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志洪
(貴州省福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 貴州 福泉 550599)
隨著科學技術和醫(yī)療水平的不斷發(fā)展,醫(yī)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在大中小醫(yī)院中推廣開來,并逐漸成為指導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對感染性疾病的診斷治療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1]。參考近期文獻資料,現我院對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月的進行臨床檢驗的患者進行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了解流行病分布現狀,探究在臨床診斷治療中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選擇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進行臨床檢驗的患者,共收集到5315份標本,將其根據標本類型進行分類,其中2364例為呼吸道標本,1782例為血液、胸腹水及腦脊液標本,96例為糞便標本,1073例為傷口分泌物、尿液、穿刺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標本。
1.2 檢驗方法:兩個階段臨床檢驗標本采用恒星HX-21型半自動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按照標準化操作檢驗其陽性率,并有嚴格的質量控制保證[2]。
1.3 觀察指標:對兩個階段的標本微生物的陽性率進行對照分析,對各項可能因素造成陽性檢出率差異進行探討。
1.4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兩組的標本微生物的陽性率差異。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標本微生物檢驗結果的比較,比較兩個階段呼吸道,血液、胸腹水及腦脊液,傷口分泌物、尿液、穿刺液等其他非呼吸道標本的陽性率,2010年10 月-2012 年10 月階段的標本的陽性率分別為36.72%,7.895%,35.69%,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階段的標本的陽性率分別為30.75%,10.32%,27.59%,兩組檢查標本的陽性具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糞便標本的陽性率無明顯差異(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醫(yī)學微生物學檢驗技術在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起到重要的積極的指導作用,并逐漸成為指導臨床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的重要依據。但微生物的檢驗結果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效果,在對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和2011年12月-2012年12月的進行臨床檢驗的患者的標本微生物進行回顧性分析過程中發(fā)現,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低為主要因素。
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陽性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微生物標本采集過程和方法不夠規(guī)范,微生物標本的保存、運送不夠規(guī)范,L 型細菌培養(yǎng)不夠規(guī)范,細菌鑒定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不夠嚴格和檢驗人員臨床經驗不足,涵蓋了人為、環(huán)境、資源限制等多種因素。
針對這些問題,解決問題手段也需要從多方面入手。對于醫(yī)護人員,檢驗人員和臨床主治醫(yī)生和護士穎較強溝通和聯系,使臨床醫(yī)護人員能夠規(guī)范了解微生物標本的采集要求、規(guī)范和注意事項。如果護士的宣教力度或解釋不足,患者對標本正確留取的意識不強,極有可能造成標本量不足、未取到異常標本等,從而會導致標本微生物的陽性率檢驗下降[3]。對于標本留取和檢測環(huán)境,在維持病原菌的活力的基礎上,要做好防治非致病菌污染和過度繁殖[4]。
通過醫(yī)學衛(wèi)生學檢驗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通過比較不同臨床標本微生物檢驗的陽性率,可以了解流行病分布現狀,可以促進醫(yī)護人員的診斷治療,促進病人的更好更快的進行恢復,觀察和分析患者的標本微生物的陽性率的方法值得在臨床診斷治療中推廣使用。
[1] 梅雪飛,左改珍,范恒梅,等.臨床醫(yī)護人員微生物標本采集存在問題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0,17(8B):27-28
[2] 郭輝,蘇民.臨床檢驗標本的正確采集及錯誤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2,20(6):14-15
[3] 李梸佳,董開秀,許辛伯.臨床糞尿常規(guī)檢驗標本不合格因素分析[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7):756-757
[4] 童明慶.我國臨床微生物檢驗中的若干問題[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4,27(2):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