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王秀芬 張 璐
(臺州恩澤醫(yī)療中心集團路橋醫(yī)院兒科 浙江 臺州 318000)
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發(fā)生率高達30%~40%[1],是由于膽紅素產生過多,肝臟對膽紅素結合或攝取減少,肝腸循環(huán)增加所致。若不積極治療,嚴重者可導致核黃疸,引起神經不可逆損害,給家庭和社會帶來負擔[2]。早期診斷,正確干預治療,可減少高膽紅素血癥的發(fā)生。其中藍光治療(光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主要治療方法。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126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共收治126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患兒,均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其中:男70例,女56例,足月兒106例(84.1%),早產兒12例(9.5%),過期產兒8例(6.4%)。
1.2 臨床診斷:全部病例均符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診斷標準:(1)生后24h內出現(xiàn)黃疸,膽紅素濃度>102μmol/L;(2)血清膽紅素每天上升>85μmol/L;(3)足月兒血清膽紅素濃度>220μmol/L,早產兒>255μmol/L;(4)黃疸持續(xù)時間:足月兒>2周,早產兒>4周;或黃疸退而復現(xiàn),進行性加重。
1.3 治療方法:所有新生兒入院后均暫停母乳喂養(yǎng),給予新生兒配方奶粉喂養(yǎng)。采用藍光照射治療,同時結合病因對癥治療,如抗感染、糾正酸中毒、防止體溫過低、防止缺氧、低血糖等治療措施;若根據血清學試驗配合臨床血常規(guī)檢驗指標確診為ABO溶血病,則靜脈滴注免疫球蛋白;重度高膽紅素血癥患兒給予靜脈輸入人血白蛋白,每天監(jiān)測血清總膽紅素水平并及時記錄。
2.1 病因分析
2.1.1 膽紅素生成較多:新生兒生成膽紅素約8.8mg/(kg.d),成人僅為3.8mg/(kg.d)。其原因為新生兒紅細胞壽命比成人短20~40d,形成膽紅素的周期縮短,從而使血膽紅素生成增多。
2.1.2 腸道內非正常菌群影響:新生兒腸道內細菌量少,不能將腸道內的膽紅素還原成糞、尿膽原而排出。同時新生兒腸道內正常菌群建立晚,更不利于膽紅素的還原,從而增加了膽紅素的重吸收。
2.1.3 特殊的腸、肝循環(huán):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被肝細胞攝取后在肝臟中合成結合膽紅素(CB),隨膽汁分泌入小腸,CB不易被腸黏膜吸收。新生兒腸黏膜內含有豐富的β-葡萄糖醛酸甘酶(β-CD),其活性和含量是成人的10倍它可分解CB,還原成未結合膽紅素(UCB),UCB為脂溶性(非極性)物質,易被腸黏膜吸收,進入腸肝循環(huán)致血清膽紅素增高而引起黃疸。而新生兒腸腔內胎便總量約100~200g,約含膽紅素80~100mg,相當于新生兒每天膽紅素產生量的5~10倍,更加強了UCB的重吸收。
2.2 觀察與護理
2.2.1 光療前光療箱的準備:光療前清潔光療箱,清潔燈管及反射板,灰塵會影響照射效果。燈管定時更換,登記燈管累計照射時間。藍光燈管使用300h后其能量輸出減弱20%,900h后減弱35%,因此燈管使用1 000h必須更換。暖箱上勿放置任何東西,以免影響照射效果。水箱內加蒸餾水,提前2h開保暖箱,根據患兒體質量、出生時間調節(jié)箱溫。濕度為55%~65%。
2.2.2 光療前患兒的準備:光療前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脫去衣服,清潔皮膚,禁忌在皮膚上涂粉和油類。用光療專用眼罩遮住雙眼,并固定好,防止脫落。生殖器用尿布保護好,特別是男嬰,要注意保護睪丸。剪短指甲或戴嬰兒手套,防止
抓破皮膚。
2.2.3 光照療法過程中的護理:(1)將患兒放入已預熱好的光療箱中,記錄開始時間。如患兒哭鬧,要仔細檢查患兒體位是否舒適,箱溫是否適宜。(2)嚴密監(jiān)測體溫和箱溫,每2~4h測體溫1次,箱溫保持在30℃,體溫保持在36~37℃為宜。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則要防止過熱。(3)如為單面光療箱,一般2h更換體位1次,可采免口鼻受壓而影響呼吸。(4)光療過程中應保證水分和營養(yǎng)供給,
喂養(yǎng)可在光療時進行。由于光療下的患兒易哭吵,易出汗,顯性以及在光療時的不顯性失水增加40%,稀便中水分比正常兒也要損失2倍以上,故光療時水的需量增加全日總量15%~20%,在早產兒不顯性排泄水分要增加到3倍,特別是體重1.25kg以下早產兒,對水的平衡失調影響更大,所以可多喂糖水,脫水者則要補液。對于好動者,及時通知醫(yī)生,如哭吵較?。?]必要時可肌內注射或口服魯米那,一方面鎮(zhèn)靜,另一方面可退黃。(5)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光療前后應監(jiān)測膽紅素的變化,以判斷療效,光療過程中要觀察患兒生命體征,和吸吮能力,哭聲,皮膚有無發(fā)紅和皮疹,有無煩躁不安、四肢顫抖、驚厥,大小便顏色與性狀,如有異常及時向醫(yī)生匯報,做好相應處理。(6)加強皮膚護理,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大小便后及時清洗,勤換尿布。
2.2.4 光照療法后的護理:光療后再次進行洗澡,仔細檢查全身皮膚有無破損和炎癥,如有應及時處理;觀察大便顏色及性狀,若無大便或顏色不正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繼續(xù)觀察皮膚黃疸情況,觀察黃疸有無反跳現(xiàn)象。記錄光療結束時間,做好藍光箱的消毒工作。做好輔助檢查,如查血清膽紅素濃度以觀察光照療法療效,配合醫(yī)生治療。
2.3 治療結果:通過藍光照射及結合病因對癥治療和精心護理,95例患兒治愈,25例好轉,6例自動出院,無1例發(fā)生核黃疽。
高膽紅素血癥是新生兒期常見的疾病,但是很多患兒家長對該病缺乏正確的認識,未能引起應有的重視及時正確的治療及護理,可導致核黃疸的發(fā)生,造成神經系統(tǒng)不可逆損傷。因此,必須多與患兒家長溝通,耐心做好相關的知識宣教,引起其重視,使患兒盡早接受相應的治療。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可采用藥物、光照療法、換血等治療手段,光療是最簡單易行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且經濟方便,不良反應少,效果明顯。但在光療過程中,護士必須做到精心護理,勤巡視,注意觀察患兒的意識反應,記錄光療的開始時間。定時監(jiān)測體溫、箱溫并做好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做好喂養(yǎng)工作和重視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增進醫(yī)護患的信任,促進患兒早日康復。
[1] 閆淑媛,陳平洋,謝宗德,等.242例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05,22(11):1557
[2] 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269~275
[3] 皇甫恩.護理心理學[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