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笑萍 汪艷紅
打造“3433”健康課堂教學模式。前不久,黃石市武漢路小學語文老師徐瑩借助多媒體教學設施,將學生帶進了一個生動有趣的動物世界里。在徐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平日積累的生活素材就像小溪般潺潺流淌出來,一堂平淡無奇的習作課上得津津有味!
從去年起,武漢路小學針對傳統(tǒng)課堂的弊端,在省級課題“健康課堂”的指引下,著眼于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及師生的平等交流,建立起了“3433”健康課堂模式。第一個“3”即課堂教學體現以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的教學理念;“4”即“自主預習、交流探究、精講點撥、拓展檢測”四步教學流程;第二個“3”即教師設計并采用以“課前預習學案、課堂導學案、課后檢測案”為內容的健康課堂教案;第三個“3”即培養(yǎng)學生“學會、會學、會用”的學習能力。
“3433”健康課堂模式首先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在徐老師這節(jié)課的《預習學案》中,設計了三項內容:學前指導、片段閱讀及收集素材。學生們在課前進行了有的放矢的自主學習,課堂中學生紛紛將自己收集的小動物圖片、文字資料展示出來,學生覺得有話可說,不再害怕寫作文了。
如今,在“3433”健康課堂模式下,武漢路小學的教師們樹立了新的教學理念,并都在努力改變教學方法,讓教學真正由“教而獲知”轉變?yōu)椤皩W而獲知”,從而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yè)中解放出來,自主快樂地發(fā)展。
建立“三型六級”教師評價體系。面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趨勢,武漢路小學調整原有的“支架式”校本研修方式,探索出“個人反思、集體診斷、分層評價”的三大新支架,讓廣大教師獲益匪淺。
建立“確定研修專題、教研組集體備課、自制學科觀察量表、同課異構、觀察評價課堂、撰寫診斷評價報告”的“六步互助診斷式研修機制”。在教研組的“3433”健康課堂教學模式研討活動中,各組教師運用課堂觀察量表,分別從不同方面開展診斷性聽課評課,通過“鏡子”發(fā)現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短處,從而促進學習、反思和研究。
在構建三大支架的基礎上,武漢路小學按照不同的角色職能,勝任工作能力等設置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序列,通過“合格教師、教壇新秀、骨干教師、教學能手、學科(術)帶頭人、區(qū)市級名師”六個教師成長階段,依次培養(yǎng)出“勝任型、骨干型、名師型”教師。并從師德素養(yǎng)、專業(yè)能力、工作狀態(tài)和工作業(yè)績四個方面,制定了具體的《“三型六級”教師評價指標體系》,結合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同行互評、校內外專家評等多元評價方式,使教學管理進一步民主化、科學化、規(guī)范化。
構建豐富而生動的校園文化。每月一次的青年教師沙龍是學校為青年教師成長搭建的交流平臺,每次一個主題。
此外,學校著力于禮儀、誠信、平安生態(tài)的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造教師儒雅、學生文雅、學校高雅的文明風范。以經典文化“弟子規(guī)”和“春、夏、秋、冬”詩詞為主題的的巨幅文化背景墻成了校園里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學生在玩耍、嬉戲中接受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的熏陶;醒目的“雅園”標識對師生進行了“雅”的熏陶和培養(yǎng),使師生在雅境中共同經歷與成長;花壇內,每一棵樹都會說話,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樸素思想;樓道內,有的是用名人名言凸顯警示語,有的是用學生作品彰顯榜樣的力量,一幅幅字畫匯成了藝術長廊,讓學生受益終生。正所謂“一磚一瓦皆教育,一草一木蘊文化”,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熏陶、浸潤,不斷豐盈著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