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穎
(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 武漢市 430070)
河道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景觀環(huán)境的重要依托和城市賴以生存、發(fā)展的必要基礎。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進程的加快、人們觀念不斷更新,建設人水和諧的水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河道景觀已經成為提升城市品位,增強城市競爭力的一項重要舉措。現(xiàn)在,人們不僅追求以青山綠水、煙波浩淼為美的自然地理景觀,而且還追求以園林、水鄉(xiāng)、親水建筑和水的文化氛圍等人工建筑的美。
然而,在以往的河道治理中,多采用的是純工程水利措施,如河道的自然特征被渠化,裁彎取直;為防河道沖刷,岸坡則主要采用漿砌或干砌塊石、現(xiàn)澆混凝土或混泥土塊、土工模帶混凝土護岸等結構;兩岸綠地開放空間盲目求大,功能缺乏,因而導致水流的生態(tài)功能,景觀功能不足。如何從純工程治理的觀念,向生態(tài)水利、景觀水利等新理念的轉變,筆者根據學習體會,結合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所見所聞,提出初淺的認識。
改善城市河道景觀是現(xiàn)代河流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貧w自然,充分利用地球上的自然營力,賦予認為的造型,成為設計時的綜合力量加以活用,把人為、刻意的設計盡量壓到最低,這樣,自然而然產生的設計會很巧妙地組合起來,往往可以成就極為獨特的設計,換句話說是環(huán)境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設計,即在突出景色的同時,還必須盡量維持河流的原生態(tài),允許河岸和河底的浸濕、沖刷和淤泥這些自然活力的存在,為生物創(chuàng)造富有多樣性的環(huán)境條件。真正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存共榮,最終使河流成為水生植物的棲息地,成為城市中的一道風景和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基于這一認識,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1)自然和人文相結合。城市河道的景觀建設不僅要考慮自然山水要素,還要考慮周邊的歷史名勝古跡和文化底蘊,做到自然景觀與人類文明的有機結合。只有這樣,城市水域景觀才能具有較高的文化內涵,更具特色。
(2)局部與整體相結合。具體要處理好單一的景點,如附屬設施應與整體河岸景觀相融合;其次是要處理好與城市總體規(guī)劃的從屬關系,服從、服務于城市總體規(guī)劃;三是要處理好城市防洪工程建設的關系,力求使水安全與水景觀協(xié)調統(tǒng)一。
(3)景觀與周邊環(huán)境相融合。河道景觀設計,不只僅局限河流和護岸的設計,應始終把包括護岸在內的河流風景整體作為設計的對象。在景觀方面,注意水、樹木與城市景觀的相融性,如倒影、夜景等;在河流的自然形態(tài)方面,注意河道輪廓、流態(tài)、蜿蜒程度、瀑布和濕地分布等。
(4)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就勢造景。在進行河道的景觀規(guī)劃和設計時,應考慮觀賞者的視覺美感,不同年齡、不同階層對景觀的需求,供游人休憩的座椅、涼亭、臨水長廊以及特殊人群所需的盲道、無障礙通道等。同時,突出地方風情特色,使沿河兩岸相互成景,運用人們對情、趣、閑、思、動的心理體驗,把握好點、線、段、片、帶的節(jié)奏,分階段突出主題。如在一定的長度中,應有主題突出的亮點,可以是小花園,也可以是一組小品,切忌單調劃一。
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但是普遍性的,或常規(guī)的設計模式,在場地規(guī)劃和設計時,仍不失一定的指導意義。
(1)關于河道護岸形式。城市河道景觀設計中,河岸處理是個重點。對普通段護岸應體現(xiàn)表觀樸實無華,使其融入到整體風景中去。護岸的平面形狀以階梯狀或緩坡形式的近自然河岸作為構思的出發(fā)點,以免破壞河道景觀的怡人效果。在護岸形式上,應充分采用生態(tài)堤岸,以替代漿砌或干砌塊石、混凝土等結構的硬式河岸。仿效自然河岸,即可維護河岸的生態(tài)功能,美學價值,又可降低造價和便于管理。
(2)關于景觀區(qū)域的選擇。城市河流沿線設計為同一種主題風格,即使是綠樹成陰,鮮花遍地,曲徑通幽,只會給人以似曾相識的感覺,達不到設計者的本意。應根據河流自然地形條件分為數段設計,每段都設置不同的主題,或者以自然為主,或以歷史為主,或以文化為主,并根據主題營建相應的景觀,從而達到人文與自然相間,歷史和現(xiàn)代相融的多層次景觀。
(3)關于河堤連續(xù)生態(tài)綠地的塑造。牢記生態(tài)價值觀,把幸存的每一片濕地,一處小小的候鳥棲息地都設置為保護區(qū)域,為這些具有未知價值的場地預留發(fā)展空間。重視并關注河流在長期自然過程中形成的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及其組合結構,如:曲流、淺灘、河漫灘、積水沼地、階地、三角洲等,把這些自然細節(jié)融入到水岸設計中,從而可造就最具特色的濱水景觀。
在河岸配套的通行道路設計時,可考慮用卵石、塊石鋪墊,并在其間種植綠草,以保證綠地的連續(xù)性,這樣避免道路把綠地隔離成多個小塊。同時注意草地、灌木和大型樹木的高低搭配問題,盡量避免樹下無草,草上無樹的情況出現(xiàn)。
(4)關于河道植被的景觀設計。城市中象征自然要素的“水”和“綠”,沿河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態(tài)功能,也是濱河兩岸河流景觀的基本手段,不應簡單地視為綠化。因此,在喬、灌木和地被中,各層次的搭配應因地制宜,在確保護岸、河道安全的前提下,要講究視線通透并能給河道景觀增色添彩。
(5)關于重要地點的設計。包括小廣場、河畔公園和橋等的設計??绾訕驊鶕拥纼膳缘慕ㄖ锱c環(huán)境的不同,其形式和顏色也應各異,不要讓河上的橋僅僅有交通功能,而應重視起景觀功能。橋可以成為地區(qū)標志,還可以起到分割河流空間的作用。要充分考慮城市河流作為開放空間的功能,可設計一些與城市景觀相和諧的河畔公園、小廣場、音樂噴泉等,是河流兩岸的空間成為市民舒適、宜人的休閑娛樂場所。
(6)關于小品和配套設施。河邊要有適于河邊風格的設置,如長椅、休息亭、柵欄等,這些附屬設施都應視作河邊的小小景物。因此,從形狀、尺寸、材質、顏色等細節(jié)上應體現(xiàn)濱河景觀的品質。這些設施的設計不但要方便,而且要注意景觀效果和它體現(xiàn)的地區(qū)特征。
城市河流蘊藏著城市豐富的歷史和文化,也是現(xiàn)代城市體現(xiàn)其優(yōu)美景觀的重要載體。城市河道景觀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涉及到不同部門和多專業(yè),如水力學、園林景觀設計、水生態(tài)學、美學、環(huán)境心里學等諸多學科。為了珍視城市中這一寶貴資源,首先必須改變觀念,以建設生態(tài)城市為目標,以自然和生態(tài)原則為基本依據,從全新的角度加以研究,而不是停留在傳統(tǒng)的對景觀一般美學意義上的理解;其次,因地制宜,進行富有趣味的、多形式的河道景觀設計,構建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河道景觀生態(tài)系統(tǒng),并且是可持續(x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