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 峻
近幾年來,微博和微信已逐漸成為人們日常使用的播報信息的傳遞工具。自媒體從博客、個人空間或者社區(qū)論壇等網站中脫穎而出,日漸成為新聞播發(fā)的另類工具后,顯示出其獨特優(yōu)勢,將“自媒體”、“我新聞”表現得淋漓盡致。據統計,我國互聯網上網人數5.64億人,其中使用移動電話上網人數4.2億,這也意味著我國有5億多人擁有自媒體的播報權。無論是發(fā)信息,或是用來交流通訊,自媒體自出現以來,都讓人們耳目一新,普通人也有了做“記者”的權利。而近幾年來國內發(fā)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往往第一個向外界發(fā)出訊息的,不是國內新聞權威部門,而是一些手持通信終端的手機用戶。以個人傳播為主的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或攝像機,人人都是記者,人人都是新聞傳播者。然而,由于自媒體對于社會熱點問題具有一人播發(fā)、眾人相應的即時快速流通反饋性,這讓一些假新聞或謠言在自媒體時代泛濫,尤其新聞媒體的把關人在沒有調查其真實性之際,已經成為真真假假難分辨的垃圾新聞。其在新聞采編中主要負面影響有:
由于新聞的即時性特點,誰先播發(fā),誰就對某一事件具有最多的話語權。因此,許多媒體工作者在新聞采編中為了搶第一時間或即時發(fā)布,對一些所謂的“新聞”沒有去核實真相就播報出來,經公眾揭發(fā)后才得知事實真與偽。如“玉樹地震搜救犬救32人犧牲”、“佛頭遭遇斬首”、“國家領導人坐出租車微服私訪”等一系偽新聞,甚至連審核嚴格的《大公報》也隨之跟風報道。
自媒體時代也是網絡傳媒一霸新聞天下的時代。新聞隨時會出現在網絡中,網絡也隨時爆發(fā)出即時新聞。無論是“我新聞”或是“他新聞”,網絡新聞始終領先報道出許許多多、方方面面的新聞內容,它讓所有人上網即可查閱各自所感興趣的新聞內容。也正因為如此,對于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內容,人們常常相互轉載或播報,這也制造一些良莠不分、真?zhèn)坞y辨的假新聞或者偽新聞。有些甚至根本不是新聞,卻因為發(fā)布者加油添醋式的加工而含水分很大的虛假新聞也由此而生。讀者和新聞傳媒者往往跟風而進,注重新聞度卻對新聞是否屬實并沒有真正冷靜思考。因此,才誕生出諸如《論證國際數學猜想的90后男孩王驍威:想做敢追夢的“中國高斯”》(見2012年10月31日《南方日報》)假新聞);隨后《廣州日報》也以《60年未解的世界數學難題“90后”的他破解了》播發(fā),推波助瀾。這些所謂的“新聞”,消費了讀者的眼球,卻沒有深層去考慮報道問題的真?zhèn)巍?/p>
2013年1月9日,湖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所屬《三湘都市報》刊登了《連續(xù)十次未打通救助電話 記者長沙救助站體驗全程觸目驚心—— 一個記者的“恐怖”救助之旅》,報道該報記者假扮流浪者入救助站接受救助被圍毆事件。隨后眾多媒體、網絡跟進。對此,1月9日17時30分,長沙市民政局邀請省內外30多家媒體舉行情況說明會。這一場由“流浪”記者故意制造新聞,釣魚采訪,惡意炮制假新聞,卻引起一時反響,讓不明真相的讀者信以為真的事件才得以曝光。媒體作為社會公器,必須稟承真實、客觀、公正的新聞原則,否則既害了別人,也影響了媒體的公信力,損壞了記者的良好形象。
為了媒體有新聞,吸引更多讀者關注其所在媒體,一些新聞工作者違背職業(yè)道德,為了亮點,不惜假造所謂“新聞”。東方網于2012年11月7日刊發(fā)了題為《湖北鐘點工遭車禍昏迷,上海東家全力幫助》的報道;第二天,湖北省《楚天都市報》刊登《失控轎車馳來,她一把推開鄰居》也對此事進行報道。緊接著,全國眾多媒體跟進報道了主角何益紅,她也因此被譽為“最美鐘點工”、“救人英雄”、“道德模范”、“三八紅旗手”的榮譽稱號。當人們?yōu)橹械津湴林H,2012年11月20日,《青年報》刊發(fā)報道《最美鐘點工“舍身救人”疑點重重 “被救者”李芬:“何益紅并沒有推開我來救我”》。事實石破天驚,真相原來如此,之前多個報道各有說法,英雄竟然是媒體“造”出來的?,F在,總有某些記者或通訊員出于利益的驅動,以迎合求其奇而不求其真的心態(tài),以假新聞去博民眾的眼球。新聞具有輿論的導向和監(jiān)督性質,如果連新聞都可以造假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自媒體時代,新聞始終都有真假的存在,但如何讓假新聞無處隱身,需要公眾與新聞媒體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假新聞從小的來說危害個人,大到危害一個地方的公共安全,甚至危害國家的穩(wěn)定。
自媒體時代,“我新聞”越來越多,這不只是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更是人人都有攝像機的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就是要發(fā)聲;人人都有攝像機,則是要找證據。發(fā)聲只需要觀點和態(tài)度,找證據則是獲得事實。人人都有攝像機,這是對新聞采編者的壓力環(huán)境,公共權力逼得普通人自愿充當新聞采編工作者,更需要新聞界對此有著高度責任心。媒體自律切莫流于形式,對于自媒體發(fā)出的正能量,就需要更深入去調查;而對于自媒體發(fā)出的負能量,就要加以引導,避免公眾受假新聞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