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馨
(朝陽市衛(wèi)生學校,遼寧 朝陽122000)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者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讀即為閱讀。英語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從大量信息中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開闊他們的視野,擴大他們的詞匯量,發(fā)展學生分辨文章體裁和分析文章結構的能力。英語閱讀也能幫助學生熟練地掌握閱讀技巧,例如細節(jié)性閱讀、快速閱讀等,訓練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比較和分析等能力。因此,英語教育工作者應該重視英語閱讀教學。
有效利用教學導入。英語閱讀課中教學信息量大,教學環(huán)節(jié)多,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完成教學任務并非易事,因此英語閱讀課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尤其重要,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采用圖片展示、多媒體、故事、交談、問答或者討論等多種形式,通過不同形式激活學生頭腦中已存在的信息,使其產(chǎn)生相關內(nèi)容的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時,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導入幫助學生創(chuàng)建良好的心境,使他們積極地進行閱讀。
分層次設置題目。平時練習中應針對不同基礎的學生設置不同難度的題目,如讓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正誤判斷,基礎好的學生完成篇章性題目或猜詞等有一定難度的題目。提問時面向所有學生,給全體學生展示的機會,培養(yǎng)他們做英語閱讀的自信心,讓他們能快樂地學習。
正確對待詞匯干擾。在英語閱讀中,許多學生不知道如何解決生詞這個難題。他們一遇到生詞就想查詞典,不查明白生詞的意思就讀不下去文章,不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從心理上對生詞感到恐懼。教師要針對學生這種行為及心理進行正確引導,讓他們認識到閱讀英語文章時出現(xiàn)生詞是很正常的事。要引導學生把握篇章,猜測關鍵生詞的含意;閱讀生詞過多的篇章時,可帶領學生通過頭腦風暴或展示圖片等方法先學習一部分新單詞,這樣就能幫學生減少閱讀時的障礙。
開展讀后擴展。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這樣在以后的英語閱讀中如果再次遇到相關內(nèi)容時,學生就更容易理解文章,閱讀的速度更快,做題的正確率也更高。指導學生課后讀一些相關的漢語文章,讀文章不僅能夠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也能使學生對該英語文章深入理解。因此,教師和學生都要重視讀后擴展。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是為了不教”。同樣,呂叔湘先生也曾指出“教學 ,教學,就是教學生學”。由此可見,教師不僅要使學生獲得知識,更要使他們懂得怎樣學。
使學生熟練地掌握猜測、推理和概括的技巧。訓練學生使用恰當?shù)牟略~方法,可以根據(jù)定義、解釋、構詞法、語法結構來猜測詞義,也可以通過上下文的內(nèi)容和對比關系等進行猜測。
指導學生在閱讀中采用求解及證實的技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有標題的文章進行內(nèi)容的猜測,也就是“望文生義”,讓學生用自己頭腦中已有的知識來分析文章中將會出現(xiàn)的情景或者觀點。然后帶著自己的設想去閱讀文章,對自己的設想進行求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證實技巧。
指導學生在英語閱讀中有目的地尋找關鍵信息。如在閱讀故事時,指導學生通過采用特殊疑問詞五個W和一個HOW的提問幫助理解內(nèi)容,從而把握文章的主體和文章發(fā)展的趨勢。又如當閱讀議論文時,指導學生關注每段闡述論點的關鍵句,即每段的前兩個句子或最后一個句子,從而把握全文。
指導學生學會劃分題干種類。在做閱讀理解題時,要先讀題干,分清題干的類型,如段落主旨題、細節(jié)題、猜詞題及篇章性題,然后針對不同的策略進行解題。如果是篇章性題目,指導學生進行快速閱讀,注意每段的首兩句末一句;如果是細節(jié)性題目,應該首先讓學生劃出題目中的關鍵詞,然后到文章中去定位,即指導學生進行尋讀。
當今社會信息量龐大,需要學生具有迅速搜集有用信息的能力,這樣才能適應快速的生活節(jié)奏,更好地生活。英語閱讀是一種目的性閱讀,學會有效率地閱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能力,讓學生在最短時間內(nèi)根據(jù)要求在文章中找出有用信息。在傳統(tǒng)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參與目的不明,多是被動參與。教師讓學生按照給定的形式參與教學活動,雖然參與時間很長,課堂氛圍也十分活躍,但學生缺少目的性,英語閱讀效率得不到提高。如果學生參加的教學活動有實用性,學生有明確的動機,教師在學習指導中有意識地不斷強調相應的時間要求,學生的閱讀效率就會逐步得到提高。
英語閱讀中教師應重視英語閱讀教學方法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研究,通過大量的英語閱讀教學實踐強化學生閱讀技能訓練,運用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從而提高閱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