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軍
(湖北文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湖北 襄陽441053)
英語寫作能力是大學生英語綜合應(yīng)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英語的教學要求和目標之一。然而從平時的作文和四、六級考試的情況來看,學生的寫作水平并沒有取得明顯的進步,在他們的作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語言表達錯誤。對此,教育部于2007年頒布執(zhí)行的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英語教學主要依據(jù)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明確提出了書面表達應(yīng)分別達到的三個層次的要求,即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以一般要求為例,要求學生“能完成一般性寫作任務(wù),能描述個人經(jīng)歷、觀感、情感和發(fā)生的事件等,能寫常見的應(yīng)用文,能在半小時內(nèi)就一般性話題或提綱寫出不少于120詞的短文,內(nèi)容基本完整,中心思想明確,用詞恰當,語意連貫。能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
本文以錯誤分析為理論基礎(chǔ),分析了大學生英語寫作中常見的語言表達錯誤現(xiàn)象,并在此基礎(chǔ)上提出了相應(yīng)的解決辦法,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語言表達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提高大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上世紀40年代以后,一些語言學家提出了對比分析假說,認為語言學習是重復(fù)的“刺激-反應(yīng)”(stimulus-response)行為。二語習得的過程就是克服母語的習慣養(yǎng)成二語新習慣的過程。他們將兩種語言做科學的、系統(tǒng)的分析對比,預(yù)測學習者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認為只要采用好的教學方法就能防止錯誤,并提出了“母語遷移”這一理論。根據(jù)“母語遷移”理論,在第二語言的習得過程中,學習者的第一語言即母語的使用習慣會直接影響第二語言的習得,并對其起到積極促進或消極干擾的作用。母語由于其與外語的相似成分而對外語習得產(chǎn)生的有益的、積極的影響叫做正遷移,它能促進學習者對外語的掌握與運用;反之,母語由于其與外語的相異成分而對外語習得產(chǎn)生的不利的、消極的影響叫做負遷移,是學習者掌握和運用外語的障礙。在習得過程中,正、負遷移同時存在并共同作用于外語習得。隨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語言之間的差異并沒有導(dǎo)致學習者極大的困難,母語遷移也并非是導(dǎo)致錯誤產(chǎn)生的唯一原因。1967年,英國應(yīng)用語言學家Corder發(fā)表了《學習者所犯錯誤的意義》一文,由此形成了錯誤分析理論。他認為學習者所犯的錯誤反映了他們所掌握的語言體系,是他們試圖對目的語進行判斷的表現(xiàn)。外語學習者所犯的語言錯誤并不意味著學習上的失敗,它反映的是學習者對目的語所做的假設(shè),這種假設(shè)在于目的與體系不符時就會出現(xiàn)偏差。反映的是學習者的語言體系在向目標語靠近時發(fā)生的變化。因此,學習過程中的錯誤是不可避免的。
Corder指出,如果錯誤能夠使學習者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那么錯誤就是有意義的。外語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地犯錯誤,不斷地修正錯誤,最后達到不犯錯誤的過程。錯誤分析法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產(chǎn)生錯誤的原因,以便客觀、及時地糾正錯誤,并在以后的寫作教學中采取相應(yīng)的教學策略,使學生減少錯誤。
Jack Richards(1971)把錯誤劃分為語際錯誤和語內(nèi)錯誤。語際錯誤又稱作母語干擾性錯誤,是由于學習者的母語對目標語的干擾引起的。在許多情況下 ,特別是當學生想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超過了其目前掌握的語言表達形式的范圍時 ,來自母語的影響就不可避免。相同母語背景的學生在學習同一種外語時會犯相似的錯誤 ,這便是母語負遷移的表現(xiàn);語內(nèi)錯誤是由于學習者對目標語的知識有限,而做出不正確的假設(shè)。學生根據(jù)已獲得的、有限的、不完整的知識和經(jīng)驗,歸納出不符合規(guī)則的、不正確的語言形式。這類錯誤的產(chǎn)生是由于學習者對所學語言知識的理解有誤或只是一知半解所致,表現(xiàn)形式為對規(guī)則過度概括和應(yīng)用規(guī)則不全。
錯誤(error)是由于學習者對目標語缺乏了解,或者說是對目標語做了不正確的假設(shè)而產(chǎn)生的,學習者一般難于自己改正。差錯(mistake)是由于學習者一時記錯、口誤或筆誤等原因產(chǎn)生的。經(jīng)提出后,學習者一般可以自己改正。本文中的錯誤分析是研討學習者所犯的錯誤(error)。
before hundreds of years
We can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country people.
We can easy to learn foreign language.
You can buy you love goods.
We can fly our hearts.
There are many things happened every minute in the world.
When you come across dangerous or difficult,you can use distant help.
建筑施工的原材料對于整個施工質(zhì)量的好壞起著更為直接的作用,加強施工材料的質(zhì)量控制其實就是在保證整個施工建筑的質(zhì)量。應(yīng)該選擇市面上一些更為可靠的、高質(zhì)量的建筑材料[2]。對于材料的質(zhì)量應(yīng)該有較為詳細與專業(yè)的檢查,哪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松懈,保證原材料的質(zhì)量就是在保證整個建筑工程的質(zhì)量,堅決避免一些有瑕疵的材料出現(xiàn),為建筑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在材料的選擇中必然會涉及到骨料、石、砂等常見的建筑材料,而且這些材料在整個建筑材料的比重中占到了較大的比例,他們的質(zhì)量必然對整個施工工程帶來巨大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必須要對其進行更為嚴格的把控。
英語中有大量的習慣用法,學生由于掌握不全面,導(dǎo)致了許多錯誤。比如,漢語中常說“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學生們的英語表達五花八門。例如:
as the social develops
as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social developed
with the social developing
with the developing of society
with the rapidl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既有詞匯問題,也有語法問題。
I am lated for almost an hour.
When you are undering press,you can shout in a suitable place.
The Internet likes a window,from which can know and see other places of the world quickly.
Nowadays,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accessed to the Internet,though it have leaded to some bad ways.
At pre-year,we got information from TV or newspapers.
The news can be spreaded all over the world quickly.
形容詞比較級也是錯誤頻發(fā)的方面,例如:
Online shopping is more cheaper.
We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weak.
The Internet makes the world more smaller.
The world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mall.
在大學英語作文中,許多看似簡單不該出現(xiàn)的錯誤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名詞單復(fù)數(shù)、比較級、動詞時態(tài)、主謂一致、母語負遷移、詞類誤用、常見的搭配等,而且近年來在一般高校有上升趨勢。應(yīng)該說這和多年來高校擴招、教學中重視交際教學法忽視語法教學等因素有一定的關(guān)系。交際教學法強調(diào)的是英語口語的流利性,而幾乎大部分的大學英語教材對語法只是簡單的表述,使得相當一部分在高中階段英語成績未達標的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后很難補上英語的基礎(chǔ)知識,因而常常不能正確運用學過的語法規(guī)則。
按照二語習得的有關(guān)理論,學生在學習外語時經(jīng)歷了一個從母語到中介語再逐漸向目的語靠近的再創(chuàng)作的過程。因而外語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犯錯誤、逐步減少錯誤、最后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的過程。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覺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yīng)注意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教學。
教師要明確大學階段英語教學要求中的一般要求對語言基礎(chǔ)知識的要求,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dǎo),提高學習效率。在詞匯方面,要有意識地講授詞匯的使用和搭配。在語法方面,要利用對比法充分進行英漢對比,通過對比使學生深刻地意識到兩種語言的不同之處,盡量減少母語的負遷移。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多讀、多聽、多寫、多改。閱讀和寫作是外語學習過程中重要的輸入和輸出途徑。根據(jù)Krashen的二語習得理論,只有在輸入充足的情況下才可能有較好的輸出。因此學生進行廣泛地閱讀和聽力訓練,不僅可以加強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言敏感度,還可以了解英語國家的思維方式和風土人情,從而避免因文化和思維因素而導(dǎo)致的中式英語。
教師可以挑選出一些學生常犯的典型錯誤進行分析講解,對寫作中帶有普遍性的問題進行總結(jié)和歸納,使學生吸取經(jīng)驗教訓,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王育祥.限時作文和不限時在檢測寫作能力中的有效性研究[J].外語界,1996,(1).
[3]Corder.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J].International Reviews of Applied Linguistics,1967,(5).
[4]Richards.J.A Non-Contrastive Approach to Error Analysis[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19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