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富
(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北盤江特大橋位于惠興高速公路第14 合同段,系該合同段主要控制性工程。主橋上構(gòu)為118+220+220+118 m 四跨變截面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gòu)箱梁,箱梁根部梁高14 m,底板厚度從跨中至根部由32 cm 變化為135 cm,腹板厚度從跨中至根部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50 cm、70 cm、90 cm 三種厚度,箱梁高度按拋物線方程h=(8.8/102.51)×1.75+5.2(m)變化,底板厚度按1.75 次拋物線變化。箱梁頂板橫向?qū)挾葹?1.25 m,箱梁底寬6.25 m,翼緣懸臂長2.5 m。箱梁0 號節(jié)段長15 m,梁段數(shù)及梁段長從根部至跨中分別為8×3.0 m、7×4.0 m、11×4.5 m,懸澆段總長101.5 m,懸澆節(jié)段最大控制重量281.2 t,掛籃設計自重為120 t。邊、中合攏段長度均為2 m,邊跨現(xiàn)澆段長為6.18 m,托架承受的部分長3.9 m,中跨跨中設一道厚0.5 m 的橫隔板,邊跨梁端設一道厚2.0 m 的橫隔板。
根據(jù)項目特點,該合同段主要配備項目經(jīng)理、項目總工、質(zhì)檢負責人、安全負責人、材料負責人、工區(qū)負責人各1 人,并在3 個主墩上配置主管技術員3 名,現(xiàn)場技術員10 名。主要施工機械配置為拌合站2 座、塔吊6 座、鋼筋加工廠1座及其他輔助機械設備等。
(1)分析會審圖紙,完善技術交底,準備相關報表及規(guī)范。
(2)完成各標號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經(jīng)試驗合格并批復。
(3)完成放樣控制點加密測量并作好相應保護。
(1)按照進度計劃完成水泥、鋼材、砂石材料及周轉(zhuǎn)材料的進場準備工作。
(2)加強對進場材料的取樣、試驗檢測工作并取得合格證明,做好材料的標識、庫存及使用臺帳。
(1)墩柱施工完畢后,在墩頂進行貝雷片支架的搭設和預壓,確保支架能到達預計的荷載強度,保證鋼筋及模板安裝、混凝土澆筑、預應力張拉能夠安全、順利進行施工。
(2)采用全站儀放出8#墩箱梁0#段的位置及實際的標高,用于控制右幅8#墩箱梁0#段貝雷片支架的安裝高度。
0 號塊支架結(jié)構(gòu)在墩頂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主要依據(jù)貝雷現(xiàn)澆支架設計資料支架拼裝,主體承重結(jié)構(gòu)為貝雷梁組拼而成的縱梁,縱梁放置在墩身頂上,采用精軋螺紋鋼筋倒掛托架。
鋼筋在加工場集中下料、加工。鋼筋制作過程中要預留好鋼筋接頭位置。主筋的焊接采用閃光對焊或搭接焊。當采用搭接焊時,接頭焊縫的長度單面搭接不小于10 d(d 為鋼筋直徑),雙面搭接不小于5d(d 為鋼筋直徑),搭接焊應先將鋼筋預彎,使兩鋼筋的軸線位于同一直線上,用兩點定位焊固定。焊接保證鋼筋接頭在同一斷面內(nèi)(相鄰焊接接頭間距不小于35 d)的數(shù)量不能超過鋼筋總量的50%。
以全站儀準確放出箱梁0#段軸線和邊線,并用墨斗彈出箱梁0#段外輪廓,用于控制模板安裝及鋼筋綁扎,同時畫出鋼筋綁扎的間距,用于控制鋼筋綁扎和預埋鋼筋和鋼絞線的位置。
從鋼筋加工場將加工的箱梁0#段鋼筋半成品用鋼筋運輸運至現(xiàn)場,并堆放在施工操作平臺上,然后進行現(xiàn)場綁扎。現(xiàn)場綁扎必須嚴格按照施工圖紙和技術交底進行。
預應力管道的位置按設計要求準備不布置,并采用每隔50 cm(曲線段)或100 cm(直線段)一道的定位筋固定牢固,保證在混凝土澆筑期間不產(chǎn)生位移。
金屬管道接頭的連接管道采用大一直徑級別的同類管道,其長度為連接管道內(nèi)徑5 ~7 倍,連接時接頭處不產(chǎn)生角度變化及在混凝土澆筑期間不發(fā)生管道的轉(zhuǎn)動或位移,并外用膠布纏牢,防止水泥漿滲入。管道在模板安裝完畢后,將其端部蓋好,防止水或其他雜物進入。
錨墊板安裝前,要檢查錨墊板的幾何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錨墊板要牢固地安裝在模板上。要使用墊板與幾何孔道嚴格對中,并與孔道端部垂直,不能錯位。錨下螺旋筋較強鋼筋嚴格按圖紙設置,喇叭口與波紋管連接平順,密封。對錨墊板上的壓漿孔妥善封堵,防止?jié)仓炷恋穆{度孔。
對在混凝土澆筑之前穿束的管道,預應力筋安裝完成后,進行全面檢查,以查出可能被損壞。在混凝土澆筑之前,將管道上一切有意留的孔、開口或損壞之處修復,并檢查力筋能否在管道內(nèi)自由滑動。
(1)底模安裝
調(diào)整貝雷現(xiàn)澆支架高程鋪底模,底模采用竹膠板。在支架頂搭上鋼管支架,間距40 cm,其上鋪大塊竹膠板(1 200 mm×2 400 mm×12 mm),間隙用小快竹膠板補齊,板間拼縫應嚴密,不得有錯臺、翹曲或大縫隙,防止?jié)仓炷習r漏漿及底板不順。
(2)側(cè)模安裝
用全站儀精致確定梁中心線及底板邊線,架立側(cè)模,側(cè)模板面采用竹膠板,外訂8 ×8 方木橫勒,方木勒間距為20 cm。一般情況下采用三道已經(jīng)足夠;
第一道縱肋是外膜板最上邊一道,一般采用鋼管頂在豎向方木上,其支掌用鋼管構(gòu)件連接,長3 m 左右,后邊用扣件固定在外拍支架上,和支架斜掌形成三角形,每道支掌間距為60 ~70 cm。
第二道縱肋居中,一般采用方木,在支掌由頂托、鋼管、扣件構(gòu)成,前端用頂托頂,后端用扣件和支架系統(tǒng)連接。
第三道縱肋在最底部。根據(jù)測量放樣的點位,先用竹膠板或小方條底墊海綿條沿腹板外膜板在底模竹膠板上,作為線形定位和導向,還可以防止底板漏漿;再備一根10 ×10cm方木縱肋頂在其后面背,其支掌用鋼管和可調(diào)頂托以扣件固定在支架立桿上,旋緊頂托頂牢。
三道縱肋及支掌齊備后,根據(jù)線形要求逐跟調(diào)整,旋緊頂使其托頂牢。
(1)混凝土的攪拌運輸
混凝土按工地試驗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配合比設計采用摻入早強緩凝減水劑的施工,嚴格控制塌落度在16 ~18 cm 的范圍內(nèi)。混凝土在拌和場集中拌和,罐車運到輸送泵處,由輸送泵將混凝土泵送入模。鋼管道出口接軟橡膠管道,在模內(nèi)從中間向兩邊移動放料,控制入模位置,力求送放的混凝土厚度均勻。
(2)混凝土的澆筑
混凝土分三次澆筑,第一次澆底板、部分腹板及橫墻形成槽形開口箱,待第一次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澆筑第二次腹板;待第二次澆筑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后,澆筑第三次混凝土。第三次澆筑的范圍是剩余腹板、頂板及翼板。因此,托架的設計荷載主要考慮承受第一次澆筑的底板、腹板和第三次澆筑的翼板鋼筋混凝土的重量及其相應的施工荷載。
(3)混凝土的振搗
采用ф30 插入式振搗棒振搗,棒距15 ~20 cm,振動棒移動間距不超過其作用半徑的1.5 倍,振搗時插入下層5 ~10 cm。振搗棒距模板保持5 ~10 cm,且振搗過程不得碰撞鋼筋及波紋管。所有振搗時間的控制均以混凝土面不再下沉且混凝土表面泛漿為原則。振動時要避免振動棒碰撞模板、鋼筋,尤其是波紋管,在鋼筋較密的部位一定不能漏振,振搗時以混凝土面不再產(chǎn)生氣泡為宜。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有專人對支架和模板進行檢查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4)混凝土養(yǎng)生
混凝土澆筑完畢,頂板部份采用土工布覆蓋灑水,使其沿混凝土表面自流而下,保持表面的濕度,混凝土初凝后拆模。在正常的養(yǎng)護條件下養(yǎng)護時間不得小于14 d,且養(yǎng)護時間不應小于28 d。
橋梁施工是一項嚴謹?shù)墓ぷ?,特別是T 型鋼構(gòu)梁橋0#塊的施工,它關系到整座橋梁的結(jié)構(gòu)安全,必須給序高度重視并予加強管理??赏ㄟ^建立TQ 小組,嚴格執(zhí)行“三檢制度”,增設監(jiān)控探頭等措施控制施工規(guī)范作業(yè)。同時也要加強宣傳教育,加強高墩安全防護,提高安全作業(yè)水平,控制施工安全風險。
[1]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41-2000)[S].
[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guī)程(JTJ 076-95)[S].
[3]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試驗規(guī)程(JTG E30-2005)[S].
[4] 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土建工程)(JTG F80/1-2004)[S].
[5] 公路橋涵鋼結(jié)構(gòu)及木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JTJ025-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