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
(本溪縣第三中學,遼寧 本溪 117000)
對于學校而言,它的主要工作是學生工作,而學生工作又是班主任的主要工作。班級是學校教育教學的基層單位,班主任工作又是進行常規(guī)思想教育和指導學生健康成長的最重要途徑。班主任大都兼任主要學科教學,教學任務重,班級事務雜,許多班主任嘔心瀝血,每天忙得焦頭爛額,但有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為此我在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不斷思考如何使自己從班級管理事務中解脫出來。在不斷工作實踐摸索中,我總結出了班級學生小組自治管理的一套方法,在實際工作運用中較為得心應手,不但減輕了自己的負擔,而且提高了班級管理水平。
其實班級小組自制管理也只是我在班級管理中所做的嘗試,還不夠成熟,因此,只有邊做邊完善。許多優(yōu)秀班主任做得非常出色,有自己的經驗。衷心地希望我的做法能得到大家的中肯建議。下面我就班級小組自治管理談談自己的做法。
班級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針對班級和學生的不同情況,每個班主任都有不同的管理方法。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情緒不夠穩(wěn)定,抵觸心理較重,但也是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學生能夠學會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將會受益終身。另外也會使班主任的工作越來越輕松,讓學生形成團隊合作意識?;谶@些,我在班級管理中,采用了小組自治與學期評優(yōu)的管理方法。
我把學生分成4人一小組,每組有一名組長及一名副組長。組長由我指定,副組長由學生推選。組長必須是學習成績好、品質好、責任心強的學生。副組長則是成績也不錯,受學生歡迎,并有一定的號召力及管理能力的學生。在人員分配上,我按成績盡量平均,即分出來的小組總分平均成績相差不大,每組都有好、中、差學生。這樣以好帶差,學生兩極分化現(xiàn)象就很容易避免。小組長是我的得力助手,他們負責小組的學習、紀律、衛(wèi)生及其他瑣碎的雜事。如:個人衛(wèi)生、胸卡的佩帶、每天早上及時收作業(yè)等。每小組長還要負責給組員講題。每周小組開一次會議,總結上周情況,并制定下周的目標。在制定目標時,每個組員都要在組長的記事本上寫下自己的下周目標。這種方式極大地改善了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學生管理學生,班主任不但工作輕松了許多,而且效果比自己管理好得多。在實施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好的方面:小組成員之間特別和諧,他們互相幫助,互相關愛,團結緊緊,為了自己小組的榮譽,他們無論是在學習、紀律還是衛(wèi)生方面都特別努力,誰都不想給自己的小組丟分。這樣班主任的工作自然就輕松了許多。
小組劃分之后,我們主要從在學習、紀律、衛(wèi)生三大方面進行小組自制管理。劃分小組的目的是為了化大為小,學生管理學生。實踐證明,學生的輿論比教師的評比更具有說服力。捆綁制的小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學生的表現(xiàn),學生總是感覺有一種無形的約束力,而這種約束力恰恰制約著他們的行為。另外我考慮到手段是為目的服務的,所以評比要以鼓勵為主。無論我們采用什么樣的管理方式,都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班級更優(yōu)。所以在評比中我遵循重獎輕罰的原則。違反紀律,或在衛(wèi)生方面沒做好,或作業(yè)完成及上交不及時,質量差等,我們都是一次扣一分。但如果表現(xiàn)得好就一次加兩分。而且我們還對學習、紀律、衛(wèi)生等方面有進步的學生進行兩周一次的評比。被評選出來的學生可以得到五分的加分。大家在平時就會很有勁頭,形成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
記得初一下學期,第一個月的評比中,我們班李佳鵬同學被評為“本月學習進步最大獎”。因為在開學初的第一次月考中他進步了30名。大家都很驚訝,也很佩服。所以在當月的評比中他自然就獲得了此獎項。不僅獲得了獎品,而且為他的小組得到了10分。一人進步,全組受益,這也正是我這樣做的真正目的。評出來后,我讓李佳鵬同學發(fā)表了獲獎感言。他的語言雖很樸實卻很打動人:“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父母都是農民,他們很累,為了我的學費及生活費他們無論嚴寒還是酷暑都在外打工賺錢。我一定要努力學習,將來考上大學來報答他們,不讓他們的晚年再這么累了。同時我們小組的組長張夏爽為了我們小組她付出了很多,我要給我們小組增光。”他的發(fā)言獲得了學生的掌聲。更重要的是,在他的發(fā)言之后,幾個原來成績與李佳鵬差不多的男生也開始發(fā)奮學習,成績明顯上升。用他們的話說,進步不僅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自己所在小組的榮譽。我想這就是小組自治管理最大的好處。
在評比方式方面,我采用日評、周評、月評及期末總評。日評就是這16組中的成員在這一天中無扣分,那么這個小組就是今天的優(yōu)秀小組;我在我班后面的黑板上留出三分之一的位置,設定為專欄“今天我最棒”,每天由張夏爽同學負責記錄當天的優(yōu)秀小組。周評就是在日評中一周五天有三天或三天以上是優(yōu)秀小組,那么這個小組就是本周的先進小組。我們班在后墻上有一板塊,標題為“分組合作,誰與爭鋒”。每周一由王一妃同學負責將先進小組的獎狀貼在板塊對應的位置上。月評就是每月末進行本月的總評。我們將16組進行評比,評出前4名為優(yōu)勝小組。每月的優(yōu)勝小組成員都會獲得一個筆記本,本上寫著:“獎給×××,你所在的小組在九月份評比中獲優(yōu)勝小組稱號。特此獎勵!八年六班2011年9月30日。”并在右下角印上帶有“獎”的印章。學生喜歡這個本子并不是因為它的價值是多少,而是因為這份榮譽。在月評比時,我會利用頒獎時刻讓獲獎小組的組長發(fā)表獲獎感言。在感言中有學生發(fā)自肺腑地說;“我很感謝我的組員對我的配合、對我的支持,我希望我們小組越來越好,大家有沒有信心?”組內的成員大聲而有力地回答:“有。”這就達到了一個班級同學團結向上的目的,而且其他沒獲獎的小組也會在他們的帶動下力爭上游。期末總評就是到了期末我們根據(jù)各組的獎狀的數(shù)量評出本學期的最佳小組。最佳小組的成員都將獲得價值10元的筆記本,小組還會獲得團體20分的加分。同時我還會在這個時候有意獎勵一下為班級辛勤工作的各小組長。我會根據(jù)平時表現(xiàn)評出名稱不同的組長稱號,如:“最有領導力的小組長”、“最有責任心的小組長”、“最受歡迎的小組長”、“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小組長”、“最有方法的小組長”,等等,以資獎勵。當他們拿到獎狀時,別提有多高興了。
每月除進行小組的評比外,還要進行個人總評。如果某個學生在這一個月中從未扣過一分,那么他就是本月的“紀律之星”。他得到10分的加分將計入到下個月的評比中,并會為他發(fā)一個大的筆記本和一張獎狀。我會讓他在某一個中午自習課上做一個獲獎感言,說說他是如何做到這么好的。事實證明這種方法很有效。學生都想有這份榮譽,所以他們就會更好地表現(xiàn)自己。每次紀律之星在做獲獎感言的時候,都會聽到這樣的話語:“因為我不想給我的小組抹黑,不想給我的班級抹黑,更不想給我的班主任馮老師臉上抹黑?!甭牭竭@樣的話,我真的很感動,學生其實是懂事的,這就是我們要看到的集體榮譽感,為他們付出是值得的。
這樣的小組自治管理制度能有效地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他們?yōu)榱私o小組加分,上課舉手發(fā)言積極了;而且紀律、衛(wèi)生方面不用再操心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增強了;做事情為別人考慮得多了,自私的學生有了很大進步……我們班在每年的隊列操比賽,跑步評比,運動會及各種比賽中都獲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同時在2012年,我所帶的班級九年級三班被評為“市三好班級”。另外,我還鼓勵小組長獻計獻策,說說他們在管理自己的小組方面好的方法。在每周一的小組會議上,大家暢所欲言,互相交流經驗。這樣的好處是大家的工作能力明顯提高,小組管理效果越來越好,班級各方面都越來越好。
當然無論怎樣的管理制度都不可能盡善盡美,總會有不足之處。特別是總會有個別學生,他們會扣掉很多分,只靠組長是管不了的。這時我就會單獨找他談話,主要是做思想工作。我們要用放大鏡來看學生的優(yōu)點,用縮小鏡來看學生的缺點。我采用退三進一的方法,即先說出他的三個優(yōu)點,然后說出他的錯誤所在,再讓他說出自己錯在哪里。這樣他會心服口服,以后就會少犯錯誤了。這樣的方法往往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要搞好班級各項工作的管理,班主任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提高自身素質,樹立權威。班主任要知識豐富、能力超眾、人格高尚,處事公平,從而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起“使人敬仰佩服的聲譽和威望”。
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是一項 “苦差事”,但只要班主任能夠將其當做一項事業(yè)來追求,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自然就會“苦中作樂,累中有閑”。同時,班級管理雖然需要每一位班主任有極強的責任心、耐心、愛心,用真心打動學生、感化學生,但更需要講究方式、方法,開拓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工作,不斷探索育人的藝術,形成自己班級管理的特色。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瑣碎的,班級管理工作是一個系統(tǒng)嚴密的工程,我的班級小組自治管理還不夠完善,我將繼續(xù)努力工作,不斷向有經驗的班主任學習,提高自己,爭取把班級小組自治管理做得更好,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出色。