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飛飛
“才德有如寶石,最好用素凈的東西鑲嵌。”(《培根隨筆》)王書懷對于黑土地的熱愛,則是用自己樸實(shí)無華的語言,為這片熱土?xí)鴮懥艘黄忠黄募炎?。比如《第一次趕車的小伙子》中小伙子的憨厚與老人的細(xì)心,《家鄉(xiāng)戀》中聰明、漂亮的姑娘,《滿園春》中樸實(shí)的社員們,《碾谷》中閑不住的老人,這些群體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王書懷的詩之所以這樣富有感染力,就在于詩人對這片土地的眷戀與喜愛。
俗語云,文學(xué)來源于生活。王書懷在詩中對于勞動人民的歌頌與熱愛,并不同于那個年代空洞的文學(xué)政治宣傳。其實(shí)他的詩歌之所以這樣令人難忘,就在于他的個人生活經(jīng)歷。這一點(diǎn)在其詩歌中也有多樣反映,比如被大家所稱道的《第一書記的自行車》就在某種程度上或多或少地有詩人的影子:“第一書記的自行車,晝夜不上鎖。……車上泥漿厚,漆兒早脫落,電鍍的舵把光禿禿,都是日月磨!”無獨(dú)有偶,《支部書記》亦有這樣的特點(diǎn):“他被窩還在那空著,他的蓑衣還在門后滴著水?!币虼?,王書懷的詩與其說是在歌頌新時代的黨的干部,倒不如說是詩人自我經(jīng)歷的一種折射。因?yàn)橥鯐鴳褜τ谶@片土地,不僅愛得深,也付出了很多,他在綏化、寶山等地的動人事跡,依然為當(dāng)?shù)乩习傩账鶄黜灐M鯐鴳涯切┪淖?,真可謂是自己心聲的最真實(shí)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