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軍
(長沙師范學校教育系,湖南長沙 410100)
我國在幼兒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關于兒童早期運動方面的研究比較落后。然而,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新出臺的關于兒童體育教育的指導性法規(guī)才將兒童體育教育放在各種教育的首要位置。兒童的體育教育工作在我國的一些發(fā)達地區(qū)已經率先發(fā)展起來,相比之下中西部一些城市在這方面還是比較欠缺。當代中國主流傳統(tǒng)的價值教育觀認為,兒童時期還是應該以文化教育為主,體育教育作為輔助教學,終身體育教育在實際教學中沒有得到發(fā)揮,包括很多加長和老師在觀念上對體育教育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造成了幼兒園在體育目標價值取向方面的偏差,所以對兒童的學前體育運動進行規(guī)范是刻不容緩的。
兒童成長和發(fā)展是非常迅速和富有成效的,這一時期可以逐步建全身體的物質基礎。因此,如何把幼兒園的體育活動向著科學化、趣味化的方向推進,保證兒童身心的全面發(fā)展,是擺在所有幼兒教育者面前的首要任務。
2000年在全國開展的學生健康狀況的研究中,學生的整體身體狀況是不錯的,其中也有諸如肺活量不夠、高度近視增多、肥胖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果想做好學校體育工作,就必須從基礎教育階段幼兒園體育教育開始,在幼兒園階段打下扎實的運動基礎,通過孩子們感興趣的活動吸引他們參加體育活動。
身體的健康是人類從事任何活動的物質基礎,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運動是健康的重要和有效的方式,這樣可以為孩子的身體奠定物質和精神基礎。
2.1.1 體格方面
據相關數據統(tǒng)計[1],我國大多數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重,特別是一些女性兒童占到多數,就身體形狀來講,其中兩個指標就是高度和重量男兒童的身高主要集中在120.000~126.475cm,那么對應的體重應該在19.3~27.4kg這個區(qū)間,女兒童的身高主要在117.75~128.000cm,正常的高度應該在19.3~24.1kg[2],如果參考這個比例,有數據顯示[3]:有31%的女兒童體重超過了27.4kg。
2.1.2 體能方面
體能,就是身體素質的內在,是體質的基本組成,也是對外表現的重要形式。
(1)肌肉力量
肌肉的發(fā)育代表力量的發(fā)展,是反映體能的指標。專家通過一些項目的測試,以單手投擲項目為例,在投沙包時,兒童是通過上肢肌肉發(fā)力的,力量的大小決定著沙包的遠近,立定跳遠的時候,兒童是通過下肢肌肉發(fā)出力量的,力量越大,跳的越遠。兒童在單腳連續(xù)跳房子的時候,是通過下肢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完成的。
(2)身體平衡能力
單腳站立是觀察兒童身體平衡能力的,采用這種方法能夠測量兒童的潛在體質和靜態(tài)的平衡,通過對孩子的身體在靜止狀態(tài)下的能力測試,對兒童平衡能力的發(fā)展水平進行評估。學者們對幼兒園的兒童單腳站立進行測試以后,發(fā)現幼兒園兒童在保持平衡能力方面是不錯的,但是把數據和發(fā)達國家相比較,結果顯示我國兒童數據還是偏低,所以發(fā)展兒童平衡能力也是當前兒童體育的重點。
(3)全身協(xié)調性水平
一些學者通過對幼兒園大班兒童30秒自拋自接球的觀察,結果發(fā)現他們在總體上身體的協(xié)調性還是很不錯的,然而,這些兒童在拋球的時候身體表現得很協(xié)調,接球的時候就不是很協(xié)調。這說明大班幼兒協(xié)調能力還是不夠。
通過上面這些兒童體質狀態(tài)的對比,我們可以看到學前兒童無論是上下肢的力量還是身體在靜態(tài)下的平衡能力,還有身體的協(xié)調性方面都不是很理想,其根源在于體育運動的活動量跟不上和家長對體育教育的重視不夠,因此我們應該適當提高兒童的體育運動量,多開發(fā)鍛煉協(xié)調性的活動。
2.2.1 兒童體育教學重理念、輕實踐
目前,我國大多幼教工作者能夠領悟《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保護兒童的生命和促進兒童的健康”的精神,確認孩子的體育活動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著重要的價值。教師從思想里對兒童體育知識和技能,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且幼兒園在組織兒童進行體育活動時經費不足,這些客觀的原因也造成幼兒園對體育運動不夠重視,阻礙了兒童體育活動的發(fā)展。
2.2.2 幼兒教師對兒童體育活動的價值認識不夠全面
大部分的教師能夠在幼兒教育理論以及政策法規(guī)的框架內理解兒童體育運動的重要性,但是往往在組織和實施兒童進行體育活動過程里面,就如何完成動作和技能與實際脫節(jié),大都還是停留在模仿、類似等狀態(tài),沒有體現出來體育運動對兒童身心產生的重要性。
另外,教師通過兒童體育活動這類的教學方式和兒童家庭進行互動的也很少,也忽略了家庭在培養(yǎng)兒童體育運動方面的積極作用。因此,教師對于兒童體育運動的認識比較落后,其一是教師沒有根據兒童的心理對兒童體育進行深入的挖掘,就是在配合幼兒園完成一個單一的專注于兒童體育活動。其二,教師在幼兒園里面沒有形成家庭和幼兒園協(xié)同教育孩子的理念,沒有把家庭和幼兒園圍繞兒童體育教育這條紐帶關系處理好。
2.2.3 兒童參與家庭體育活動過少
良好的運動習慣需要能夠長期堅持下去才行,這需要學校、家庭、社區(qū)三者的結合,以確保兒童的活動時間,讓他們有足夠的運動量。在家里,我們應該通過一些家庭游戲,幼兒園可以多組織一些大型的運動會,可以讓家長也融入其中,帶動家長運動的積極性,促進兒童體育更有效地發(fā)展。
兒童體育運動使兒童的身心得到全面的發(fā)展。最新的《幼兒園工作秩序》核心內容就是:“兒童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推進兒童身體、心理、道德、審美共同提升,完成他們的健康的身體和心靈,呵護好新的一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把“保護兒童的生命和促進兒童的健康”列在幼兒園的工作前提。這些章程和制度都可以看到,為了兒童的身體健康,最為重視兒童體育的當屬美國了,他們秉承的教育兒童的宗旨:“不要總是以為他還很小,其實早就擁有了完整的人格,在這個時期應該加以引導,兒童的愛好和個性大多是這個時期形成的”[9]。因此,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兒童的健康體質造條件,是每一個幼兒教育機構的努力方向。
為了兒童體育運動能夠早日向國際化靠攏,我們應該把幼兒教師的培訓教育放在首位,只有教師的工作水平和眼界開闊了,才能體現在豐富的教學中。應該在教師從業(yè)之前的學習和實習階段給他們創(chuàng)造學習先進經驗的機會,同時,在他們就業(yè)以后給他們一個發(fā)揮自己所學的廣闊平臺,以促進他們通過不斷的摸索和實踐,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注重發(fā)展各種能力。
良好的身體需要持續(xù)的體育運動,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做到的,這需要幼兒園、家庭、社區(qū)三方共同努力,以確保孩子們的活動時間持續(xù)化,在家里家長陪兒童多做一些親子游戲,在社區(qū)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特殊的項目供兒童活動,節(jié)假日可以利用兒童多的特點組織起來一起融入活動中來,寓教于樂。只有全社會都合作起來,才能做到兒童體育的持續(xù)化、日?;?。
[1]陳幗眉.學前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劉曉東,盧樂珍.學前教育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3]馮曉霞.幼兒體育課程(自考)[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