育意義。

        4.2 研究展望

        受樣本容量以及研究指標的限制,本研究結(jié)論仍有待完善。由于先前使用SEM研究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的文獻幾乎是空白,缺少參考對照,本研究結(jié)論是否適用于國內(nèi)其他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仍需進一步研究。與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有關(guān)的旅游形式(黑色旅游)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課題,未來可繼續(xù)對以下問題進行探討:任何形式的黑色旅游都涉及死亡這個主題,未來可以從死亡之學(thanatology)的視角探討黑色旅游動機與體驗的本質(zhì)(Stone,Sharpley,2008);本研究的結(jié)論對旅游的“愉悅”體驗本質(zhì)提出質(zhì)疑,未來需從特殊興趣旅游視角進一步探索旅游體驗的本質(zhì);戰(zhàn)爭紀念館旅游景點通常具有顯著的文化或歷史特征,未來可進一步從文化或遺產(chǎn)旅游視角加強對此類旅游的研究。

        [1] 陳雄根.湖南長株潭地區(qū)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fā)與區(qū)域經(jīng)濟發(fā)展[J].經(jīng)濟地理,2007(6):1042-1045.

        [2] 董曉莉,張捷,吳必虎,等.災(zāi)害事件對旅游地意象影響的研究——以九寨溝風景區(qū)為例[J].地域研究與開發(fā),2011(3):102-107.

        [3] 方葉林.黑色旅游開發(fā)研究[D].安徽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4] 方葉林,章尚正,毛玲玲,等.黑色教育旅游真實性外文文獻研究述評[J].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1(5):32-39.

        [5] 花海燕,劉世明,李蔚.嚴重自然災(zāi)害地景區(qū)游客流失原因和旅游意愿關(guān)系研究——以汶川地震后四川旅游為例[J].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4):75-81.

        [6] 李敏,張捷,羅浩,等.基于旅游動機的旅游業(yè)災(zāi)后恢復重建研究——以“5.12”汶川地震后的九寨溝為例[J].旅游學刊,2012(1):39-48.

        [7] 榮泰生.AMOS與研究方法[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9:79-82.

        [8] 吳必虎,俞曦.旅游規(guī)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10:165-166.

        [9] 溫忠麟,侯杰泰,馬什赫伯特.結(jié)構(gòu)方程模型檢驗:擬合指數(shù)與卡方準則[J].心理學報,2004(2):186-194.

        [10] 謝彥君.旅游體驗研究——一種現(xiàn)象學的視角[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73-121.

        [11] 喻建良.湖南名人故里旅游市場穩(wěn)定與開發(fā)策略研究——基于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的實證研究[J].經(jīng)濟地理,2006(5):888-891.

        [12] 朱孔山.區(qū)域紅色旅游產(chǎn)品體系構(gòu)建與開發(fā)[J].商業(yè)研究,2007(8):130-132.

        [13] 張葳,李彥麗.博物館旅游開發(fā)模式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2):46-50.

        [14] Ashworth G J(2002).Holocaust tourism:The experience of Kraków-kazimierz[J].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 Geography and Environment Education,11(4),363-367.

        [15] Biran A,Poria Y,Oren G(2011).Sought experience at(dark)heritage site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8(3),820-841.

        [16] Blair J.Tragedy turns to tourism at Ground Zero[EB/OL].http:∥www.theage.com.a(chǎn)u/articles/2002/06/28/1023864657451.html.2011-10-12.

        [17] Bloom T(2000).Morbid tourism:A postmodern market niche with an example from Althorp[J].Norwegian Journal of Geography,54(1),29-36.

        [18] Causevic S,Lynch P(2011).Phoenix tourism:Post-conflict tourism ro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8(3),780-800.

        [19] Cohen E H(2011).Educational dark tourism at an in populo site:The holocaust museum in Jerusale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8(1),193-209.

        [20] Dann G M S(1998).The Dark Side of Tourism[M].CIRET: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Studies in Tourism.

        [21] Dunkley R,Morgan N,Westwood S(2011).Visiting the trenches:Exploring meanings and motivations in battlefield tourism[J].Tourism Management,32(4),860-868.

        [22] Henderson J C(2000).War as a tourist attraction:The case of Vietna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4),269-280.

        [23] Kang E J,Scott N,Lee T J,et al.(2012).Benefits of visiting a‘dark tourism’site:The case of the Jeju April 3rd Peace Park,Korea[J].Tourism Management,33(2),257-265.

        [24] Lee CK,Bendle L J,Yoon Y S,et al.(2012).Thanatourism or peace tourism:Perceived value at a North Korean resort from an indigenous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14(1),71-90.

        [25] Lennon J,F(xiàn)oley M(2000).Dark Tourism:The Attraction of Death and Disaster[M].London:Continuum.

        [26] Marcuse H(2005).Reshaping Dachau for visitors:1933-2000[A]∥Ashworth G J,Hartmann R.Horror and Human Tragedy Revisited:The Management of Sites of Atrocities for Tourism[C].Sydney: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118-148.

        [27] McCain G,Ray N(2003).Legacy tourism:The search for personal meaning in heritage travel[J].Tourism Management,24(6),713-717.

        [28] Miles S(2002).Auschwitz:Museum interpretation and dark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9(4),1175-1178.

        [29] Rojeck C(1993).Ways of Escape[M].Basingstoke:Macmillan.

        [30] Seaton A V(1996).Guided by the dark:From thanatopsis to thanatouris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4),234-244.

        [31] Seaton A V,Lennon J(2004).Moral panics,ulterior motives and alterior desires:Thanatourism in the early 21st century[A]∥Singh T V.New Horizons in Tourism:Strange Experiences and Stranger Practices[C].Wallingford:CABI,63-82.

        [32] Sharply R(2005).Travels to the edge of darkness:Towards a typology of dark tourism[A]∥Ryan C,Page S,Aicken M.Taking Tourism to the Limits:Issues,Concepts and Managerial Perspectives[C].Oxford:Elsevier,217-228.

        [33] Sharpley R,Stone P(2009).Life,death,and dark tourism: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concluding comments[A]∥Sharpley R,Stone P.The Darker Side of Travel: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ark Tourism[C],247-252.

        [34] Stone P(2006).A dark tourism spectrum:Towards a typology of death and macabre related tourist sites,attractions and exhibitions[J].Tourism: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54(2),145-160.

        [35] Stone P,Sharpley R(2008).Consuming dark tourism:A thanatological perspectiv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35(2),574-595.

        [36] Tunbridge J E,Ashworth G J(1996).Dissonant Heritage:The Management of the Past as a Resource in Conflict[M].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37] Wight A,Lennon J(2007).Selective interpretation and eclectic human heritage in Lithuania[J].Tourism Management,28(2),519-529.

        (責任編輯:梁保爾)

        猜你喜歡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黑色
        見證南京大屠殺暴行的歐美友人
        華人時刊(2022年23期)2022-05-10 08:20:12
        蕭軍紀念館
        沈南第一個黨支部紀念館
        秋收起義紀念館
        秋收起義紀念館
        南京大屠殺80周年誰的記憶與誰的哀慟
        青年與社會(2018年2期)2018-01-25 15:41:59
        黑色
        天津詩人(2017年3期)2017-11-14 17:26:10
        黑色星期五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僑界寄哀思
        華人時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22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中國火炬(2015年1期)2015-07-25 10:26:30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国产一区白浆在线观看| 华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96|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av| 人妻在卧室被老板疯狂进入国产 | 人妻系列影片无码专区| 久久这黄色精品免费久 | 放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伦久视频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齐齐百度| 最近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av一啪一区二区| 99视频在线精品免费观看6| 国产真实乱对白精彩久久老熟妇女|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久天啪天天久久99久孕妇| 日本免费影片一区二区|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久久 | 欧美亚洲另类自拍偷在线拍| 亚洲综合中文一区二区| 无遮挡很爽很污很黄的女同| 777精品久无码人妻蜜桃| 熟女熟妇伦av网站| 调教在线播放黄|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一区| 中文字幕乱码熟女人妻在线|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 麻豆国产人妻欲求不满| 国产高清丝袜美腿视频在线观看| 97久久久一区二区少妇| 美女午夜福利视频网址| 69一区二三区好的精华| 亚洲爆乳无码专区| 青青草视频在线你懂的| 日本熟女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亚洲成人色黄网站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