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鳳君
(大連教育學院 學歷教育中心,遼寧 大連116021)
鋼琴彈奏“拿指”法是一種國內近幾年逐漸推廣的、比較科學的鋼琴彈奏方法,與常規(guī)彈奏方法比較,“拿指”法具有彈奏者感覺舒適,彈奏過程省力流暢,有效保證音準效果,容易實現(xiàn)音樂的美感要求,學習難度低、效率高等優(yōu)勢,因而受到鋼琴教師的普遍推崇。
手型。手型是彈好鋼琴的基礎,在以往教學中對手型的要求比較嚴格,特別對初學者,強調手放到琴上要擺出一個形狀,所有的骨架都要支撐好等等,這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手臂僵硬、不放松。拿指法強調的是手無定形,自然、放松與手腕自然構成一個整體,大指放在琴鍵上,其他手指做放松狀態(tài)抬起,躲開琴鍵,自然舒適,胳膊也是一種“輕”的狀態(tài)。
斷奏?!澳弥浮狈◤娬{每個手指在觸鍵時要先輕輕“貼”到琴鍵上,然后指尖向下、向手掌方向用力,其他手指放松地“躲開”,胳膊的感覺完全是輕的,彈奏時手腕和胳臂不做任何動作(上、下拱起),只保持彈奏狀態(tài),運用這種方法避免了學生因用手腕練習斷奏而引起的手腕不穩(wěn)及用力后胳臂、手腕松懈及手指塌陷現(xiàn)象,也為快速彈奏時手腕的穩(wěn)定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連奏。拿指法練習連奏完全用手指與琴鍵零距離進行彈奏,由于指尖與鍵盤是近距離,因此發(fā)力時自然產生一個向下、向后的力量,發(fā)力后自然地放松,然后下一個手指有控制(不是松懈的趴在琴鍵上)地放到琴鍵上彈下去,手腕、手臂不需要做任何動作。用這種方法進行連奏,手指彈奏過程連接簡單、容易,彈奏過程中對手指的控制相對容易,聲音的大小、強弱也容易掌控。
跳奏?!澳弥浮狈ㄅc以往跳奏的要求相差不多,但它更加強調在斷奏基礎上的指尖準備,手腕不做向上彈起的動作,在收起第一個手指的同時,下一個手指直接放到下一個鍵子上等待彈奏,手指是輕放上去的,沒有任何重量,也不會產生噪音與碰錯音問題。
鋼琴彈奏時,需要多種速度、多種力度等不同的形式互相結合練習才能更好的表現(xiàn)出音樂的不同音色,實現(xiàn)作品的表現(xiàn)要求。需要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才能達到全面訓練手指這一目的?!澳弥浮狈ㄔ趶椬嘤柧毞矫嬗幸惶缀侠淼挠柧毞椒?,在訓練手指靈活度、聲音準確、扎實、快速跑及彈奏各種不同音色表現(xiàn)方面有其特殊的效果。
慢速加力法——訓練聲音穩(wěn)固、扎實、飽滿。以往訓練中大部分學生有聲音沒速度、有速度沒聲音,有時為了聲音到底,把手指抬的比平時更高,然后重重的敲下去,有時還用手指尖死死抓住琴鍵等,這些都很容易造成手指僵硬、胳臂不松等弊端。運用慢速加力法訓練,彈奏前要強調軟化手指的最前端,將手指輕輕貼上鍵盤的那個“點”上,并且想象這個“點”很小、很堅硬、很穩(wěn)固,讓手指“卡住”鍵盤上的“點”向下、向里用力,通過放慢速度、逐漸加大力量的體驗性練習,聲音就能很容易彈結實,收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中速直接下鍵法——訓練聲音均勻、流暢。均勻、流暢的聲音是音樂表現(xiàn)的重要因素,要想達到聲音的均勻流暢,手指前臂在觸鍵前和用力后必須保持輕的、松的狀態(tài)。在以往手指高抬起向下觸鍵時,由于手指觸鍵前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很容易造成前臂的不松弛及用力的不均勻,從而導致聲音的不流暢。而中速直接下鍵法強調的是第一關節(jié)在觸鍵前的軟化和非常輕、有控制地提前卡住琴鍵上的“點”向里、向下用力,然后第一關節(jié)迅速自然快速收回,由于整個過程無論是手指還是前臂都是輕的、松的,因此聲音很容易達到均勻、流暢的效果。
抒情貼鍵法——訓練聲音柔和與歌唱性。歌唱性彈奏在鋼琴演奏中是比較難的,由于鋼琴是一種敲擊樂器,因此彈奏出歌唱的聲音來對手指觸鍵的控制力要求非常高。抒情貼鍵法在彈奏歌唱性柔和的聲音時,聲音的大小與層次表達完全由手控制,只有彈奏的手指在琴鍵上,其它手指全部松弛離開琴鍵,胳臂是輕的、軟的,再彈奏時手指有控制地、更輕地、更舒緩地去找琴鍵上的那個“點”,想象琴鍵上的“點”比較軟、有彈性,并且慢慢地勾住后,收起手指的速度比較緩慢,由于用力點在手指的最前端,控制起來要比胳臂容易得多,這樣彈奏出的聲音非常柔和有歌唱性,多個音連接更具表現(xiàn)力。
快速貼鍵跑動法——訓練快速無障礙跑動。在以往的練習中,影響快速跑動的因素很多,特別是手指抬高和向下運動消耗的時間及運動軌跡引起的前臂緊張給手指運動增加的阻力都會影響跑動的速度??焖儋N鍵跑動法在練習快速跑動時,手指和鍵盤之間基本上是零距離,發(fā)力前沒有時間消耗,每個手指都是“卡住”琴鍵上的那個點呈前、后方向的“咬住琴鍵”的狀態(tài),省時省力,而且掌控點、發(fā)力點都在手掌心,前臂始終處于輕松狀態(tài),不產生阻力,因此能夠有效達到快速跑動的目的。
突出重點,強化手掌控制力。訓練手指的最終目的是有效地控制聲音,因此,聲音的大、小、強、弱、歌唱性、柔和等不同音色的控制能力是教學的重點。用拿指法彈奏,整個過程都是有控制的,手指的掌控點和發(fā)力點都在手掌心,因此必須抓住手掌心肌肉的張力的控制,在彈奏中只要將掌心的肌肉保持一種積極的、不松懈的狀態(tài),所彈出的聲音的連貫、大小、輕重等就完全能夠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強、弱、柔和等不同音色也就不難表現(xiàn)出來。
抓住關鍵,把握彈奏“點”。彈奏練習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感覺到琴鍵上的那個“點”的存在,并且保持這個“點”位置不變,以及手指與其接觸的穩(wěn)定性。彈奏時只要指尖“卡住”這個點就能用上力、就能保證用力方向是向手心,“卡住”這個“點”聲音就能準確,力量就能完全到達指尖。因此,需要反復練習找到這個“點”。教學中可以利用鋼琴琴蓋上(立式鋼琴)放譜架的突出的一個小鎖,讓學生把手指先輕輕地勾住它,然后用力,這個練習很容易讓學生既找到“點”的感覺,又感受到指尖用力的程度不同,有了真實的感受后,在琴鍵上找到這個“點”就變得容易得多了。
區(qū)別對象,有針對性指導。學生中有的是初學,有的有一定的彈奏基礎,他們在學習“拿指”法時出現(xiàn)的問題有明顯的差別,必須區(qū)別對待。初學者沒有手指訓練基礎,彈奏時完全用手指發(fā)力,容易出現(xiàn)手指力量不夠,聲音彈不到底,甚至手指使不上勁的現(xiàn)象。在教學中應指導學生強化指尖逐漸加力的力量練習,注意強調指尖觸鍵后的向下、向里的“動作”一定要完成,以保證聲音的厚實。對于有一定彈奏基礎的學生,練習拿指法的最大問題是胳臂的重量問題,由于以往彈奏時胳臂是沉的,要轉變?yōu)椴挥昧?、輕的存在一定難度??梢苑磸驮谇冁I上做空指、無聲練習,具體方法就是把手指輕輕地放在琴鍵上不要把琴鍵按下去,不發(fā)出聲音進行原位五指變換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